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會計年度是日曆年。
就算是學校也不會有任何不同。
也就是上學期和下學期是用不同的錢。
但這計畫有個怪癖。
一樣遵守會計年度,所以十二月底要花完。
但它都在七八月間才給核定清單,然後才撥錢。
以普物實驗室而言,
上半年,付完助理薪水之後,
基本上我們是沒錢可花的。
知道的人會問:不是有預撥款?
有的,不然助理就辭職了嘛!
誰受得了欠薪半年?部長嗎?
助理薪水付完了,還有一些錢。
問題是你敢不敢用。
大前年,我們照過往的比例,大致相似地,
提了大約八十萬的業務費,五十萬的設備費。
一千多人的實驗課,每個月六萬多元的雜支,
我認為是可以提供好的學習環境、
給助教好的教學支援、
還有機會把待改善的部分逐步做好的預算。
結果八月拿到了核定清單,
業務費只有二十五萬,設備費一百萬。
問題很多。
1. 上半年開支業務費已達 27 萬,
不但沒錢了,先前花的還得追回。
2. 八到十一月必須辦採購購買一百萬的設備。
知道採購程序的人應該會了解有多費功夫。
3. 重點是和我們提的計畫幾乎完全不相容。
但我們仍有責任照原計畫
完成目標、做出報告、接受評鑑。
第二年我已有所防範,調整預算。
但畢竟這是教學計畫,我能改到哪裡去?
結果果然又是收到一份倒置的核定清單。
以上只是因為預算核定內容和時間的影響,
總額還沒砍呢!也還沒有遇上凍結呢!
今年,又到了提出普物實驗創意設計競賽
計畫和預算的時候了。
我本來就戰戰兢兢了。
果然,原本每年教務處會給二十萬的獎金等費用,
今年退回來,希望我們改用高教深耕的錢。
我理解教務處今年看到的困難與不確定。
但我看到的是更多的困難與不確定。
教育部會給多少錢?什麼科目?
要是不夠,我不能犧牲教學去辦比賽,
也不能冒著先開辦比賽後來發現沒錢的風險。
看起來,連續十二屆,連疫情都打不倒的比賽,
也要斷炊了。
我要提醒大家一下:
去年稅收超徵快要達五千億。
雖然世界每天有新變局新挑戰,
但台灣到去年為止是好的,是比別人表現好的。
就算你是沒有從教育、研究、
或其他公共行政中得到比較多福利的素樸的公民,
也可以支持把錢花下去
爭取更好的明天的那一個機會。
更別說要去砍經費走回頭路。
也許你會認為刪減或凍結預算都是合法手段,
本來就是立委的職責。
但所有預算都是預先算,本來就有誤差,
面對未知的未來,
每個編預算的人都多少有因循苟且的一面。
你就算問 AI,它也只能向你道歉。
防弊是應該要做的,
但不應擴及本質上不是弊端的部分,
不然社會會停擺。
中研院刪 15% 國外差旅,
你看會倒幾家吃公家生意的旅行社?
砍 30%業務費,多少青年要失業、
學生沒有了工讀機會和獎補金?
有很多錢還不是留在民間?
所謂「利不十不變法,功不百不易器」,
這種保守的政略在韓非子裡是被利舌辯倒的,
但最後做法自斃或被萬箭穿心的
還是商鞅李斯這種人。
我覺得從人民的角度這是正義的。
拿出點常識出來過日子。
這是我真心的忠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