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資訊產品作為教具

人手一台iPad「合奏」——使用ICT作教具的中國課堂

2012/12/04 00:00

  【日經BP社報導】「2012 教育論壇」于2012年11月10日在東京學藝大學舉行。本論壇由該大學與小金井市、小平市、國分寺市的教育委員會及學校組成的聯盟每年舉辦一次,此為第 九屆。主題是「21世紀運用ICT授課的思考」,邀請的是日本國內外的教育實踐者。此次,前來參加的有來自日本的小平市三所小學以及學藝大學附屬高中的教 師,以及來自北京、上海、香港及首爾的教師。本文中國教師介紹的實例。

人手一台iPad「合奏」的音樂課(北京市)

  北京市豐台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的溫建芳老師介紹了該校四年級開展的音樂課教學實踐,具體來說,就是在音樂課上,學生們人手一台使用iPad演奏或伴奏。令人頗感興趣的是,孩子們使用的不是筆記型電腦而是iPad。

  雖說音樂課的教學還是使用實物樂器更好(會場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但iPad的優點是,不僅可以「變身」為多種樂器,而且放在課桌上不佔地方。溫教 師通過視訊介紹了孩子們熟練地用兩手手指敲擊iPad螢幕來演奏鼓、鈸及鋼琴等的情況。溫教師像管弦樂隊的指揮者那樣,揮動手臂指揮著孩子們的演奏。

圖1 利用iPad中的小型樂器熟練演奏(來源於論壇上公開的視訊)

  溫老師說,關鍵在於「如何操作」。iPad上有多種應用,課堂上使用的「Grand Band」有模擬樂器演奏的功能。溫老師指出,運用ICT的優點是,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興趣、展現個性、提高聽力和歌唱能力(可以看懂樂譜,掌握正確的音程)。

  在視訊中,孩子們在課桌間左顧右盼窺探其他同學的演奏(看來所有國家的孩子都一樣),但教室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沒有一個孩子對上課感到厭煩。

圖2 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快樂

  筆者感覺到,確實能從孩子們的演奏中看出每個人的個性。讓孩子展現個性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在學習音樂及美術等藝術類學科中如何解決這一課題非常重要。ICT可幫助孩子們提高演奏技能,由此讓孩子們有多餘的能力展現個性。

  後半部分視訊介紹了幾個孩子隨著大家的合奏自由跳舞的場景。由孩子們自己理解所演奏樂曲的意境,然後通過身體來表現這種意境。因為是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舞蹈,所以談不上藝術表現,但可以為發揮孩子的個性創造機會。

圖3 幾名學生走到教室前面開始隨著大家的合奏跳舞

  據溫教師介紹,從開展這項教學實踐項目之前的調查結果來看,能夠看懂樂譜的孩子只佔整體的三分之二左右,但開展教學實踐之後的調查結果顯示,100% 的孩子都能看懂樂譜了。不過,並不是北京市的所有小學都具備這樣的環境,該小學被北京市指定為研究試點單位,所以才能開展這樣的教學。今後這種先進的嘗試 如何在北京市內推廣,將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利用數字數據的特性學習遠近法(上海市)

 上海市浦東新區觀瀾小學的周麗教師公開了利用電腦和手寫板,在小學四年級的美術課上教授遠近法的教學實踐事例(由東京學藝大學的長谷川正教師代替沒能出席論壇的周教師作介紹)。

  漂浮在海上的船隻走得越遠就變得越小,如何在平面上表現這一點呢?課堂上,教師通過對圖像進行複製黏貼,讓學生很輕鬆地就理解了遠近法技巧。還讓孩子們思考如何在以海邊為背景的圖畫上配置船隻(帆船)的圖案才能表現出遠近感。


圖4 讓孩子們思考複製帆船的方法

  畫是學生利用手寫板手工畫的,但可以用複製黏貼的方法輕鬆繪製一樣的船,還能通過拖拽滑鼠輕鬆放大或縮小,還可以自由移動,這樣,就能畫出很多在海上行駛的小船。只要配置恰當,就能表現出多條船的遠近感。

