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試也不排名,你會怎麼教孩子要努力?
撰文者謝宇程
在台灣,督促學生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考試。考試之後,有分數,有了分數,可以排名,排了名次,可以賞優罰劣 –尤其是,排名殿後的學生,或是訓戒,或是指責,或是父母說「你讓我很憂心」,這些都構成恐懼:我是沒有價值的。
而台灣的父母和教師,都極為依賴考試,連音樂和美術都有考試卷,出版社將考卷與課本套裝出售,乃是常態。因為我們不知道,如果沒有考試,如果沒有分數或排名作為工具,我們如何督促孩子努力。
不是每個國家都依賴考試和排名。許多學校用更好的方式促使學生學習和成長。他們怎麼能做到?在我參考許多其他國家案例後,發現他們可能做對以下幾件事:
第一,這些國家從小就把重點放在教思考。
在這些國家,從小學開始,教育的重點就不是機械式的算數、寫字、背知識。例如語文課程,老師們認為課文不只是學單字的載具,而是練習思考的材料。在教學生看懂課文之後,就開始教比背單字更重要的東西:思考。例如,課文中描述瑪莉和朋友因故吵架,老師會帶同學思考,為什麼瑪莉要吵架,這樣對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哪個方法更好…。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每一個課堂。
在這些國家,從小學開始,教育的重點就不是機械式的算數、寫字、背知識。例如語文課程,老師們認為課文不只是學單字的載具,而是練習思考的材料。在教學生看懂課文之後,就開始教比背單字更重要的東西:思考。例如,課文中描述瑪莉和朋友因故吵架,老師會帶同學思考,為什麼瑪莉要吵架,這樣對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哪個方法更好…。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每一個課堂。
一直到大學,仍然如此。哈佛大學任何領域的畢業生,都要修習為數不少的社會人文課程,而課程中最重要的訓練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多視角看待問題。例如,在歐洲歷史課之中,學生要閱讀自傳、論文、課本、文摘、評論…。閱讀之後,老師和助教帶學生思考的,都是關於理解各方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在一次大戰時,德國人想什麼、法國人想什麼、在法國的德裔想什麼…等等。討論課和考試中的短文寫作,也會是以此為重點。這樣的訓練,讓畢業生日後在各種的工作中,更能有效和他人合作,妥善地溝通。
第二,從小就以人生未來期許,作為學習的原因與動力
從很早年,歐美優秀學校老師就會讓學生想這個問題:你以後要做什麼樣的事,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且,鼓勵學生用這樣的思維規劃學習:「如果我之後想要…那我現在應該學習什麼、準備什麼、達到什麼?」無論這個目標,是成為運動明星、學者、技術人才…老師都會幫助學生了解,他日後要面對的挑選、要求、門檻,以及他的學習途徑,所以,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涯願望,而不是為了短期考試的分數比賽。
從很早年,歐美優秀學校老師就會讓學生想這個問題:你以後要做什麼樣的事,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且,鼓勵學生用這樣的思維規劃學習:「如果我之後想要…那我現在應該學習什麼、準備什麼、達到什麼?」無論這個目標,是成為運動明星、學者、技術人才…老師都會幫助學生了解,他日後要面對的挑選、要求、門檻,以及他的學習途徑,所以,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涯願望,而不是為了短期考試的分數比賽。
第三,活動與競賽構成了多元學習的生態系
以美國為例,學生普遍花較少的時間和心力在準備考試上。各種運動項目、各種技能、各種興趣,都有校級、郡級、州級、國家級的各種比賽、選拔、展覽–這佔了學生很多的力氣和時間。在家庭中、師生間,學生之間,這整個社會普遍真誠地認為,任何形式展現了才能,都很光采,值得讚賞。
以美國為例,學生普遍花較少的時間和心力在準備考試上。各種運動項目、各種技能、各種興趣,都有校級、郡級、州級、國家級的各種比賽、選拔、展覽–這佔了學生很多的力氣和時間。在家庭中、師生間,學生之間,這整個社會普遍真誠地認為,任何形式展現了才能,都很光采,值得讚賞。
比賽、選拔、展覽不只是在運動、藝術方面的表現管道,即使在所謂「知識性」課程,這些也是用來刺激學生學習的方法。例如在工程的競賽之中,會學生用給定的材料,為雞蛋製造防護裝置,比賽誰的蛋可以從最高樓層跌落不會破;另一個競賽之中,則讓學生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在時限之內,指示隊友用工具和材料做出自己看到的形狀、結構(這樣的能力,在工程領域非常重要,尤其是太空人)。這種非常活潑的教學環境、生態,創造了極大的學習動能。
過去,學校用棒打罰站,迫使學習。後來,學校用排名促使學生學習。有些老師用給獎品、編趣味歌謠等方式企圖引發學習興趣。無疑,老師的最大考驗不是解題,而是觸發學生的主動熱情–這是最需要智慧和創造力的教學關卡,也會是未來台灣教育成與敗的關鍵。
過去,學校用棒打罰站,迫使學習。後來,學校用排名促使學生學習。有些老師用給獎品、編趣味歌謠等方式企圖引發學習興趣。無疑,老師的最大考驗不是解題,而是觸發學生的主動熱情–這是最需要智慧和創造力的教學關卡,也會是未來台灣教育成與敗的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