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三書
一、前言
學校教育,誰都可以談,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曾在學校熬過十年、二十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觀點。面對今天仍然問題重重的教育,想為教改找到一個突破格局的共識,並不容易。
在教育三書中,我的切入點是:每個人先問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從學校一天長達七、八個小時排排坐的聽課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我算是會教書的人,許多很複雜的概念,我可以用簡單的白話授課。很多各科系的學生,上過我微積分的課,隔了一、二十年寫信給我,說的第一句話經常是:「我一直很懷念你,你對我影響很大,但老師,我記得的不是微積分,而是你說過的一些話。」
三、四十歲時,讀到這種信,我會感到沮喪。但後來我想通了。
大學是一種環境,人在大學𥚃「混」,就在學東西。授課者傳達給學生的,不是教材的細節,而是「視野」,知識的視野。當然,進入研究所的專業課程,情況就不一様,教授講課的內容與水準,對學生要踏入專業研究,確實有関鍵的影響,因為研究所的專業還在發展,涉及專業知識的品味,與正在發展中的知識流向。
但不論在哪個階段,研究所、大學、中學、小學,甚至學前,教育最關鍵的不是別的,而是學生本身認識世界的動力、投入、不斷的自我提問、反駁與探索。不要以為這些能力是成年人才有,正好相反,越小的孩子越具備這些能力,一般大人反而失去這種特質。
這是人原始的秉賦,幼兒就是用這種創造性的學習能力,一下子學會好幾種語言,而且掌握很好的語感。可是我們的教育卻用最笨拙、最沒有效率的講課聽課考試評鑑,取代他們原有生動探索的學習方式。
剝奪學習者的主體性,不只不是教育,而是反教育。我們一直用反教育的方式在辦教育。
事實上,教育改革最大的障礙,是「學習經驗的複製」。我們現有的大人,不論學歷多高,都是在講課、聽課、考試、升學的環境中長大;自然誤以為學習只有這種方式。然後努力要把這種學習的經驗,複製給下一代,卻無法檢視,甚或抗拒其他遠為有效有趣的學習方式。
我們努力在為自己的小孩,爭取所謂較好的師資;施加較緊迫的外在壓力,不譲小孩荒癈功課,或變成怠惰。
殊不知每一個小孩最好的老師,就是他自己與他的同儕,還有,偉大的自然;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就來自他「內在的、與生俱來的、想了解世界、參與世界的熱情」。
然後我們努力在找一個對小孩是「他者」的所謂「老師」,取代他內心的那些最好的老師;努力在用一套冰冷的教材與規訓,一種笨拙的教法,澆熄他內在最有效的學習動力。
年來我斷斷續續,動手書寫教育三書,想從實踐面談三階段的教育,如何改用「學習者的主體性」作為思考教育的核心,為台灣教育尋找新的出路。
書一、國高中的教育
書二、國小的教育
書三、大學教育
書二、國小的教育
書三、大學教育
書一、國高中的教育
教育部應該跳出現有格局,努力推動下列我要説的「擴大自學計劃」。這計劃會從根本,一步步改變台灣教育的面貎。
更重要的是:拜今日網路流通之賜,這計劃沒有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沒有厚此薄彼的困擾,沒有城鄉差距。
也無需強制某些學生家長接受某種「偉大的理想教育」。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他喜歡的學習方式。
所以社會也不會有強大的反彈。
我先來談國高中的教育。請先耐心讀完做法本身,稍後我再來多作解說。
第一階段:
立即把國高中所有學科課程按淺、中、深三種程度,與民間及出版社合作,編成三套不同程度的教材,內含:
A、紙本教材加工作薄;
B、徴求全國最好的教學工作小組,分別把各學科拍成活潑又清晰的教學Video, 開放在網路,供全國學生免費學習。兼亦發展問題對話網站,徴求教師及志工與學生解疑。
C、針對課程進度,編測驗卷,國高中各12階梯。
D、學生學科「起惑點」診斷卷。
B、徴求全國最好的教學工作小組,分別把各學科拍成活潑又清晰的教學Video, 開放在網路,供全國學生免費學習。兼亦發展問題對話網站,徴求教師及志工與學生解疑。
C、針對課程進度,編測驗卷,國高中各12階梯。
D、學生學科「起惑點」診斷卷。
淺、中、深三套的用意,不只譲學生可依自己的程度選擇,更譲學生對某一單元摸不清時,可以參看其他版本的解說。
而且不懂的地方可以反覆的一看再看、一想再想。
任何人只要進入網路,都可以免費接觸這三套教材,並下載。
第二階段:
1、教育部宣布放棄學年制,例如高中學生只要完成高中12階梯測驗及格,就完成高中學科部分的要求,倘若藝能技術社團課程亦修習完畢,就可以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年限不拘。讓每一個孩子想學再學,依教材順序,自由編訂學習進度,對自己負責。
國中亦然。(國小在「書二」中另談,主要是用分組討論與教學代替台上講課。)
2、擇試點進行自學實驗:
找幾所學校,譲願意自學的學生(一般須經家長同意,但特殊狀況可有例外)入學。亦徴求教師志願加入。
找幾所學校,譲願意自學的學生(一般須經家長同意,但特殊狀況可有例外)入學。亦徴求教師志願加入。
實驗學校學生不按照時間上學科的功課。學校開放空間,用來規劃自學與共學,提供約六人小組學習與討論的小隔間,內有放映機及討論桌。學校可以協助分組。
進度學生自訂。學校不再考試評分。各學科教師改當諮詢員,在辦公室分両班、或三班輪流值班,供學生自己串門去問問題。
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權力關係。
學生去學校除學習與討論學科之外,其他主要的活動在術科:辦種種社團、學戲劇、跳舞、木工水電、打球、上體育、聊天、討論生活教育⋯。
這種學校栽培出來的學生,比起現在這種靠教師講課及集體管理的學校,一定更充滿活力,學習興趣高昻。
由於學科靠網路,人人可以得到第一流的講師解說與教導,於是城鄉差距消失,明星學校不再。
然後教師成長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教師失去了手上的權威,只有靠自己的真材實學,才能回答學生的問題,否則門可羅雀,很快就被邊緣化。
第三階段:
視試點狀況,不斷修正改進,然後依條件是否成熟,逐年逐步擴大到全國。
---待續
/黃武雄 2017/03/15
感冒臥床中
感冒臥床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