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談"博雅教育" 2014-2016

從前,有人發明一個教育名詞約"博雅"。
台灣、中國的一些大學都叫好,進而組織一觀摩會,Benchmarking之,你來我往,不亦樂乎。
他們要復興"白鹿洞書院"等光榮的遺產。
有些大學校長樂昏了頭。上任時立志要將它---博雅書院---推廣到全校。
他算盤一敲,每年要10億經費。這難不倒他。他寫信給每一校友,說平均每人每年要捐給母校1萬多元,多多益善。....
後來一年,可能只有幾位學校主管娟幾萬塊。
我們這些在社會大學翻滾過的老校友.....或許有人夢想恢復"大學畢業生寫論文才畢業"的舊制,不必去搞博雅書院,多被填鴨成博雅生。
有的玩藝,很笨,卻很管用。
請博雅人士笑納。
1 年前
查看你的動態回顧
教育部在60年代中(?),取消大學生寫畢業論文的規定,實在是大學教育每下愈況的開始。幸虧臺大將學士論文等都闢室收藏。我很想看看幾位東海學長的學士論文:許文雄的法文"拿破崙文獻";孫康宜英文"論Moby Dick的.... (忘了)"......
王靖獻在東海大學的"五胡"(成績稍差的課),參見《傳統的和現代的》後記:"詩經" (中文系)、"語言學" (外文系)、自然科學 (通才教育)、杜衡之開的"翻譯"、體育。


給東海大學的一些朋友
半夜,看到東海的同學(他倆職稱是院長和副校長)的po文,多少可以感受學校的一些朋友,情感上受到震撼.....他們需要鼓勵。
我是校友,很愛母校;不過也會扮演魔鬼的代言人,說些學校的缺點,譬如說,東海的資源和發展的優先序等,應該公開討論,不是某些人說得算。
我也知道母校兩位校長的策略方向,不幸的是,我認為這條路風險高,可能只會浪得些虛名而已,卻可能會讓東海浪費十年的光陰。(當然,這都是個人的見解而已。也有無力可回天的遺憾)
我覺得如果學校的師長願意真心反省,就不只在教堂聚會而已,而是真的好好再重頭界定我們辦學的理想與限制,譬如說,怎樣真的讓全世界數十萬(至少十來萬校友)的東海利和害關係人,是個真有向心力的家。而不只是發一封信,希望每位校友每年捐東少錢而已。
身為校友的我們,也應該思考我們在"董事會"和"管裡幹部"的人數的比率不可謂不低,但是成績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