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董橋先生的說法; 12年國教新課程綱要:高中文言文 維持45~55%



董橋:"該是十七歲生日,亦梅老師送了我一套湯顯祖作品集,囑咐我多讀戲詞,說白話文要寫得好,宋詞、元曲、明劇不可荒廢。我真的埋頭苦讀了好幾個月才到臺灣升學。大約一九六三、六四年,有一回去師範學聽演講,一位教書先生談起徐志摩的白話文,梁實秋先生笑笑說:“要寫志摩那樣的文字非熟讀元曲不可!”窗外淅淅瀝瀝下著冷冷的春雨,我格外懷念亦梅老師,他年輕的時候相貌七分像徐志摩,老了寫的白話文尤其不輸徐康橋。八十多歲從廈門來香港小住,老師話不多了,神情也落寞,有一天忽然對著我微微一笑:“還是明朝好,”他說。“王陽明的東西不妨多讀!”這句話充和先生想必不難會心。"






高中文言文 維持45~55%
「文言文派」獲勝 教團抗議「應分級」
2017年09月11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911/37777786/

【蔡永彬、許敏溶╱台北報導】後年施行的12年國教新課程綱要,高中國文文言文和白話文比率爭論多時,昨由「文言文派」獲勝。教育部昨再次召開課程審議會審議大會,所有修正比率動議的贊成票數都沒過半,新課綱的高中國文文言文比率維持45至55%,仍依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研修小組的草案施行。
現行高中國文文言文比率45%至65%,並有30篇「推薦選文」,研修小組提出的草案略降至45%至55%、20篇選文,但課審會普通高中分組提出修正動議,文言文降至最多30%,選文減少為15篇、10篇或廢除。該動議引發爭議,學界多方紛發聲明、吵得烽火連天,還從文白之爭演變到統獨爭議。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邱乾國指出,研修小組提出高中國文正課、不含《中華文化基本教材》,3年文言文選文平均佔45%至55%,昨有4個修正動議,第1案刪除比率、第2案比率40%至50%、第3案比率30%至40%、第4案以30%為上限是普高小組共同意見。邱說,昨開會約9小時,光本案就討論3個多小時,但所有修正動議的贊成票數都不過半,所以維持草案內容。
至於推薦選文,課審會普高分組委員提出的選文遭批評有嫖妓、歧視原住民族等字眼,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說昨還沒討論到,下次會議是下周六(23日)。 

學生代表想下修

國教行動聯盟等教育團體約10多人昨早到會場外抗議,重申高中語文科應像數學一樣分級、分版本教學,如A版文言文比率30%、B版50%,讓學生依性向、興趣、程度選修。國教盟理事長王立昇對文言文比率維持45%至55%感到可惜,有些學生可能不需要學那麼多文言文。
課審大會學生代表之一、東華大學學生蕭竹均代表學生社團提出公開信,希望下修文言文比率,選入族群、階級和性別議題的文學作品。他們抱怨國文課大部分時間花在講解文言文字義,只要求背課文、注釋、翻譯,忽略作者想傳遞的想法。 

教師選材更重要

蕭竹均對昨結果表示不甘心,許多人學文言文只有背誦,教師跳過白話文課文不教,其他文學類型在課堂中「被消失」,某些教師宣稱教法會改變、活化,但有時學生感受並非如此。
課審大會教師團體代表之一、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祕書長李雅菁指出,教師如何選材,讓學生有興趣學習語文較重要;學生程度不同,選擇文本應讓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決定。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林育恬認為,文言文有助文學素養,希望教師用表演、分組討論等方式活化教學。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會理事長、北一女退休國文教師段心儀指,維持原案對現場教學干擾最小。成功高中國文科教師范曉雯認為學生排斥文言文,是不喜歡教師授課方式,但高中教師從95課綱開始努力活化課程,已求新求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