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arkness table is a large, oval table used in a style of teaching, The Harkness Method, wherein students sit at the table with their teachers, is in use at many American boarding schools and colleges. It encourages classes to be held in a discursive manner. Developed at Phillips Exeter Academy,[1] the method's name comes from the oil magnate and philanthropist Edward Harkness, a graduate of St. Paul's School (Concord, NH) who presented the school with a monetary gift in 1930. It is used in many states and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education. Harkness described its use as follows:
- What I have in mind is [a classroom] where [students] could sit around a table with a teacher who would talk with them and instruct them by a sort of tutorial or conference method, where [each student] would feel encouraged to speak up. This would be a real revolution in methods.[2]
References
- ^ "The Amazing Harkness Philosophy".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Retrieved 2011-06-25.
- ^ Christophe G. Courchesne, "'A Suggestion of a Fundamental Nature': Imagining a Legal Education of Solely Electives Taught as Discussions", Rutgers Law Record 29, no. 21 (2005): 26.
我在勞倫斯威爾私立高中的故事
閻子妤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2年11月17日
放學進宿舍樓要簽到,晚自習時要打開寢室門供老師隨時檢查,晚上10點40分準時熄燈,周末離校還要跟老師彙報……這就是我進入美國一家私立寄宿高中以後面對得嚴格得幾近不近人情的宿舍生活。
在互聯網上,像我這樣的以入讀歐美高中為目標的學生,被稱為“高申黨”,今年,我的“高申”夢如願以償,進入了美國新澤西州的私立高中名校勞倫斯威 爾學校(Lawrenceville School)。這所學校成立於1810年,Prepreview.com2012年美國寄宿高中30強名單中,勞倫斯威爾排第五位。
雖然剛剛入學兩個多月,但我已經感受到了各種情緒:期待、激動、緊張,有時則有些尷尬。來美國之前,本以為新生學年不會有太多壓力,但是開始上課了才知道,學習壓力是不是很大,完全取決於你的課程選擇和時間安排。
我們學校有一大特色是harkness table,中文翻譯過來是哈克尼斯圓桌,這種教學方法是讓老師和12個學生圍繞着一個橢圓形桌子坐在一起,每節課都是以討論的形式展開的。 我當時選擇勞倫斯威爾學校的主要原因就是喜歡這種教學體系,我不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喜歡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所以我認為它對於我來說優勢大於挑戰。
