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輝:別再迷思名校
2014-12-25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彭明輝說,英數理化的分數只在學校有用,職場需要多元人才,連調皮搗蛋都是能力;迷信明星學校的結果,讓學生害怕考試失常、不敢犯錯、不敢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缺乏創新思維與能力。
2012年一份報告也讓彭明輝極為震驚,調查前一周曾有自殺念頭的高中生超過15%,其中基測PR97以上孩子自殺念頭比率最高。他指出,PR97以上學生可錄取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是教育制度的優勝者,卻也是壓力大到厭世比率最高的一群,「這是比黑心油更嚴重的問題」。因此他著手寫書告訴高中生,在哪裡學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到什麼,職場老闆在乎的是能力不是學歷,新書《人生如果是一個()你想填入什麼》剛上市。
他舉例,他的學生清大電機系畢業後年薪60萬,但一天工作12小時、一周工作七天;他在清大遇到的油漆工日薪3000元。他相信,台大電機系最後一名的收入比不上油漆師父,「父母還要逼孩子去讀台大電機系嗎?」
彭明輝說,製造業時代擅長數理化的人,才有機會出人頭地;現在台灣服務業已占70%,不再只靠技術賺錢,而是靠文化與創意賺錢,終於可實現「行行出狀元」;此外,蘋果公司薪水最高的是工業設計師而不是工程技術人員,科技業最需要的人才是能洞悉客戶需求的人,即人類學研究者。
彭明輝說,拚升學考試會把孩子的腦袋拚壞掉;最重要的是,提早讓學生多認識職場的多元樣貌,真正做到適性發展的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