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小評:徐世榮:大學要募款,請先感動這個社會吧!



我幾個小時前寫的: 我想:捐(不捐)錢的動機千百種 (終極或許也是一種關懷),"對本土的關懷感動"只是其一。研究也可不必太過功利;重要的是要優秀。

徐老師有一假設:感動了,才會捐錢。"令人感動"究竟是捐錢的充分還是必要條件?還是跟會不會捐錢是兩不同層次的事?我很懷疑目前捐款的人,真的是"感動了"?還是"懷舊"?還是友情等因素?還是為名?為節稅?為入校方便?.......


有意思的是反過來的個案:

SPECIAL REPORT: Eighty-four percent of campaign contributions made by a group of 614 Harvard faculty, instructors, and researchers between 2011 and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4 went to federal Democratic campaigns and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s, according to a Crimson analysis of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 filings.



大學要募款,請先感動這個社會吧!
每個大學目前都很缺錢,因此,如何爭取政府經費與進行校外募款,變成了一個很重要議題。每次校長或院長的選舉,校外募款都是一個重點。我教書已20年,我每每看到候選人在選前誇下海口,並拍胸脯保證,但等上任之後,卻往往與當初的承諾出現了很大的落差。
惟,這無法完全歸責於當選後的校長、副校長、院長、及其他行政人員,畢竟目前企業界手頭寬裕的,可能也不是那麼的多。再加上,縱然對方是畢業校友,這層關係也不能夠一用再用,否則會給校友很大的負擔。財經界名人謝金河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他是政大校友,幾乎每年都給政大一筆捐款,他有次告訴我,有一些企業主知道校方人員要前去募款時,有時候都會刻意的躲藏了起來。
大學需要經費,自然可以要求政府多編列教育預算,但眼看目前國家財政窘困,這條路恐怕是不可多有期待。那,要如何進行校外募款呢?以我個人的經驗,我要說,請先感動這個社會吧!
若大學如同是象牙塔,以論文產出量及追求國際排名為主時,我們的大學是否已經與台灣社會嚴重的脫節?試問,我們大學所做的研究有多少是用來解決台灣的社會問題呢?我看到許多的學術研究純粹只是為了增加論文的數量,縱然那些產出是用英文書寫,刊登於SSCI或SCI的期刊上,但,它們對台灣社會的貢獻在哪裡呢?請問,台灣的學術界有真的關心台灣社會嗎?
台灣的學者有許多都是以「專家」自居,都是走在雲端上,如同「貴族」一般,幾乎是看不上芸芸眾生的需要,他們所做的研究也是與台灣社會嚴重脫節。因此,當大學不關心社會問題,試問,那台灣社會又怎麼會來關心大學的困境呢?若台灣社會捐款給大學,但他們所做的研究皆是走在雲頂,沒幾位看得懂時,那他們又為什麼要捐款呢?
因此,大學要募款,請先感動這個社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