我認為要想駕馭這種上課形式,必須要勇於表達你想說的,不管對錯。因為一旦上課討論開始,如果你一直不說話,就會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失去了鍛煉自 己的機會。同時整個課堂就成了少數人在說而其他人旁聽的局面,harkness table的精髓也就名存實亡了。當然通常老師不鼓勵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老師會主動提示那些不愛說話的同學,請他們發表自己的想法。
我所有的課都是在harkness table上的,其中人文課最充分地利用了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或許是個巧合,我們學校的歷史和語文課也恰恰是最強的科目。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堂歷史課我 們就“不同人有不同記憶形式”的話題進行了一場辯論。我就和兩個男生一起並肩作戰,和另外兩個男生進行辯論,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在完全進入這種狀態 後,傾聽別人的想法、吸取知識、駁論觀點,不需要老師的指導, 知識就源源不斷地灌輸到我的大腦里了。
為了讓學生(特別是國際生)更好地適應這種教學體系,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充分的學術支持,例如每天都會為我們提供30分鐘諮詢。很多中國同學認為諮詢 就是去找老師補課,放不下臉去找老師。但我不這麼想,我覺得學術諮詢的意義在於與老師溝通,老師想要見你,想要了解你的學習進度,就算是你沒有任何問題, 也要保證隨時與老師有良好的溝通。開學第一周的時候,我就趁着每天這半個小時諮詢了我所有的老師,和他們聊聊我各門課的學習狀況。拿我的拉丁課舉一個例 子,學過拉丁語的同學都了解,剛接觸這門全新語言的時候,會被各種語法知識搞暈的。特別是在發音方面我遇到很多困難,所以我就抓緊時間去諮詢老師,甚至用 手機把老師的發音錄了下來,課後再一遍遍地模仿。慢慢地我跟上了課程進度,也喜歡上這門課了。每次小測驗的時候雖然拿不到最高的那個等級,但也一直保持良 好的成績。於是老師邀請我做一個學習小組的項目,幫另一個女孩記單詞。
學校的體育課很有意思,選擇的範圍也很廣。體育課按季節,根據秋季、冬季和春季來安排不同課程。每個季節都必須要選擇一個體育項目,參加一支隊伍。 我去試了新生排球隊,不過很可惜,試練了一天我還是被刷下來了。我倒不是很傷心,因為從來沒有摸過排球。最後我和一些與我同病相憐的新生只能加入曲棍球 隊,這支隊誰都可以參加,沒有刷人這麼一說。
曲棍球我也是第一次接觸,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所以特別有新鮮感。每天訓練都很辛苦,我們一起在太陽底下跑步,跑得汗流浹背,要練習基本動作, 還要分組練習,我估計每天要揮杆上百次,我的臂力明顯增強了。雖然這是我平常在國內運動量的N倍,但是和隊友們在一起訓練,加上風趣幽默的教練,一點也不 覺得累。我喜歡那種訓練完體育,然後回到宿舍搶着洗澡,然後再和一大群室友一起嘻嘻哈哈去吃飯的感覺。
我們學校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是住宿的,女生的住宿比例要更高一些。所以宿舍是我們同學交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
說到宿舍,我別有一番感想。去年暑假參加了一個夏令營,第一次體驗到了美國私立高中的宿舍生活。大家都認為美國高中生很自由,但生活方面的自由往往都是建立在嚴格的宿舍制度之上的。
我們學校有一套獨有的宿舍體系,它的建立不僅需要學校花很長時間和精力,還需要管理老師與住宿同學之間良好的配合。簡單地說,宿舍體系把我們校園分 成了三個部分,一個是lower,一個是crescent and circle,一個是upper。lower houses理所當然是我們新生住的地方,因為這裡離各個教學樓都很近,能給新生提供很大的便利。我們年級的女生住在同一棟三層樓里。因為大家住在一起, 剛入校不久,我就認識了高一所有的女生。而男生宿舍就在女生的對面,中間隔着一小片草坪。
每天晚上8點開始晚自習,在8點以前我們必須在當天的督導老師那裡簽到,代表我們安全回到宿舍了,當晚就不能再離開了。晚自習開始,每個宿舍的門都 要開着,手機放在門口,方便老師巡視。10點鐘晚自習結束,趕緊洗漱、上網跟父母聊會兒天,到了10點40分要準時熄燈睡覺。而在周末凡是出去都要和督導 老師彙報,剛開始時真是覺得這樣做很麻煩很複雜,但是轉念一想這種種規矩都是為了保障我們的安全,同時在第一年裡面培養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心裡也就釋然 了。
