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中國的中學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監獄


一位教師的雄文:中國的中學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監獄
本人就是一名中學教師,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工作,先在山區農村初中任教十多年,後在縣城一所重點高中至今,有二十多年的從教經歷。以下我所談的都是親歷的事實,夾雜著一些內心的感觸。
  中國的中學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監獄。區別是裡面囚禁的不是罪犯,而是表面上享有人身自由的青少年。囚禁的不僅是學生的靈魂,也囚禁著他們的肉體!其實學生們比人犯更缺少自由,因為他們的休息和自由的時間,比一般監獄的犯人要少得多。
  校長在這裡扮演的是典獄長的角色,教師充其量不過是獄卒而已。這些本應當是生龍活虎的青年人,他們本來可以自由地探討人生價值,可以活躍在科海泛舟,他們本來應當可以自由地歌唱,打球,自我組織各種活動,也可以談談男女朋友(因為戀愛也是人生必修課)。但在中學的現實中,他們已經被打造成了一種僵化的機器,一種只會做題的機器而已。  這裡沒有吵鬧聲,沒有喝彩聲,只有老師在講臺上唾星四濺。從醒到睡,中學的囚犯所做的事,都有規範,都有人“管”。吃飯只有四十分鐘的時間。十分鐘的課間,還可以被“拖堂”,只允許有上廁所時間。
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九點半,十幾個小時一直坐在椅子上,伏在課桌上,寫呀,算呀,做呀,聽呀!兩耳不聞窗外事,數學題目是變態的瘋子設計出的故意折磨學生的難題——許多題目都是來自高等數學,中國教育的精神是未來他們都應當成為數學家。精神上是沒完沒了的疲勞折磨苦役。學生宿舍規定十點就熄燈,於是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們就要用一種毀滅眼睛的電池燈來照明,繼續完成課業。每週5次考試——考考考,不知是考學生還是考老師——學生的成績與老師的工作業績和工資獎金掛鉤。而大多數學生對考試早就麻木了,需要老師不斷揮舞手中的鞭子和精神恫嚇來驅趕。
中學的校園裡沒有人文關懷,沒有一所中學不被升學率這個恐怖的惡魔指標搞得面目全非,成為人間地獄。
  我相信中國教育是最落後的,因為這個教育制度從設計原理骨子裡落後。
  先看授課模式。當前的授課模式千年不變,教師講、學生聽,統一進度,統一內容,按部就班,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在發達國家已經廢止了,其最大的弊端在於不能個性化教育,不能兼顧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對於精英學生來說,智力上也是一種浪費;對差生的來說,拼上命也無法追趕匆匆的腳步。  填鴨式的灌輸占統治地位,學生主要用耳朵聽,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是主要教學用具。許多教室裡配備了多媒體投影設備,這種教學手段僅僅形式上,只不過是多了一塊小黑板而已,只是提高了一點效率,對教學模式沒有根本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很少向老師提問,不能跟老師辯論,老師對喜歡發問的學生會很厭煩,只有聽、寫、背,獲得知識的管道非常狹窄。  從講臺上看下去只見一片亮花花的眼鏡,學生們眼中只見失神疲倦的眼神。估計,中國中學生近視率在80%以上(近視也是一種病,學生幾乎全部皆病)。他們從中學時代已經喪失了青年人的活力,成了病態人格,沒有個性,沒有愛好與興趣,沒有自由發揮的才藝。
因此中學教師教給學生灌輸的不是理想和真正的知識,只是把他們訓練成應對考試的機器人而已。他們學的所謂“知識”,都是些專門為考試而製造的知識和題目,沒有任何實踐性,沒有絲毫應用價值,也不可能與日常生活相聯繫,只要離開校門就失去意義——基本喪失了科學性與真實性,支離破碎,差不多都淪為偽科學、偽學問。  
下面把中學各學科分析一下。  從小學開始,初中數學教材和習題艱澀無比,所謂的考試無非是把有限的幾個公式變來變去,人為設計各種繞人的圈套,將難度無限提高而已。  物理、化學、生物,本來是實驗科學,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現在都變成了紙上談兵,在紙面上連接電路,在卷面上做化學實驗。據老師說現在越是讓學生到實驗室做實驗,實驗題成績反而不如紙上談兵好。我們只是要求學生會做題,科學思想與概念都等於浮雲。  歷史課,變成了無限多“知識點”,每個題目考查幾個知識點,這樣就割裂了知識之間的脈絡,也不能培養歷史觀,只能學到一些知識的碎片。  寫作能力是語文課的高級體現,但這個不容易見效,不容易立馬見到考試成績,因此教師很少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主要讓學生大量的記憶與背誦,書寫大量的字詞。不培養學生閱讀的愛好,也沒有閱讀時間,語文教學已經到了捨本逐末的地步。  英語,是“啞巴英語”,死記硬背單詞語法應付考試——不會會話,不會交際,也不學國外文化。  地理,裡面大量的題目是計算“地方時”的,大家知道“地方時”在生活中基本上是沒用的東西。還有那些大量“太陽光照圖”等,其實就是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屬性變來變去,結果地理變得比像立體幾何更難,十分令人頭痛。  本來可以容忍千差萬別答案的科目,比如政治、歷史科、語文,在考試時答案幾乎是唯一的。  教師全是教書匠,只會照本宣科,把需要考試的內容教給學生,與考試無關的內容千萬不能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