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讀到2006年李興文先生Bruce Lee給我的email
還是有貨的 所以轉貼之
這些教育界的人.....
雖然自己不是政大的優秀校友,可是對於新校長的「願景」,倒是有幾點不同的看法。吳思華先
生為政大規劃的願景,是做為亞洲的哈佛大學。這讓我想起劉邦當年被項羽圍在滎陽,韓信得了齊地之後,要劉邦封他「假齊王」,老劉壓住一肚子火,說「大丈夫要幹就幹真齊王,幹什麼假齊王!」我覺得政大的credit和本質都可以,老吳要幹就幹真政大,幹什麼假哈佛?雖然此
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指頭上掛個Harvard ring,可對於政大,仍舊有深厚濃郁的感情,如果想在四年把政大的招牌擦亮,就該當有丈夫的氣魄,搞一個全世界的政大,幹嘛永遠借著人家的招牌給自己鍍金?此其一
另外一件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挑戰現行台灣的學術評等機制。老吳沒有提到,而這一點是政大在市場上的致命傷。既然要大幹一場,就得效法孫文的大破大立。完全不理台灣的排名KPI(好熟的item),自己搞一套,又跟國際接軌,又能另闢蹊徑。目前各大學的補助與排名,很大一部份都來自於教授發表論文的能力。一個題目一做再做,小題大作,做到鑽牛角尖,拿沒什麼營養的題目自以為是創見,搞一堆艱澀可具有國際論文格式的研究,說實話,個人覺得用處不大。也不曾聽過Adam Smith或Graham Allison寫完國富論或決策本質後,有什麼更驚天動地的著作出來。要我說,只要政大出一個Huntinton或Lucian Pye,可以比得過十個宋楚瑜。這個機會政大曾經有過,可惜把人給趕走了,那個人就是金庸。現在抬面上的政大人,都是以事務能力見長,少有開疆拓土的本事,說不定在商場上的政大人還能力強一點。
最後一個是我內心的疑問,四年就搞出一個「亞洲的哈佛」,老吳不是太天真就是太厲害。哈佛搞了一百多年才有今日的credit,梅貽琪的名言,有大師才叫大學。先想辦法培養社會科學界的大師,虛名,不是那麼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