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美中不足 (東海) 集 (1)-(4)



美中不足 (東海) (1)


----HPC 實驗室功業的宣傳
資工系楊朝棟教授以及實驗室 (東海大學-HPC實驗室- 高效能計算實驗室)
的得獎次數相當多。
他們的成員的合照,我笑說幾忽有一排的兵力 (以前一排約40人,現在採用英美制,近20人。
我現在說一個故事,它雖然表示美中不足處,也可以是機會。
有一次,他的團對數人得經濟部某活動的大獎----經濟部將此類活動外包,得標的公司所做的錄影,水準奇差,讓我們觀眾都覺得不知所云。
我在FB告訴楊教授,希望得獎人親自錄影簡介其作品,然後送上YouTube.
起先,楊教授說是否要請大學的公關部門統籌。我說應改不必,請學生利用
手機或攝影機自拍後即可以學校或HPC 實驗室的名義上傳即可。
後來,楊教授及其團隊又拿了許多獎狀,大家很快去迎接未來,忘了上次的榮譽了。
*****工學院長室網頁
Steven Chen 游文卿老師當年是梅校長從美國禮聘回東海, 放棄非常優渥的高薪工作回來協助整頓化工系, 並在當系主任時發動系友捐款, 才有現在工學院後方的化材館. 我認為她做為東海董事, 當之無愧!”

Google 一下游文卿老師。網頁多與東海相關。其中還有東海工學院的網頁,
可惜這些網頁很混,譬如說,游教授只說是歷任院長,沒有該職務的起迄年月。
*****
本年校慶的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紀念周法高先生百年冥誕國際…….” ,自己的學校反而Google 不到。兩所外校的網頁---政大中國文學系等都故障。
這研討會論文的主要作者是研究生。

中文系過去的講座教授之策略很有意思,請了些著名的退休教授如李田意和周法高等、都是我失之交臂而心儀已久的學人。我在”blog :人物都介紹過……


美中不足集(2)

只談同系的同學我寫過文章說大我3屆的田正富,大我2屆的游思俊、徐錚,都讓我印象深刻,是榜樣。同樣的,我帶過幾位總經理級的學弟,他們有時候會來聊聊天。
一個多月前,台北有同班同學會,我跟班長脫線上提議,在台北辦個年度工工系同學會吧。
不料被潑了冷水,有點掃興。
*****
去年我母系50周年慶,出版一本書。
我知道班上絕大多數屬於失聯的系友。而他們有些人的事業,很成功的…….
於是,我建議:想辦法將那本書的電子檔,PDF等,送給各屆所有系友,反正這只須電子傳送的功夫。
聽說,我們去年底就可以拿到它。
今天是元月16日。
*****
我指出過,校友總會在2011年有網頁: 東海大學校友總會 -- 認識 東海大學董事會---董事長林先生….. 2013年年底,董事會改選過二次,還有朋友發牢騷連董事會名單都不公布,這算什麼?
我說網頁要更新。現任會長等人怠忽職守? 懷念蔡會長......
其實這遺憾還沒解決。我們須要能自力經營自己網站的董事會。
*****
沈學長夫婦有許多朋友屬文壇名人
不過治喪委員會的文章或可改善。



美中不足集(3)


幾年前,我聽一位社會系的校友說,他們許多人辛苦地省錢,捐給系上。該系的一些老師們到中國交流一趟,就全花光光。以後再也不捐了。
*****
去年某位美國歸來校友跟台北聚會的大家說,東海的典禮日的各處裝飾,極沒有美學修養,粗俗濃裝。
他又說,你沿東海路一走,有多少違章建築。 (我那時不知道許達然校友的第一本詩集就叫《違章建築》。當然,他是指整個台灣。)
*****
上述是場盛會,我可能寫了將近十篇的notes。我跟鄧學長說,再怎麼寫都無法窮盡當事人的說法與表演,請將這晚的錄影放上YouTube……
很多可能的版權問題……。學長是主張多說好話的人…..
結果: 學長將那晚的論劍,燒成DVD,送給我一份。
我一直不敢拆那一郵包
*****
這是某系的老師說的。他們系上有一筆基金,原先每年要找一流的學者來演講、出書。
來演講的,可能也是很忙的,可能可以演講,不過無法寫書。總之,要找人,連絡過程,相當累人,而且是為人作嫁,沒功勞,只有苦勞。…..這樣,每下愈況,
據說,某年的系主任,英文能力有限……..
這樣,大家興趣缺缺,就省事,不談它了。忘掉初衷。
*****
幾年前,東海大學的網站的主角之一是所謂的《路思義講座》,講稿用英文,短短的。
我讀完它們之後,跟沈金標先生說,這種水準的演講,放在網站的靈魂處,真是我校的奇恥大辱。
我還說,人家中原大學請了一位台大哲學系畢業的老師,其文章功力,令漢文宗教界的人都驚豔。只要一位青年才俊,命運就可能改觀。
好像是去年,有人FB貴寶地說,真妙,學校的網站悄悄地將宗教研究所拿掉了。

美中不足集(4)

參考: 臺大歷史系電子報No.104  雙周刊

2009年我將此報送歷史系的許達然主任,希望善用此種刊物,它能創造世界共同體,以及低成本等等優勢。 (沒回應)
也許是2011年,我跟沈金標先生說,應該廣泛訓練各系/所之助理,讓她們能發電子報。
2012年,我建議羅院長考慮發行院訊。
2013年,送IE系主任。其助理發過一份每期一頁的電子報。然後沒消息。
同年我說東吳大學的校友電子報是月刊,從2005年開始。
 (同時我聽說東海各系的電子報超過百種,必須支援許多系統,又有共容性的問題。這種盤點和統計資料,希望能公布、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