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一些史學研究環境的觀察(徐少華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苦難中求突破--我的學思歷程
徐少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口述,蔡佩玲(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整理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徐少華教授應邀於2011年9-12月在本系擔任客座教授,開設「楚文化探索」、「先秦南方民族與文化概論」二門課程。徐老師在離臺前,特別接受本系專訪,分享他的求學與治學經驗,發人深省。
.(詳全文< font size="2">)(本文原刊載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3期




經過了反覆考慮,決定在2011年9月(100學年度第1學期)來臺大歷史系任教。這學期裡,和臺大的師生有一些交流,也看到了兩岸之間同行的差異和互補。
在臺灣待了四個月,感覺臺灣整體的發展和生活水準比大陸領先一、二十年,如師資、老師和學生的待遇、軟硬體設施、社會保障等。臺灣學界做研究的人數比大陸 少,但環境條件較好,也較開放,與國際的聯繫多,國際化趨勢比較明顯。我剛到海外時,看到不少知名學者多是早年從臺灣過去的,引領著整個華人世界的主流, 他們對兩岸中國上古史學研究做出了很多貢獻,如張光直先生、許倬雲先生等,為兩岸培養了不少學者,並引進西方一些進步的方法。大陸近三十年來追趕的腳步比 較快,大約還要一、二十年的發展,兩岸的學術研究水準當會比較接近。
臺大的老師很多都有海外的學歷或經歷,是很好的事。臺大身為臺灣第一學府,設備條件比武漢大學、甚至許多大陸大學都要好,這對臺大老師在教學、研究等方面 都有很多助益。臺大學生也是如此,學習的條件比起大陸很多學生要好一些,視野比較開闊,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比較強,這可能與學生們參與老師的研究計畫、教學 助理有一定關係。大陸目前在文科方面還不能做到這點,尤其老師們的海外經歷相對較少,但這幾年逐漸改變,到海外訪學的機會和經費越來越多,學生們亦是。
徐少華老師於臺大歷史系演講「春秋時期漢淮地區青銅器分期與墓葬斷代概述」
▲徐少華老師於臺大歷史系演講「春秋時期漢淮地區青銅器分期與墓葬斷代概述」
(2011年12月27日攝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臺大的學生在視野和訊息量上雖比大陸的學生略勝一籌,但每個人還是要有自己專心的領域,因為每個人的精力有限,要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好成果,需要比較堅實的 基礎。我們比起老師那一輩,做研究的難度更高,因為研究的人比較多,更需要總結前人的成果;而且資料太多,關注點更加廣泛。一個學者要有創新,必須在某個 領域做得精深,沒有長期的專注和積累不容易有深的見解。以我自己為例,我研究上古中國南方,尤其是長江中游地區的考古、歷史地理和文化,三十年來從不敢懈 怠,包括逢年過節,沒有一時敢放鬆;即使親朋好友來訪,結束後也立刻回到書房,唯恐打亂我的思路,忽略了哪個方面。當然其中有我的興趣,也有學術責任感。 我的老師總是說,學術是一輩子的事,不能三心二意,否則永遠做不出像樣的成績。同時還要注意海內外學術的發展,並妥善利用現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現在 很多人希望在短期內有成果,但要做出比較大、比較好的成果,需要長期的累積,才可能有較大的創新與突破。
我這次在臺大,感覺臺大確實有一批學生相當優秀,基礎好,很用功,思想又比較成熟;但在大陸,學生和老師的交流似乎比較多一些,包含文章的討論和修改,學 生時常和老師討論論文,這對一位學生成為學者有相當大的幫助。臺灣的一些大學,重視研究的量化,對於培養學生沒有明顯的著墨;有些學校的老師過於注重自己 的研究,對培養學生沒有太多的投入。在大陸不少學校也有類似的狀況。
在課程方面,臺大在中國考古、上古文明和原典導讀上需要更多的規劃和安排。大陸學界一般認為,研究先秦兩漢史地如果不注重考古材料,不熟悉文獻典籍,比較 不利;同時現在每年都有許多考古新發現,如果沒有充分的鑒別、判斷能力,跟著考古簡報和報告走,當然也不行。早些年有一批從大陸來臺的學者在古代史領域有 相當大的貢獻,雖然我沒有向他們問學請益的機會,但時常讀他們的文章,像傅斯年、李濟、董作賓、陳槃、勞榦、嚴耕望等老先生,他們也培養出一批知名的學 者,如張光直、許倬雲、邢義田諸先生,都是我所敬仰的前輩大師。就我坐井觀天地看臺大,中古以下發展得比較好,而上古方面相對欠缺,可能不僅臺大如此,臺 灣其他學校也面臨同樣問題。一方面是學生興趣的問題,因為牽涉到日後的就業;同時研究上古史要學文獻、考古,甲骨、金文、簡帛等都要懂一些,使許多學生望 而生畏。
現在兩岸交流頻繁,來往很方便,要看資料不是太困難,如有新材料出土,這裡的同行隨時都可以看到;加上前輩學者留下的豐厚精神遺產和學術積累,以及臺灣有 利的軟硬體條件,絕對能有出色的成就。臺灣與大陸沒有語言障礙,也沒有文化、宗教差異,研究中華上古文明不盡量接觸新材料,不時地感受、領略,難免有落伍 和閉門造車之嫌。只要兩岸師生共同協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能力,我覺得十年八年就可以改變目前臺灣上古史學生和老師相對缺乏的問題。
這幾年,在大陸雖然讀到碩、博士的人較多,但比例還是相對較低,政府提供相當多補助,對博士生的培養基本上是全額資助,而臺灣的學生反而沒有這樣的優勢。 當然,對臺灣的學生來說,進行各種助學活動鍛鍊比較多,但壓力相對大,讀書時間長了些,容易拖得精疲力盡,而且在成家立業方面有些實際困難。大陸的學生畢 業較快,但急於求成,追求短、平、快,碩士兩年、博士三年未免太快了,碩士讀三年、博士四到五年是比較合理的。因為讀書時間太少,學術研究的基礎不夠紮 實,將來出不了好成果;時間太長,又面臨經濟壓力、求職成家等一系列問題。兩岸在這些方面都有進一步調整、提升的空間,使整體人才培養機制向更貼近學術規 律和社會現實的方面快速發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