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Lob der Disziplin – eine Streitschrift


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德國王宮中學校長的教育心得 Lob der Disziplin – eine Streitschrift


★出版後穩坐德國各大書榜TOP3,長踞明鏡周刊暢銷書榜一整年!
★引發教育論戰!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時代週報》《世界週報》《畫報》、奧地利《新聞週刊》、瑞士《新蘇黎士報》……各地迴響不斷!
德國最知名貴族中學校長懇切呼籲:
我們需要再度為教育鼓起勇氣。
唯有出於愛的紀律,才能使孩子獲得真正的自由。
紀律,是優秀的條件
畢博校長於德國規模最大、最知名的貴族學校任職三十餘年,作育無數菁英。
他以長年投身教育工作沉澱出的心得,懇切呼籲大家鼓起教育孩子的勇氣。
放任的教養,只會讓孩子承受雜亂無章的苦果。
出於愛的紀律,才能賦予孩子真正的自由。
從小學會服從、讓步、負責任的孩子,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紀律教養,成就孩子的一生!
校長的紀律守則:
「紀律始於他人的決定,並應終於自我的決定,從外部的紀律轉為自律。」
「以教育而言,紀律,必須出於對孩子的愛。」
「青少年渴望權威,他們需要成年人給他們方向感和立足點,作為他們的模範,為他們立下高遠的目標、劃定界限,但同時鼓勵他們超越界限。」
「全體教育人員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孩子教導成規範的主人,防止他們成為規範的奴隸。」
「禮貌的形式減輕一起生活的負荷。無論心情好或壞,人都要互相打招呼。」
「練習,練習,練習!重複是一切事物之母。教養必須成為第二天性,得像呼吸或消化那樣,不必透過理解,就能發揮作用。」
他是 德國最知名中學校長!
他教出 英國親王、西班牙王后、德意志銀行總裁、BM總裁等歐洲顯赫政經名流!
如此複雜競爭的環境中,贏得成功的祕訣到底是什麼?
歐洲最知名的教育家來告訴你!
紀律,是優秀的條件!
紀律教養,成就孩子一生的最大關鍵!
人唯有透過紀律,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與能力。
本書分享教育孩子的最成功的觀念與方法,
您可以當孩子的「溫柔園丁」,但更需要作孩子一生的「堅定陶匠」!

作者簡介
班哈德.畢博(Bernhard Bueb)
  1938年生,哲學博士。1974年至2005年擔任德國薩勒姆王宮中學(Schule Schloss Salem)校長。
  薩勒姆王宮中學為德國最大、最知名、要求最嚴格的私立中學,曾培育了西班牙索菲亞王后、英國菲利普親王等歐洲皇家和德國貴族子弟,及德意志銀行總裁、BMW總裁等政經決策人物、歐洲顯赫名流。該校且與其他世界名校接軌,推廣真正對孩子有益的「愛中有紀律」教育。
譯者簡介
楊夢茹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德國文學博士,著有《從憂鬱到豐美──歌德的精彩人生》,譯有《恐懼的原型》等十餘冊書籍。

目錄

前言
1. 我們需要再度為教育鼓起勇氣
2. 自由從紀律而來
3. 父母的權威影響深遠
4. 紀律有治療良效
Rhythm Is It! is a 2004 German documentary film directed by Thomas Grube and Enrique Sánchez Lansch. The film documents a project undertaken by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principal conductor Simon Rattle and choreographer Royston Maldoom who decided to popularize classical music by staging a performance of Igor Stravinsky's ballet The Rite of Spring with a cast of 250 children recruited from Berlin's public schools.[1]
In Germany the film was released in theaters in September 2004 and by February 2005 it sold 400,000 tickets. The film also won several prizes, including two for Best Editing and Best Documentary at the 2005 German Film Awards.[2]

RHYTHM IS IT! Trailer -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NR=1&feature=endscreen&v=YKTi7LYsgP8

 5. 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和孩子討論
6. 雜亂無章釀成早年不幸
7. 希望公平教育,就得有處罰孩子的準備
8. 家庭並非一切
9. 「人在玩的時候才是完整的人」
10. 只有天份是不夠的
後記 

 

 

 

§內文1

1. 我們需要再度為教養鼓起勇氣
什麼是教育?我們如何透過教育及教養,引導青少年培養信心和生活的勇氣?又如何使他們達到目標?