不過嚴格地說,這還不算真正的宿舍體系,從升入高二, 住進獨棟的別墅開始,我們才能體會到更有趣的宿舍文化。這裡高二和高三學生住的地方叫crescent and circle,分成大概十個左右的獨棟別墅,學校會以每幢宿舍樓為單位組織各類體育比賽,所以各幢宿舍樓在相互合作的同時也相互競爭。
有意思的是,新生一般都不能從高年級學生的宿舍樓那裡抄近道,只能繞行。這是我們學校一個很好玩的傳統:高年級的男生有權利向我們扔瓜果和蔬菜,誰 也說不清楚這個傳統是從什麼年代開始的,看來是歷史悠久了。但我和幾個朋友卻很勇敢地每次都偏偏要從那裡走一走,運氣不錯,沒有一次“中彈”。
轉眼間整整兩個月過去了,有時閉上眼睛一想,總覺得這學校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我,彷彿是一個剛剛認識的朋友卻又好像已經是多年的故交。每每走 在校園裡的任何地方,不管是黎明還是黃昏,都會覺得特別美,想要拿出照相機把這些美麗捕捉下來。我大口地呼吸着,想把這清新的空氣和快樂的時光永遠珍藏在 心田。
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中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發生,不管是倒霉的數學考試考得不好,還是我拍的照片意外地上了我們學校報紙的首頁;不管是我們球隊比賽輸得很慘,還是老師哪天表揚了我讓我感覺沾沾自喜。我都期待着這樣的生活能伴隨我度過在勞倫斯威爾的四年。
在互聯網上,像我這樣的以入讀歐美高中為目標的學生,被稱為“高申黨”,今年,我的“高申”夢如願以償,進入了美國新澤西州的私立高中名校勞倫斯威 爾學校(Lawrenceville School)。這所學校成立於1810年,Prepreview.com2012年美國寄宿高中30強名單中,勞倫斯威爾排第五位。
雖然剛剛入學兩個多月,但我已經感受到了各種情緒:期待、激動、緊張,有時則有些尷尬。來美國之前,本以為新生學年不會有太多壓力,但是開始上課了才知道,學習壓力是不是很大,完全取決於你的課程選擇和時間安排。
我們學校有一大特色是harkness table,中文翻譯過來是哈克尼斯圓桌,這種教學方法是讓老師和12個學生圍繞着一個橢圓形桌子坐在一起,每節課都是以討論的形式展開的。 我當時選擇勞倫斯威爾學校的主要原因就是喜歡這種教學體系,我不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喜歡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所以我認為它對於我來說優勢大於挑戰。
我認為要想駕馭這種上課形式,必須要勇於表達你想說的,不管對錯。因為一旦上課討論開始,如果你一直不說話,就會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失去了鍛煉自 己的機會。同時整個課堂就成了少數人在說而其他人旁聽的局面,harkness table的精髓也就名存實亡了。當然通常老師不鼓勵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老師會主動提示那些不愛說話的同學,請他們發表自己的想法。
我所有的課都是在harkness table上的,其中人文課最充分地利用了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或許是個巧合,我們學校的歷史和語文課也恰恰是最強的科目。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堂歷史課我 們就“不同人有不同記憶形式”的話題進行了一場辯論。我就和兩個男生一起並肩作戰,和另外兩個男生進行辯論,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在完全進入這種狀態 後,傾聽別人的想法、吸取知識、駁論觀點,不需要老師的指導, 知識就源源不斷地灌輸到我的大腦里了。
