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大學教育技術化的隱憂(邱天助)

這篇真的是老生常談。.......

2013年4月1日

大學教育技術化的隱憂

本文作者/邱天助

這些年來, 臺灣的高等教育政策、大學的知識生產與教育的本質功能,正在經歷了一場劇烈的變革, 不但嚴重衝擊大學教育的理念與價值, 也將形成未來大學教育的重大隱憂。其中, 由於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與國家機器兩股勢力的矛盾交揉、彼此掩護下,造成教育市場化(marketizaion)、商品化 (commercialization)、產業化(industrialization)與技術化( technicalization),成為當前高教界普遍憂心的問題所在。因為它很容易腐蝕,進而崩解大學教育的根本精神與內在價值,讓台灣高等教育陷入 市場的追逐,也讓大學淪為配合企業利益的應聲蟲。

在經濟發展優先的前提下,如今,企業變成國家的寵兒, 他們挾著提升競爭力的脅求,高聲要求政府機關為其服務,否則就恫嚇要撤出台灣市場。為了配合國家經濟發展與企業需求, 產業化與技術化變成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雖 然,教育產業化與技術化在某種程度下對國家經濟提供正面的助益,但它也改變了知識的本質和價值。根據法國哲學家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的論點, 知識的衡量從真實性(it is true)和確實性(it is just), 轉移到它是否有效、有用或可銷售, 造成知識的外部化(exteriorization)或疏離(alienation)。當知識忽略倫理或美學, 落入經濟與技術的興趣、效能和生產的支配, 於是透過思辨和解放的宏大敘事知識,將不再具有正統性。

更嚴重的是,教育產業化原意是以大學在知識和技術上的優勢, 來帶動產業的發展。但是, 台灣目前的模式卻是倒過頭來, 由產業老闆以就業的需求來指導大學的發展, 大學教育成為企業發展的跟屁蟲, 所謂人才的培育窄化成就業技能的訓練。

去 年底,在一項「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成果展暨工業基礎技術人才培育論壇」中, 不少企業主就質疑許多大學生欠缺實作訓練。某家公司董事長更抱怨「機械系不懂機械設計,電機系不懂馬達」,讓企業老闆覺得大學生不好用,認為這是台灣高等 教育失敗,學生基本能力不足,無法配合企業的需求。因此, 大學畢業後無法立即進入職場工作, 最多只能低薪就業。

事實上,一些實用、操 作性的技術,只要幾個月或幾個星期的職訓就可達成,不需由大學負責教導。然而, 企業主雖然賺取高額利潤, 但他們並不想多花時間和金錢進行職場訓練, 不斷恐嚇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 要求應該在校進行企業職工訓練,要求大學生隨時準備上工,讓大學成為企業免費的「職前訓練所」。他們要求大學生要會操作馬達, 而非理解發電原理, 他們希望大學生變成機械的工匠,而非大自然世界的探索者。

然而,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見,正在台灣社會蔓延。如果,大學成為企業的「職前訓練 所」,我們用訓練「黑手」的方式來教育大學生, 就會讓台灣的大學教育更陷入市場化、技術化與庸俗化的困境,因而很容易排擠與失去更高能力、價值、德性和精神的追求,包括原理探索、思考判斷、宏觀視野, 以及其他更多的公民素養、全人教育的目標,包括禮義廉恥、公平正義。

掀開1828年的《耶魯報告》(The Yale Report of 1828), 文中指出:「大學的目的, 不是教導單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廣博的通識基礎; 不是造就某一行業專家,而是培養領導群倫的通才。學生從大學所獲得的, 不是零碎知識的供給, 不是職業技術的販售, 而是心靈的刺激與拓展, 見識的廣博與洞察。」大學除了學習實做( learning to do )之外,還包括探究生命的價值( learning to be),更重要的是獲得如何學習的能力( learning how to learn ) , 成為終身探索的學習者, 去應變知識爆炸社會的需求。

然而,在當前資本主義市場化、商品化的社會, 人們往往過度重視實用、效率, 以及經濟生產, 造成國家社會普遍要求,大學必須「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積極回應社會需要」、「培養有用的職業技能」。回應於這種來自國家發展、社會需求或家長期待,大 學教育愈來愈偏向於開授一些「職前訓練」性質的課程。這種實用主義掛帥的結果, 把大學當成高級職業訓練所。

事實上,雖然不景氣讓全球許 多高學歷畢業生成為失業的「失落世代」, 各種聲浪也趁勢鼓吹實用主義技術取向的職能教育。但近期美國企業調查顯示,相較於專業技術, 歐美雇主更重視新鮮人的獨立思考與邏輯特質。報告指出,業界認為新一代員工並不乏專業能力,反倒在溝通技巧與獨立思考上明顯欠缺。一些過往輕思辨而重技職 的行業,在面對全球化的複雜變化下,也開始轉往大學尋求具備獨立思考與優秀邏輯訓練的人才。

因應人才的需求,美國各大學院校陸續推動教學改良計畫。2011年開始, 喬治華盛頓大學即納入邏輯訓練於課程評量; 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也針對部分學程調整, 並分散講課的時數, 將學生之間的討論課程增長, 以訓練學生研究邏輯與溝通能力。

反 觀台灣,國家的教育政策明顯向短期企業利益靠攏, 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指標,不斷要求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加強「實作訓練」,甚至由實務界、企業界來領導大學教育, 並且以此做為獎勵補助的評鑑標準。在評鑑的壓力下, 各校不得不以就業優先做為主要的教育理念與目標,讓大學淪為「職業訓練所」,而非知識、文化與精神的堡壘, 更遠離了類似美國哈佛、耶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育信念,成為「真理」的擁抱者。

【作者任教於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