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畢業典禮來賓演說 (2014年抽樣)

也許7-8年前,我用Google 的Alert 功能,找英文的畢業典禮來賓演說新聞。
不過2年之後,我就覺得沒什麼新意,放棄。
今年我在facebook 看到兩位"朋友"的"畢業典禮來賓演說"草稿;國外的,如紐約時報的元主編的,也很有點意思,也可以談談:In First Public Remarks After Firing, Jill Abramson Talks of Resilience。
讀過Tuchman芭芭拉.塔克曼:《從史著論史學》或《实践历史》
她在前言說,兩家名大學的畢業典禮來賓演說,她都不收入,因為它們夠不上"史"的標準,所以無法和本書的文章相提並論。
國內的大學的畢業典禮來賓演說,可能都有錄影,不過我才看過臺灣大學的幾年的實錄。






----
《紐約時報》換主編 Jill Abramson Talks of Resilience  有中譯

In First Public Remarks After Firing, Jill Abramson Talks of Resilience



----



謝謝台大公衛陳為堅院長
邀請我擔任畢業撥穗典禮貴賓並致詞
並要我準備書面稿
終於寫好了
與您們分享
並借新港公園的鳳凰花
雖然急雨後花落了一些
剩下的仍然挺立艷紅
祝福天下所有畢業生
鵬程萬里

謝謝台大公衞學院陳院長的邀請,今天可以在這偉大的日子裡,和您們一起分享畢業的喜悅與祝福!
畢業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就因為是開始,所以,有許許多多可能的選擇,及背後決定的原因;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人生最大的決擇,以及夢想如何實現。
我1977年台大醫學系畢業,因為家庭因素,一考上醫學系,我父親就期望能返鄉開菐,在那「來來來台大,去去去美國」,台灣醫療體系正要澎勃發展的年代, 我返鄉開業,事實上是注定走一條傳統、平順、安隱、缺乏挑戰,但是富裕的開業生活,因為,當時鄉下醫療資源匱乏,絕大部分的開業是成功的。
然而,我生命最大的挑戰發生在開業後第七年,1987年,那年解除戒嚴,是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甚至文化變動最大的一年,同時,也是我診所業務最忙碌的時 候,這年,台灣中南部開始流行「大家樂」,新港鄉親也跟著瘋狂這種簽賭遊戲,每逢週二、五開奬日,街面無人,電話不通,鄉親忙著問明牌、調牌枝、、下午五 點開獎後,簽中者忙著擺攤慶祝、秀煙火、電子琴花車、謝神、、;槓龜者帶著「大家樂症候群」:頭痛、心悸、胸悶、冷汗、失眠、、等症狀擁擠到我的診所,當 我面對這種現象,是有兩種選擇:一是留在診所,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繼續過開業醫師平常安隱的日子;或是走出診所,和鄉親共同探討瘋狂大家樂的成因, 及尋求可能的解決辦法。
27年後,我重新反省那決定過程,一方面感念小時家境困難得到許多親友協助才能順利畢業,如今他們有些卻深陷「大家樂」簽賭而不可自拔;另方面傳統農村文 化精華在大家樂帶來電子琴花車色情表演而破壞殆盡,此時,一位堂堂台大醫科畢業返鄉服務,除了症狀治療,是不是還有更多我可以做的?除了賺錢滿足現實生活 所需,身為台大醫師,也是蔣渭水先生的後輩,我的理想何在?這些影響我走出診所,走上一條絶然不同,新奇,挫折不斷,卻可能為大家樂患者帶來一線生機,為 生養我長大的新港帶來一片希望的路。
1987年,在雲門舞集林懷民捐出第一筆15萬元捐款,鄉親一起出錢出力,不到三個月,成立了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並推選我擔任董事長,對一位小鎮的 開業醫師,如何在瘋狂大家樂的年代,膽敢擎起文化教育的大旗與之對抗,而文化教育需錢(資源),需人(義工),那裡找?
那時,台大醫師在鄕下有受到一定的尊重,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先拉下醫師的矜持,開放心胸,和鄕親作朋友建立夥伴關係開始,需要的人會慢慢出現;至於大家樂是 長年積非成是的結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打破這些錯誤想法,需不斷引進新的觀念,新的作法,終身學習,才能走出診所,跨入教育文化;至於社區的公共事 務,要學習如何和人打交道溝通理念建立共識;台大醫師的臨床訓練,只教我們如何了解對方,卻很少教我們如何讓對方了解你,甚至不懂對方有否了解你,台灣不 像美國,大學畢業才讀醫學院,台灣學生高中畢業就直接進入醫學象牙塔,因此,社會化普遍不足,這是我擔任基金會董事長初期最難過,最努力學習的地方。
基金會從藝文展演開始吸引鄕親參與,然後逐年擴大工作內容,從傳統文化保存,環境保護,終身學習,圖書推廣,國際交流,健康營造,社區產業到弱勢關懷等迥 異醫療的服務工作;2000年台灣首度政黨輪替,甚至被推薦到內閣擔任政務委員及後來九二一重建會執行長,2003年離開公部門又返鄉開業,2005年另 外成立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和鄉親共同照顧鄕內老人、身心障礙者及新住民等共六年,2012年,又回鍋基金會董事長,開始規劃鄉內高關懷兒童的相信工程的 工作。
我如何以平凡的小鎮醫師,推動這麼複雜多樣的社區工作,不僅由下而上,甚至到行政院當官,由上而下;我的想法從那裡來?怎麼找到那麼多義工?如何組織?如何借力使力具體行動?
除了打開心胸不斷學習,非營利組織更要有不斷的創新想法,我的習慣是,碰到問題時不急著作決定,先收集資料,廣泛了解各方想法,然後喝杯酒好好睡一覺,全 然不同想法醒來就出現了;另外,腦筋要不斷思考如何整合,目標導向的整合,以人為主體的整合,人事時地物的整合,甚至正反意見的整合;對於理想的實現,最 重要的是付之行動,在行動中不斷學習檢討修正,才可成功;至於非營利組織能否成功的要素:共同願景,必須由下而上,不斷聽取意見,才有可能。當這些作成 了,感動鄉親,不僅人來了,資源也是源源不絶。
基金會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其實只是平台,如何讓有理想的人進入這平台,然後整合眾人力量,協助其理想實現,大概是27年來我最重要的工作。
今天是各位人生最關鍵的日子,我簡單說明了如何從一位平凡治療身體疾病的小鎮醫師,因為想澈底根治大家樂症候群的患者,從身體走到心理、社會甚至心靈的層 面;從「開業醫師」,因為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而有「社區醫師」的可能,在此,謹祝福大家,能選擇您所愛,也能愛您所選擇!






----
也許是畢業季節到了,許多學校都不約而同地希望我可以為畢業同學們錄一段影片、說些祝福或勉勵的話。
這些邀約太多了,我實在沒有時間一一完成大家的囑咐,掛一漏萬更傷感情,所以只能愧疚地跟同學們說聲抱歉。
不過祝福和勉勵的話倒可以在這裡一起說:
畢業,是人生一個階段的完成,無論過去走得順暢或顛簸至少也都走過了,可喜可賀;但未來無論繼續就學或就業,路途都還漫長,因此無論如何身體要健康、意志 要堅強,請記得:沒有任何一個環境是為了配合你的需求而存在的,不滿或不爽的話,你只能用實力或聯合其他力量改變它,或者,創建另外的一個。哦,還有,千 萬也請記得,真實的世界和真正的朋友或對手都不在網路和手機裡頭,而是在你抬頭可及的眼前和身邊。
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