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我所不知道的"大學校園規劃" (2016): "大學"通常無法/無制度去累積知識,更無法成為"學習型"組織。


"大學"通常無法/無制度去累積知識,更無法成為"學習型"組織。


東海大學
2015年,東海大學60周年。


創校時期 (1955-1964),大肚山校園規劃由貝聿銘、陳其寬、  等負責規劃、規劃、建造

70年代
初期 漢寶德先生作清華大學校園規劃,據說也是備而不用
末期,東海梅可望校長請陳其寬建築師作些局部的校園規劃

80年代
趙建中 對於教師宿舍的遷建《大度山林:七十年代大學校園回憶錄》

台灣大學:1982年11月設立校園規劃委員會,翌年3月制定完成長達四百餘頁之「校園環境總規劃」,是此後臺大之校園設施繪製了未來的藍圖


90年代
20世紀末,王亢沛校長 (1995年-2004年)請建築系教授作校園規劃


90年代 國立陽明醫學院校園規劃 (詳後)


~~~21世紀

HC


2013.11.4


哀我美麗校園
徐錚學長講東海之最大優點之一是美麗校園
後來又嚴詞批評校慶當天回校
看到學校的張燈結彩等裝飾  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美學品位.
到處看到是違章建築
不信你去東海路” (是否指約農路待澄清)一轉就知道
學校應該準備5百萬美元  全世界爭取第一流的設計團隊做校園
(現在東海坐擁黃金地段學校經營不好該考慮還地於民………_
-----
許達然學長有次到台中某大學演講 (2010)
後來校長或董事長 (此黃先生當過教育部長跟他說
現在東海除了剩下校園之外  其他呢?....
------
約四年前吾友徐歷昌先生的女兒在選大學
2008年招待過徐先生到校友會館…..
我說當然應該選東海.
她有美麗校園……
朋友女兒到東海的網站一查.
多系的資料都很老舊
最後她選擇元智


2014.2.18
我看東海大學的校園環境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草草)
http://hcmemory.blogspot.tw/2014/01/blog-post.html


~~~~2016
全球最大的專業設計工程顧問公司AECOM亞洲團隊,正進行著東海大學校園的整體規劃,美國(全球設計顧問)、上海(大中華區設計總監)、香港(亞洲區副總裁)、台北
(台灣區設計總監)的領導階層皆親自出馬,來校進行腦力激盪,期待擘劃出未來數十年的校園發展結構,其實更期待校方有落實的遠見與執行力。



---80年代

虞兆中- 维基百科

1982年制定校名、校訓、椰樹之校徽。同年11月設立校園規劃委員會,翌年3月制定完成長達四百餘頁之「校園環境總規劃」,是此後臺大之校園設施繪製了未來的藍圖
在我三年校長的任期中,我最感謝的是:
一個專案小組:校徽專案小組。
二個工作小組:通才教育工作小組、校園規劃工作小組
這三個工作小組的工作內容,進度和成果要求,都是他們自訂的,都比我想像的
好、快和美,我非常非常感謝三小組的同仁們。

----- 90年代

[專案]國立陽明醫學院校園規劃

國立陽明醫學院 校園規劃 1991~1993
YANG-MING MEDICAL COLLEGE CAMPUS PLANNING

委託單位:陽明醫學院校原規劃及營建委員會/共同主持人:劉可強、夏鑄九/專案負責人:張興傑/工作人員:吳金鏞、杜書億、王元亨、羅定一
Client: Yang-Ming Medical college/Project Principals: John K. C. Liu˙Chu-joe Hsia/Project Manager: Hsing-chieh Chang/Planners: Chin-yung Wu, Shu-I Du, Yuan-heng Wang, Din-I Lo
  • 陽明醫學院<br>校園規劃
  • 陽明醫學院<br>校園規劃
Powered By Cincopa

陽明醫學院為因應急速的空間成長需求,並塑造出一可孕育陽明精神的校園環境,於民國八十一年委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室負責整體校園規劃工作。規劃的過程特別強調了使用者的參與,提供全校教職員生多層次的溝通管道,共同探討議題,共謀解決對策,以期創造一個尊重原有環境、較富人性且被陽明人所認同的校園。
面對規劃期間急需推動之個別建設項目,本規劃過程採取協調整合的方式,成立機動小組與陽明師生集思廣益,尋求如何在校園成長之總體架構中發展出適合的解決方案,並同時保留了校園發展的整體性。
為確保日後規劃成果的執行品質,規劃小組協助校方成立一常態性的校園規劃部門,除處理緊急環境規劃問題外,並可在規劃小組結束本案後長期負責推動校園規劃的工作、督導計畫的執行,以期實現校園規劃的理想。
這是一個游陽明醫學院師生,針對部份校區的使用問題所完成改善的小型工程。案子從提出、規劃、設計以至於施工,幾乎由熱心的使用者一手完成,校方及專業者只扮演了部份協助的角色。這樣的操作坊是提供了陽明校園規劃新的可能出路。
本圖引自「陽明人報」,為使用者推動後續改善工作的文宣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