有 位教練以嚴格的手球訓練來磨練他的學生,球在球員之間傳接流暢,速度令人屏息,觀眾心跳加速,球員的動作精準得猶如謹守一項祕密計畫。教練在智力和身體方 面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對他來說,手球訓練是把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年輕團隊引向策略性思考,靈活運用戰術的合作,以及公平比賽的態度。乍聽之下彷彿只有斬釘 截鐵的命令,但球員體驗到的,卻是持續的愛。用紀律和愛來引領他的學生,是促使他成功的祕訣。每一次的手球訓練,他都在示範什麼是教育。

這 位教練是薩勒姆王宮中學(Schule Schloss Salem)的老師。他雖然是阿根廷人,但他對自己以及學生的要求,比較讓人聯想到普魯士,而非南美洲。在寄宿學校裡,他像訓練手球隊般教育他的學生,學 生們愛他也崇拜他,我們其他老師則對他如何以前後一致的態度與關懷贏得這些青少年的心深感驚訝;我們也有點羨慕他,因為他可以在一九六八年後的德國如此坦 然地要求紀律。

他的教育風格,在這樣一個以充分理解年輕人、「陪伴」年輕人成長為號召的教育環境裡,仍舊獲得了極大的肯定。每一種反對聲浪,相較於他的投入與教育熱忱,都顯得空泛而貧瘠。他,就是一位天生的教師、教育者。

同一段時間,學校裡另有一位女老師。她的教育風格完全相反,在引導學生方面同樣要求甚高,只不過做法不同。她運用的是優雅、沉著的權威,但教育熱忱絲毫不亞於那位阿根廷教師,學生也是同一批。

引 導孩子,或是,讓孩子自己長大──傳統上我們把教育畫為互相對立的兩種方式。這可以用捏陶的「陶匠」和「園丁」兩種不同的角色來加以說明。選擇以陶匠作為 理念的教育人員,希望「塑造」他的學生,他會插手學生的成長,對學生加以限制、要求,要學生守紀律,並為學生創造自主的空間,讓學生為獨立做好準備。也就 是說,他要強迫學生獨立自主、取得自由。以園丁為方針的人,著重的則是:年輕人需要良好的成長條件,所以支持他多於要求他,較少干涉學生的成長,但相信學 生自己會守紀律,也就是不太需要強制及權威。

陶匠和園丁所代表的這兩種正統的教育風格,其實很少以單一的模式出現。大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混合體,只不過傾向某一邊。兩種風格都隱藏著危險,陶匠風格可能退化為權威式的教育,而園丁風格則可能變質為不管不教。

權威教育在專制獨裁垮台後告終。德國有了權威教育的經驗後,希望成為一個人人是園丁的國家,卻變成一個不管不教的國家。因為園丁的觀念被偏頗為根本不需管教孩子。然而,稱職的園丁,仍得要修剪草木,嫁接插枝,保護草木不受病蟲害、不長歪。

教 育,永遠需行「引領」之義,德語的「Pädagoge」(教育家)一詞便可說明。這個詞彙源於希臘文,原意是「少年的引領者」;有引領,便有人追隨。不 過,孩子不是生下來就順從的,孩子會不聽話、不受教、不守規矩,為達目的而任性亂來。三歲的小孩還不太會表達,要忍受他們耍脾氣,而且讓忍住不打孩子或的 父親、母親,需要適切的自律。這種自律因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而有所不同。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知道,教育要成功,衝突在所難免。教孩子需要勇氣,即使管教會帶 來不快,還是要能正視衝突,不輕易讓步,也不在大庭廣眾下退縮。超市、餐廳、火車車廂都是解決教育衝突常見的公開場所,圍觀者通常會指責強硬的處理方式, 堅持要小孩服從的人,必須在圍觀者面前證明他的勇氣。在朋友家等較小的場合也應該堅持。

