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虎媽戰歌--四面楚歌 The Truth About Tiger Moms






“When test scores go up, we should worry, because of how poor a measure they are of what matters, and what you typically sacrifice in a desperate effort to raise scores.” - Alfie Kohn

Biz News: Dissecting the hype over the 'Tiger Mother'
Milwaukee Small Business Times
... Quality Circle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Kaizen and other ideas, influenced in part by W. Edwards Deming, whose ideas had been previously rejected in ...







中式教育受注 《虎媽》登時代雜誌
【1/26 16:24】


中式教育在美國引發討論。(圖擷取自時代雜誌)
〔本報訊〕由耶魯大學華裔教授蔡美兒所撰寫的《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最近在美國造成轟動,並登上美國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TIME)封面,顯示「中式教育」對美國的衝擊。

 上市第一天就榮登美國亞馬遜書店(Amazon)排行榜第6名的《虎媽戰歌》,作者蔡美兒在書中描述,中國家長為了不讓小孩輸在起跑點,嚴格教育小孩,不僅要小朋友1歲學跳舞、2歲學英文、3歲唸經濟,甚至在小孩3個月的時候就開始「開發潛能」。

 蔡美兒還指出,現在中國的「早教班」,從原本只招收2歲半到6歲幼童,但到目前為止,已發展到「初生兒化」,在「早教班」中,出現只有2、3個月大的小嬰兒,也已經不足為奇。

 這樣的教育事實,被蔡美兒揭露後,立刻在美國引發討論,《紐約時報》對於這本書則是引用美國前教育官員費恩所說的話:「又有了當年蘇聯搶先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時美國人的震撼感」;《金融時報》更直接的說,這本書讓中國的教育「強度」震驚世界。

 而《時代雜誌》也在書中描述中式教育的優勢,並表示,華裔母親對教育的重視,確實會讓小孩具有競爭力,不過家長在嚴格的教導之下,也要考慮小孩的抗壓程度,以免讓小孩喘不過氣來。


港10歲童通過英高中入學試 虎媽式教育再聚焦
〔國際新聞中心/法新社香港二十六日電〕香港一對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十歲雙胞胎,最近通過英國高中考試,也讓「虎媽」式嚴格教育是否得當的論辯再度加溫。
埃斯特芬與皮爾林.寇林在通常十六歲才會參加的IGCSE(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表現傑出,數學科測驗拿到A,姊弟的馬來西亞裔母親羅莎琳表示,這都要歸功於她從小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嚴格教育。
她的想法與最近出版「虎媽戰歌」而聲名大噪的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蔡美兒的理念不謀而合,蔡美兒在書中大談自己摒棄西方放縱式教育、嚴厲教養孩子的好處,在全球引發激烈論辯。
羅 莎琳堅稱兩個小孩很享受每天清晨五點半從九十分鐘游泳開始的苦學行程,「他們超愛的,他們想這樣做」。姊弟倆的法國籍父親對教養方式沒那麼認同,常常為兩 個小孩忙到沒時間跟他相處而感嘆;但曾是大馬游泳代表隊、為教育孩子辭掉金融界工作的羅莎琳卻說,兩個小孩「非常有競爭力,也喜歡表現優於他人」。
羅 莎琳與蔡美兒雖然都認同嚴厲的好處,但她們的教育方式有一點很大的不同:羅莎琳除學業,也注重孩子的運動。姊弟倆一早起床游泳之後,還能擠出時間上半小時 的數學或物理,接著再出發去學校,準備八點半開始的課程。放學後,下午五點姊弟倆會再練游泳,而他們每天複習功課的時間約四十五分鐘,週末時間就長一點。
蔡美兒在書中描述要求女兒上鋼琴課、行程排滿滿,是讓亞洲移民家庭的小孩出人頭地的關鍵,「表現不夠傑出的解決方法,一向都是痛責、處罰、讓孩子丟臉,所有父母都要做對孩子最好的事情,中國人對於如何做,就是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羅莎琳比較希望孩子在玩樂與唸書之間取得平衡,不過她也同意不能失敗,她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談到蔡美兒說,「她的作法看來有點誇張,不過她認為自律很重要,那是對的。讓他們做他們現在想做的,不必然是好」。
----

我見我思-病態的《虎媽戰歌》

  • 2011-01-27
  • 中國時報
  • 【莊佩璋】

 中國員外陳光標來台開倉濟貧,敲鑼打鼓,轟動全台;中國虎媽在美國高唱戰歌,鼓吹「棒頭出孝子」的中式教育,一樣震撼全美。中國,真是熱到不行。
 陳光標疊錢牆,至多是被笑「臭屁」;虎媽的戰歌,美國人視為「病毒」,反彈更強。
 耶魯大學的法律教授蔡美兒在《虎》書中說,除了體育外,她不接受女兒的成績低於A;除了鋼琴和小提琴外,不得學其他樂器。
 虎媽並批評美國父母,太在意孩子的自尊,連拿個B回家,都要讚美。
 虎媽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這麼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怎會沒想到:她所享受的美式民主、多元文化,必須有強調包容、獨立的美式教育當基礎;她那套威權教育方式,哪可能培養出民主性格的國民?
 鋼琴家郎朗也有個「虎爸」,虎爸逼郎朗每天須彈多久的琴,比賽沒得獎就大怒,把他逼到曾要跳樓自殺,也曾要毀手自戕,數月不碰鋼琴。   中式教育的擁護者可能會說,玉不琢不成器,就是因為有「虎爸」,郎朗才會有如此成就。不過,郎朗在自傳中說,如果不是自己對鋼琴的熱愛,超越對虎爸嚴逼的 反彈,他的藝術生命極可能夭折。
 《虎媽戰歌》最可怕的是鼓吹「一元價值」,學業第一,連學樂器都有「階段性」。
 虎媽不接受小孩成績低於A。但,其實學校成績在漫漫人生中,影響極小。小說家黃春明曾被四度退學,剛過世的廣告界名人孫大偉重考大學三次,剛辭職的國民黨祕書長金溥聰高中讀五年,台灣富豪蔡衍明、郭台銘……等人學業也都不算好。他們對社會的貢獻絕對不輸大學教授。
 去年底,大陸學生參加OECD評比,在卅四個參賽國中排名第一,震驚美國;《虎媽戰歌》趁熱出版,更有說服力。不過,十幾年前,德國學生曾在同樣的評比中殿後,德國當時也興起一陣檢討德式教育太鬆散之風。好笑的是,德國人雖擔憂個半死,至今卻仍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國家。
 學歷不等於學問,會考試不代表愛讀書。「虎媽」唱的,其實只是荒腔走板的病態教育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