2008/1/19 (創刊:2008/01/05) 主編:鍾漢清
作文之道
我稍微懂得作文,已是二十幾歲的事了。回想起來,實在很令人悲哀,一是年紀大了,才有點開竅,二是竟然都是洋人給的啟示。
從小學到大學,不知道寫了多少篇作文,甚至還參加過台中市的作文比賽,得了獎。可是,很少老師能說出好壞的「所以然」。通常,都是打個分數,給個總體「批文」就了事。
我的第一個英文作文老師才剛從普林斯頓畢業,大我沒幾歲。我與他同走過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他就說,試描寫這一簡單、優美的教堂吧。直到那時候,才感覺到這幾年來朝夕相處的建築物之靈魂,要「捕捉」起來,可並不簡單。
我們的期中考題和方式是,他在教室內掛幅國畫,要求大家描寫畫中景、色、人、事……。我們當時的作文水準並不好,這倒不見得與英文的表達能力完全有關,而是我們不懂得「觀物」之道,舉凡動機與表達的順序、方式或感情的表達都不夠順暢。當然,有些感受「物之史識」等,乃是我後來歷練多,在誦讀《洛陽伽藍記》時,才有更深的體驗。
他對於每種主要的文章形式,都會找些名著分析、討論。每篇習作,給我們說那些優點與那些可以改善的。
那時候,我才知道西方文化或洋人為什麼能力強。因為連「作文」或標點等,都可以變成認真研究的對象、成為一門學問。換句話說,他們是個「自覺」的人民或民族。凡事可精益求精,甚至臻於藝術之境。
我的另一位作文老師是幾年後就業時的主管。他是位荷蘭人。我們部門的職責經常要針對某一主題,例如「公司該不該投資這,或這該安置多少人... 」等決策,要客觀地分析並寫報告給廠長(總經理)及相關幕僚看。他要求我們,部門報告之正文,要以一頁為佳,而且結論(建議)要清楚、明白,最好先擺在文章前頭,至於立論根據什麼假設等,也要事先說清楚。
換句話說,我們要學會用很精簡的話來說服別人,而且要有憑有據,言之成理。我們常常反覆練習,當時沒有個人電腦,這樣打起字來,可真辛苦。我們當時的主管(老闆)對留洋碩士,甚至也會毫不保留情面地斥責呢。
我很幸運有過這些磨練。後來自己當了許多年主管,偶而給部屬一些建議。有的則認為這些是雕蟲小技,大丈夫不為也。
我個人很慶幸碰過這樣兩位洋人,覺得有所獲,雖然教的是洋人在十幾歲可能就學會的東西。
(看了殷登國先生舉「長袖善舞,多財善賈」故事,說其「弦外之音」為「作文的方法,只有多讀書,以求言之有物,舉證翔實」等,有感而發之作。) (鍾漢清1995.11.17.)
通信
王老師
祝下周環島之旅順風。昨天會議外一節,請參考。
這封信是”課外題”,我希望將它放在blog教育人行道http://hceducation.blogspot.com/
有幾件事讓我想起一問題
因David 去年開始讀碩士班(貴校或北大mba等等都不考英文),我幾次聽他講起研究生(包括博士班)英文程度低落之問題。昨天講讀intelligent agent --knowbot 方面論文、書報之報告會上的種種洋相。
我認為單字是其次。不過您應該想辦法讓所有研究生起碼要養成”掌握(讀寫)英文資訊”之能力。換句話說,我還建議你開這方面的課。
這數十年在品管界也發現這一一缺口。英文是相當麻煩的。這連續(地)一辭的形容詞說法有三個字:continued, continual, continuous。過去20餘年,曾為了 "持續改善" 要採用continuous improvement 或 continual improvement 而爭議不休-- 後者為Ford公司所採用。
另外,我還認為,統計學之教育是一大問題。這一方面是過去之經驗;最近聽David說其班上情況。
書籍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