圖5 原樣複製的相同大小的帆船的話,看不出有遠近區別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一教學實踐沒有必要特意使用電腦和繪圖板來讓學生理解遠近法。但是,有的孩子並不擅長自由繪畫,況且改變尺寸並畫出多個相同的圖形 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使用繪圖板的話,可以輕鬆修改或複製,連不擅長繪畫的孩子也能高效率地畫出圖形。放大縮小、移動及複製黏貼等都是圖像資訊數位化帶 來的好處。據介紹,在利用「Artrage」應用之後,孩子們在兩個小時左右的授課時間內就會使用了。

  從以上兩利用人手一台的移動終端進行「泛用學習」(香港)

  香港的李志成教師介紹了通過基於移動終端的「泛用空間」進行數學(算術)在線教學的事例。利用大學、職業學校及出版社等單位共同開發的e-Learning System,學生們在教室外也能解答數學問題。

  該實例也是使用iPad,除此之外,孩子們可以拿在手中的移動終端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圖6 孩子們人手一台移動終端在公園內快樂地奔跑

  從在海洋公園開展教學實踐時的視訊來看,公園內有完善的Wi-Fi環境,可自由接入網際網路,能隨時訪問李教師建立的移動教育環境。公園內隨處都有帶QR碼的檢查點,利用移動終端的攝影鏡頭功能讀取QR碼之後,就能看到數學題。

  雖稱為數學題,但並不是在教室裏解答的那種計算題,而是以當前所在地點為題材的應用題,比如使用一個用攝影鏡頭測量距離的iPad應用,解答與長度和 高度有關的問題。也就是說,孩子們可在不同地點解答不同的問題,教師可在自己的終端上全盤掌握孩子們的解答情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隨時根據需要對學生提 出恰當的建議。李教師表示,「教師的作用是在孩子們遇到問題時,利用工具提供支援」。

  儘管視訊有點像「宣傳片」,但並沒有看到一處編造的地方。教育委員會率先製作這種富於啟發性的視訊,讓人十分敬佩。而且,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與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實踐事例不同,香港這項實踐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李教師說:「數學方面,光會計算還不行,還必須具備數學應用能力。」「將抽象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句話也令人印象深刻。

利用自己專用的設備擴大學習場所

  日本也在開展利用人手一台的設備進行教學的實踐,但多數情況下只限于在教室內或學校內使用。筆者也在新加坡的小學看到過香港小學那樣的事例。利用移動 終端和Wi-Fi環境,將在教室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教學實踐只有人手一台終端才能做到。ICT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ICT在哪些情況最有用呢? 筆者經過仔細觀察發現,是在學習並運用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時。

  教科書上的知識很快就會過時,正因為如此,孩子們才需要在網際網路上學習新知識,日本的鄰國南韓就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舉國推進教育資訊化的(此次未 提到,以後會介紹)。孩子們人手一台終端,可以更加積極主動、更快樂地學習,從而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特約撰稿人:小泉力一,日本尚美學園大學研究所 教授)

作者簡介

小泉力一

  日本尚美學園大學研究所教授。曾在東京都立高中、東京都綜合技術教育中心等任職,自2005年起擔任現職。專業為教育工學(資訊教育)。目前兼任日本文部科學省學習資訊官(生涯學習政策局參事官)。

  日本總務省「未來學校推進研究會」成員、文部科學省「學習創新推進協會」委員、內閣官房資訊安全中心「普及啟發與人才培養專門委員會」委員、內閣官房 資訊安全中心「推進措施討論工作組」主任、經濟產業省「U-20編程競賽」執行委員長、(獨立法人)資訊處理推進機構「Security Camp執行委員會」委員等。文部科學省審定教材《資訊A Let』s click!》及《資訊A Step Forward!)(東京書籍)編輯委員。

  著有《一看圖解圖表便知的實習〔資訊〕》(技術評論社)及《資訊專業教育法》(學文社)等多部資訊教育相關著作。



■相關報導
【FPDI 2012】在「互動式電漿顯示器」上繪畫!

「希望日本半數以上的中小學能採用」,日立軟體推出教育用電子黑板

可將板書內容在網際網路上共用的電子黑板
個事例可以看出,孩子們借助ICT的力量,提高了不足的技能並節約了上課時間。演奏技能及繪畫能力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的,但使用這些工具的 話,可以有效理解課程要求掌握的知識及目標。反過來說,要防止課堂以使用ICT為目的,就要明確課堂導入ICT的目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