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不貼地 好心做壞事】 503期總編的話
回歸二十多年來,特區政府最令人詬病的,相信非教育改革莫屬,朝令夕改、愈改愈亂,師生、家長都疲於奔命去迎合政府的教育新政,但成果卻欠奉,製造了一群不適應主流教育的失敗者,僱主則埋怨缺乏配合經濟轉型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要與時並進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改卻不能單憑「長官意志」。回歸後,董建華委任了許多傑出的商界領袖,策劃翻天覆地的教育改革。但這一班「最強大腦」從未做過教育,只是用「商界思維」來盲目引進外國經驗,結果是好心做壞事,在缺乏通盤考慮下,幾乎每項改革都衍生副作用,例如母語教學政策、中小學結龍計劃、引進副學士制度、中學、大學改「三三四」學制、通識教育成為必修科,以及將中學會考與高級程度會考合併成中學文憑考試(DSE)等。
舉其犖犖大者,如通識教育,美其名令學生學習跨學科知識,老師可因應學生興趣、能力自訂教材,但實際情況是,鮮有學校有足夠師資、鮮有老師有足夠能力去從事這項浩大工程,結果是大家只做門面功夫,淪為讀報、辯論、比賽……。
又例如1998年開始推行「母語教學」,政府強制大多數公營中學改用中文教學,只允許保留百多間作英文教學,這批英文中學遂被視為精英學校,家長拚命希望子女能躋身,造成英文中學有條件錄取較優秀的學生,製造出理想的公開試成績。結果造成兩極嚴重分化,連原本希望向上爬的中文中學也受衝擊。
誠然,三三四為全球多數國家所採用,表面上少了一個考試,但在許多先進國家,中學學歷為社會所承認,香港的客觀現實是,中學資歷不太受重視,除了升讀大學之外,其他出路選擇少。在推行三三四的同時,卻沒有通盤考慮如何照顧一些難以適理主流教育的學生。
前港大校長徐立之、教育學家程介明、來自商界的光大控股執董兼行政總裁陳爽,以自身的經歷講述香港教育制度的「痛點」。一向敢言的徐立之一針見血指出,香港教育出現「一窩蜂、同質化」的弊病,他舉例說,政府銳意發展創新科技,但新學制下中英文都要考到3分才能符合入大學的資格,導致部分理科的尖子因語文不佳無緣入讀大學。程介明則指出,教育不單傳授專業知識,更重要是培育自主學習的心態,活學活用的通才比專才更重要。陳爽則以自身經驗,指出由於國際學校學位不足,令部分專才不能安心來港工作,長遠會影響香港競爭力。
【台灣父母:有更好的機會,為什麼不去?】
據中國統計,赴中國讀書的台生人數,從2011年六千多人成長至2017年的一萬兩千人,這周大家熱烈討論著學生西進該如何留住人才?
西進台生數量已逾來台陸生,但這股中國人才收購潮,是台灣年輕人的春天,或是美麗謊言?
CW.COM.TW
台灣前50%對上中國各省前2%學生,競爭有多殘酷?|天下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