為了讓學生(特別是國際生)更好地適應這種教學體系,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充分的學術支持,例如每天都會為我們提供30分鐘諮詢。很多中國同學認為諮詢 就是去找老師補課,放不下臉去找老師。但我不這麼想,我覺得學術諮詢的意義在於與老師溝通,老師想要見你,想要了解你的學習進度,就算是你沒有任何問題, 也要保證隨時與老師有良好的溝通。開學第一周的時候,我就趁着每天這半個小時諮詢了我所有的老師,和他們聊聊我各門課的學習狀況。拿我的拉丁課舉一個例 子,學過拉丁語的同學都了解,剛接觸這門全新語言的時候,會被各種語法知識搞暈的。特別是在發音方面我遇到很多困難,所以我就抓緊時間去諮詢老師,甚至用 手機把老師的發音錄了下來,課後再一遍遍地模仿。慢慢地我跟上了課程進度,也喜歡上這門課了。每次小測驗的時候雖然拿不到最高的那個等級,但也一直保持良 好的成績。於是老師邀請我做一個學習小組的項目,幫另一個女孩記單詞。
學校的體育課很有意思,選擇的範圍也很廣。體育課按季節,根據秋季、冬季和春季來安排不同課程。每個季節都必須要選擇一個體育項目,參加一支隊伍。 我去試了新生排球隊,不過很可惜,試練了一天我還是被刷下來了。我倒不是很傷心,因為從來沒有摸過排球。最後我和一些與我同病相憐的新生只能加入曲棍球 隊,這支隊誰都可以參加,沒有刷人這麼一說。
曲棍球我也是第一次接觸,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所以特別有新鮮感。每天訓練都很辛苦,我們一起在太陽底下跑步,跑得汗流浹背,要練習基本動作, 還要分組練習,我估計每天要揮杆上百次,我的臂力明顯增強了。雖然這是我平常在國內運動量的N倍,但是和隊友們在一起訓練,加上風趣幽默的教練,一點也不 覺得累。我喜歡那種訓練完體育,然後回到宿舍搶着洗澡,然後再和一大群室友一起嘻嘻哈哈去吃飯的感覺。
我們學校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是住宿的,女生的住宿比例要更高一些。所以宿舍是我們同學交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
說到宿舍,我別有一番感想。去年暑假參加了一個夏令營,第一次體驗到了美國私立高中的宿舍生活。大家都認為美國高中生很自由,但生活方面的自由往往都是建立在嚴格的宿舍制度之上的。
我們學校有一套獨有的宿舍體系,它的建立不僅需要學校花很長時間和精力,還需要管理老師與住宿同學之間良好的配合。簡單地說,宿舍體系把我們校園分 成了三個部分,一個是lower,一個是crescent and circle,一個是upper。lower houses理所當然是我們新生住的地方,因為這裡離各個教學樓都很近,能給新生提供很大的便利。我們年級的女生住在同一棟三層樓里。因為大家住在一起, 剛入校不久,我就認識了高一所有的女生。而男生宿舍就在女生的對面,中間隔着一小片草坪。
每天晚上8點開始晚自習,在8點以前我們必須在當天的督導老師那裡簽到,代表我們安全回到宿舍了,當晚就不能再離開了。晚自習開始,每個宿舍的門都 要開着,手機放在門口,方便老師巡視。10點鐘晚自習結束,趕緊洗漱、上網跟父母聊會兒天,到了10點40分要準時熄燈睡覺。而在周末凡是出去都要和督導 老師彙報,剛開始時真是覺得這樣做很麻煩很複雜,但是轉念一想這種種規矩都是為了保障我們的安全,同時在第一年裡面培養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心裡也就釋然 了。
不過嚴格地說,這還不算真正的宿舍體系,從升入高二, 住進獨棟的別墅開始,我們才能體會到更有趣的宿舍文化。這裡高二和高三學生住的地方叫crescent and circle,分成大概十個左右的獨棟別墅,學校會以每幢宿舍樓為單位組織各類體育比賽,所以各幢宿舍樓在相互合作的同時也相互競爭。
有意思的是,新生一般都不能從高年級學生的宿舍樓那裡抄近道,只能繞行。這是我們學校一個很好玩的傳統:高年級的男生有權利向我們扔瓜果和蔬菜,誰 也說不清楚這個傳統是從什麼年代開始的,看來是歷史悠久了。但我和幾個朋友卻很勇敢地每次都偏偏要從那裡走一走,運氣不錯,沒有一次“中彈”。
轉眼間整整兩個月過去了,有時閉上眼睛一想,總覺得這學校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我,彷彿是一個剛剛認識的朋友卻又好像已經是多年的故交。每每走 在校園裡的任何地方,不管是黎明還是黃昏,都會覺得特別美,想要拿出照相機把這些美麗捕捉下來。我大口地呼吸着,想把這清新的空氣和快樂的時光永遠珍藏在 心田。