 教育的勇氣,指的尤其是堅持「紀律」的勇氣。紀律儼然是教育最不可愛的一環,卻是所有教育的基礎。紀律所體現的,幾 乎盡是大家所厭惡的事情:強迫、服從、制止、壓抑欲望和意志。紀律是將效率原則置於享樂原則之上──為達目標,應當接受各種節制,甚至必須如此。紀律總是 始於他人的決定,而且應該終於自我的決定,從外部的紀律轉為自律。以教育而言,紀律,必須出於對孩子和青少年的愛。

教育是種種對立之間永 無止盡的相互拉扯消長,父母、師長在許多對立面之間,尋找合宜的方式:該管教引導還是該放任成長,一視同仁或因材施教,紀律和愛,堅持原則和殷切關懷,該 強制孩子還是信任孩子。取得平衡的方法不是靠計算,算出哪一邊該占多少份量,而是交相辯證衡量,因為這些對立面缺一不可,要建立起真正的教育,便得把這些 對立的元素成功組合起來。辯證,指的是教育人員在處理時,他的論證不可以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無論他是出於直觀或者理性,採取的措施亦同,一定要有方 法。看那個獨一無二的小孩時的眼光,應該以他的想法為準,「永遠不要拿一個小孩和另外一個作比較,只能和孩子自己相比。」(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齊語)一個 所有教育都難以實踐但又不可放棄的要求。

每一天,教育這樁辛苦的活計都在喚起對方法以及概括式解決教育問題的渴望,因為聰明考量和斟酌再 三的措施讓老師及父母疲憊不堪,也因為不斷更新的權衡贊成或反對某一個教育上的決定,使有些人感到不勝負荷。然而正直的方法恰是所有教育之敵,因為概括式 的運用規則不符合教育的本質。拋開山脊變化,尋求簡單方法的人,已經偏離了教育美德的路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須一再為他做出的決定負起責任,雖然他無 法說明那是唯一正確的決定。父母、教育人員以及老師必須能夠與懷疑共處,是否做了正確的決定;而且必須支持自己的決定。讓十五歲的兒子去參加一場想必會痛 快喝酒、哈兩管的派對,需要勇氣,以信任兒子,還有那麼點兒交給上帝的味道為前提。如果兒子回家時帶著微醺,這個決定才是正確的。教育必須給予何謂適當機 會,也必須容許失敗的經驗。失敗及其因之而引發的衝突,有時候比持續的乖巧更能強化一個青少年的性格。我們的祖父母通常最清楚,絕不懷疑某個決定的正確 性,不懷疑強化了他們的權威,經常能為孩子建立起安全感,但同樣的經常導致違規,因為小孩或青少年無法接收愛與關懷的訊息。失敗迅速被譴責為道德上有虧, 而不是將之當作何謂適當的良機。承認說謊,道德上的表現遠遠超出說出真相的優點,但這並非一般教育的觀點。為人父母以及為人師表的我們困難更多,因為我們 的問題很重要,要放棄一般的原理,冒較多的險,對小孩的種種做出個人化的反應。前後一致的原則不會為我們贏得權威,具有親自決定的勇氣才會。這很累人,要 有自主權,有些人辦不到,不是沒時間,就是少了一個與他談話,讓他保持距離及鎮定的夥伴。

讓我們看一看教育人員日常過的日子,一天之中同 樣的事情反反覆覆地發生,小孩違反約定坐在電視機前,爸爸發現了這個違規的行為,想中斷他看電視,於是捲入一場爭論之中。爭論大多時候很典型:小孩在五花 八門的理由中遊走,就只這麼一次,一個特別節目,其他人都可以看電視,接下來他拔出情緒的武器,先發動撒嬌攻勢,然後哭或者暴跳如雷。

當爸爸加入這場辯論時,就已經輸了。有些情況,譬如不遵守協議,或者踰越了適用的規矩時,教育人員必須明快地做出決定。這對芝麻小事尤其有效。看電視,看答應讓他看或協商好的節目,因為過程短,所以不需要理由,做爸爸的要立下行之有效的規矩。

這位爸爸應該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毫無妥協餘地的態度才是正確的方法,說明肯定且清楚的決定,通常孩子會照辦;一旦察覺有些許不確定,他們就會搬出許多理由,有時候不必爭辯,關懷也能提供紀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