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周行一:「五年五百億」 解決不了高教問題

周行一:「五年五百億」 解決不了高教問題

這 次到英國倫敦做完研究後,還是照著老習慣去參觀了一所名校—劍橋大學,儘管這是第二次了,劍橋的一切還是這麼迷人,八百年的傳統,呈現在外的是氣派的古老 建築、充滿歷史故事的一切、大思想家的雕像、撩人的風景。英國有不少好大學,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全球頂尖大學排名中,前廿名英國占了五家,但是英 校的光輝隨大英帝國的沒落消退了不少,全世界公認的頂尖大學多數在美國,前廿名中就有十三所位於美國境內。

美國大學的歷史都遠短於英國名校,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也是美國最老的大學,到今年只有三七四年的歷史;英國名校都是公立學校,事實上全英國只有一 所私立大學,但是美國名校除了排名廿的密西根大學外,其他都是私立大學。所以移民美洲的英國後裔所創辦的私立學校,已打敗了英國歷史悠久的公立大學。

台灣的高教體系是由排名高的公立大學,加上排名在後的許多私校組成的,但是所有的學校都受到政府嚴格管制,學費無法自主、學生人數受配額限制、學校或新系 所的設立受到政府嚴格審批、學位授與沒有彈性,這是與美國大相逕庭,而且比英國還糟的狀況。美國對私校幾乎沒有監管,對公立大學的管制主要在補助的學生數 及相關預算方面。而英國人已經了解大學世界競爭力消退的原因:以公立學校為主的大學制度受到政府嚴格管制,會形成一個僵硬的高等教育環境,缺乏內部競爭市 場,進步的速度,會低於未受政府補助,在一個激烈競爭環境中求生存的私立學校,所以英國最近幾年已逐漸讓大學有提高學費的彈性,而且不同領域或表現相異的 教師能有不同的待遇。

台灣高教體制僵化,體現在外的是學校排名幾乎永不變動,卅年前的學校及系所排名與現在大致雷同,這都是因為學校間缺乏健康的競爭環境有關。台灣既然已是個 公私大學參半的結構,而且美國就是因為有激烈競爭環境,才能孕育出頂尖私立大學,我們提升大學競爭力的策略其實已呼之欲出了。

台灣最需要的是創造自由競爭的大學環境,讓私立大學傑出,使公校因競爭壓力而力爭上游,產生多采多姿、排名變動的高等教育結構。但是這幾年推動「五年五百 億頂尖大學政策」的結果,反而更僵固了大學競爭環境,僅讓少數公立大學較好,卻犧牲了其他多數的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例如非頂大教授被大量挖角到頂大, 而且頂大設備愈來愈好,造成其他學校就更難力爭上游,所以頂大政策惡化了高教競爭環境,台灣也不可能會有美國的頂尖私立大學了。

政府應當把五年五百億的運用方向改弦易轍,以孕育自由競爭環境為首要目標,改革高教的治理結構,例如完全鬆綁私大、調整私大的治理組織、嚴懲因經營不當而 產生中飽私囊的違法行為、大量提供無息或低利就學貸款、支持公私立研究或教學優異的個人或團隊、鼓勵現金捐贈、讓學校有廣闢財源的管道。當競爭環境自由化 後,就應開始整併及淘汰公立大學,把有限的高教資源分配給數目合理的公立學校。

有頂尖的私立大學,才會有傑出的公立大學,現在改變錯誤的政策猶未晚也!把多點錢分給幾所學校,台灣就會有頂尖的高教環境,可能嗎?(作者為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