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王盈勛:大學整併只是一場無謂的假戲; 馮建三:大學合併 真病大



首頁 >>王盈勛/理所不當然 >>王盈勛:大學整併只是一場無謂的假戲

王盈勛:大學整併只是一場無謂的假戲

2016/01/11
天下資料,廖祐瑲攝。
據聯合報去年12月30號的報導,為了因應所謂的少子化問題,教育部正積極推動國立大學整併,執行中加研擬中的共有七案,包括:清華與新竹教育大學、高雄海洋與高雄第一科大、陽明與交通大學、台東大學與台東專校、成功大學與台南藝術大學、以及尚在構想階段的台大、台師大以及台科大,和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的合併案。這當中,因陽明與交大師生頗有異見,已暫緩整併的時程,台大、師大與台科大則是先成立「台灣大學系統」。
本來,大學整併並無不可,學生來源少了,學校應該跟著減少,表面上看來似乎也順理成章,但我們若細究整併的方式與內容,就知道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一個最顯而易見的道理是:學校少了,不等於招生人數少了,但只有減少招生人數,才是真正「因應」少子化。這就像任何兩家公司合併,絕不等於產能降低,或是顧客數減少,兩者並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係,企業在合併後還擴張營運規模的,也是所在多有。
那麼,這些大學整併以後,會不會減少招生員額呢?看起來不會。在同則新聞裡,教育部說,整併後的兩校,招生名額可跨校區流用。換言之,整併後的兩個校區,實則反而有更大的彈性「不減招」(招生狀況不理想的校區招生名額,可以搬到另外一個校區用)。此外,整併後的新大學,會不會主動減招的意願提高呢?當然不能說完全不可能,但機率甚低,因為若要這麼做,不整併也能做同樣的事,更何況,在大學裡工作的人應該都不難想像,校方為了順利推動合併,必然要承諾整併後各系所「權益不受影響」,而這也就意味著,整併後的大學要減少招生的困難度,事實上還高過原學校來做同樣的事。
若只減少了學校數,卻不減學生數,此事又與少子化何干呢?少子化這個原本應該值得國家正視的人口趨勢,如今卻淪為各方人馬遂行其他目的的掩護而已。
我們的教育部不是不久前才說,後頂大時期的大學政策發展目標,是希望校校有特色,但令人不解的是,是大學校還是小學校比較容易有特色?僅因規模與地理區位接近就整併,如何能增進學校特色?目前規劃中的大學整併方式,既無力回應少子化問題,也與發展大學特色的政策背道而馳。
國立大學的「正面」效益,僅止於對外有了個回應少子化的「政績」(減少學校數比減少學生數來得搶眼。私校退場機制其實也是半斤八兩,說報到率太低的學校就要減招,等於就是說生意太差的餐廳就要少擺一點椅子,表面上聽來有理,但既然都沒顧客了,擺多少椅子又有何差別?唯一的功用,就是說明政府有在「做事」了),對內則是抒解了我們的國家財政再也越來越無力供養這麼多國立大學的事實(看看有多少大學所謂的新校區開發,超過十年仍是荒煙漫草一片)。
對那些「自願」整併的大學而言,則是在政府半利誘的情況下,將合併視為爭奪有限高教大餅的方式(教育部已允諾,後頂大的800億元預算,至少有一成會撥給整併成功的大學)。
唯一無人在意的,很諷刺的,就是少子化問題。
國立大學不是不能或不該整併,但為何而整,該如何整,我們的國家應該有更清楚的政策邏輯。若我們真的希望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就應該思考,什麼樣的大學治理與資源分配方式可以達成這樣的目標。
台灣的大學為了爭奪頂大、教卓預算,盲目地衝業績、拼論文,十年間把大學弄得面目全非,與真實世界脫節,現代版的儒林外史天天在大學校園上演,難道我們都還沒有從中得到教訓嗎?
*****

自由廣場》大學合併 真病大

◎ 馮建三
政治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可能合併的新聞,轟然天降,致使報紙頭版的小標題,都說「教(育)部嚇一跳」。教育部是因為自己的暗示與「獎勵」,竟然奏效,因此驚訝,還是其他原因,有待分曉。
但是,檢驗私人企業合併的成敗,站在業主的觀點很簡單,標準就是能否立竿見影,或是若干年之後盈餘增加。高教機構不是,也不能是營利導向,則其合併的得失,怎麼評估?
標準之一是,自拉自唱。根據贊成合併者的解讀,兩校聲明稿大致是說,兩校一是「頂大」,一是「典範」,一在人文社會知名,一在理工科技見長,若能成局,可望「樹立我國高教發展之最佳典範」。
不過,「頂大」與「典範」的說法,萬一早就是教育部與傳統上具有優勢的高教機構之共謀,是老王賣瓜,那麼,接下來若要再賣,不就落得「自賣自誇」嗎?若真已經頂大,又是典範,還需錦上添花嗎?假使規模大就是美,那麼以都會作為範圍,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只設六所大學,那就更為省事。
第二個標準,其實是教育部手中可能掌握的金錢銀兩。對於缺失多於優點的十年頂大計畫,教育部檢討不足,還要加碼倍增,「擬推五年千億計畫」!兩校乃至於眼前不少國立大學的合併規劃,說盡漂亮話是表層,未來分得千億款項這杯羹,才是內裡。
教育部不會說合併就給錢,但會發明一些指標。果真如此,合當提醒三點。一是早在十多年前,前教育部長黃榮村就曾表示,近年來很多高教機構與學門,動輒以商業資料庫的洋文期刊數量作為判準,是「有失國格」的作法。二是去年科技部長徐爵民的言猶在耳,他說,「大學爭世界排名沒意義」,假使排名沒有意義,排名所經常依據的期刊等第,以及期刊論文的發表數量,意義也不會太大。
第三點提醒也很重要。高教工會說,大學合併很有可能模糊了高教問題,誤導了視聽,致使改革的重點,再次不在視線之內。比如,美國總統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聲勢直上,八成以上年輕人支持,他的政見之一就是降低學費。台灣是否應該跟進?學費及其他議題的釐清(比如,高教改革如何促進人類進步),一定比合併與否,來得重要。
(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