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中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發生,不管是倒霉的數學考試考得不好,還是我拍的照片意外地上了我們學校報紙的首頁;不管是我們球隊比賽輸得很慘,還是老師哪天表揚了我讓我感覺沾沾自喜。我都期待着這樣的生活能伴隨我度過在勞倫斯威爾的四年。
*****
觀點
韓國「漢江奇蹟」源於苦幹
韓國人喜歡說“Yeolsimhi haeyo”,意思是“努力工作”。他們總是說這句話,既可以當做口號,也用來提醒人們,沒人喜歡愛發牢騷的人。而且,不論一名學生學習多麼努力,他(她)總可以更加努力,至少理論上是這樣的。
畢竟,這個國家就是通過埋頭苦幹,在經歷了日本幾十年的殖民統治,以及朝鮮戰爭的劫灰之後,實現了復興的。韓國成了經濟增長的典範,還舉辦了奧運會和世界盃,創造了所謂的“漢江
韓國學生每年上學200多天,每天早晨,在我教英語的這所韓國頂尖預備學校,學生們7:40到校。老師和執勤的學生會在校門外等候,檢查學生們的頭髮(長度和髮型,燙髮染髮是不允許的)和着裝(校服襯衣要扎進去,裙長要過膝,要穿正裝鞋)。
然後,他們上樓梯,來到自己的固定教室。他們拖地、擦桌子、擦窗戶,清理垃圾。正式的學習生活從8點開始,中間有10分鐘休息時間,50分鐘的午飯時間。晚飯時間一小時,5點開始。
我通常會在下午6點關閉電腦,而此時學生們還需要在教室里自習四個小時。其間,老師會對他們進行監督,確保他們不會打瞌睡、聊天或者干學習之外的事 情。直到晚上10:20,學生才會回家。恢復自由的孩子們會去公交站等車回家(很少有學生住在附近)。大多數學生直到後半夜才能睡覺。有一句古話建議,為 了能考進最好的大學,每晚最好只睡四個小時。
在這所高中執教的這些年中,我目睹了學校、家長和整個國家對這些孩子們寄予了怎樣的期望,而這些學生又是如何努力地爭取不負重望,我既驚嘆又悚懼。
有時候,我離開學校晚一些,大概在8點或9點左右。我會朝教室里張望,看看那些努力學習的孩子們。他們有的在埋頭苦讀,有的為了驅趕睡意,站在教室 後面。所有學生似乎都已經下定決心,不辜負自己身上背負的期望。有時候,當我在校園燈光的照耀下走下山路的時候會想,他們的青春年華又該如何呢?
回到美國之後,一位老教授請我在他給大一學生上的哲學課上講講我在亞洲的經歷。我欣然從命,準備了一個演講,同時想到我在韓國的那個學校,和那些默默苦讀的學生們。
站在20多名大一學生的面前,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幾乎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擺放着電子設備——手機、筆記本電腦和iPad。演講開始幾分鐘後,我看見一 個男生在桌子下面擺弄手機,另一個學生在筆記本電腦上打字,又一個則公然玩手機。“請集中注意力,好嗎?”我問。他們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將注意力重新放到 課堂上,但並沒有持續多久。過了幾分鐘,他們又開始擺弄電子設備了。後來的課也沒有太大差別。
隨後,在這位教授的辦公室里,我向他提起了韓國的學生,並詢問他這裡的學生的表現。
“退休之後,我要寫一本關於美國大學教育失敗的書,”他告訴我,“學生沒有求知的慾望,一點不用功。”
我問,“您如何看待那些電子設備?”
“到處都是,”他說,“即便學校禁止,孩子們還是會想出辦法來用。”
這個評價的確很悲觀,然而這位執教長達30年的教授繼續說,差不多有五個學生認真聽了我的課。他們能提出問題,表現出了興趣。他們將來將會不可限量,因為他們“對自己,對你都是嚴肅認真的”,他這樣說道。
演講結束了。我穿過新英格蘭大學安靜的校園,呼吸着秋季涼爽的空氣,想起大洋彼岸現在應該是早上9點鐘的樣子。這個時候,學生們應該正坐在課桌前專心地聽講或者努力做功課。他們是那麼認真,很可能比大多數美國的孩子要認真得多了,不管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
畢竟,這個國家就是通過埋頭苦幹,在經歷了日本幾十年的殖民統治,以及朝鮮戰爭的劫灰之後,實現了復興的。韓國成了經濟增長的典範,還舉辦了奧運會和世界盃,創造了所謂的“漢江
韓國學生每年上學200多天,每天早晨,在我教英語的這所韓國頂尖預備學校,學生們7:40到校。老師和執勤的學生會在校門外等候,檢查學生們的頭髮(長度和髮型,燙髮染髮是不允許的)和着裝(校服襯衣要扎進去,裙長要過膝,要穿正裝鞋)。
然後,他們上樓梯,來到自己的固定教室。他們拖地、擦桌子、擦窗戶,清理垃圾。正式的學習生活從8點開始,中間有10分鐘休息時間,50分鐘的午飯時間。晚飯時間一小時,5點開始。
我通常會在下午6點關閉電腦,而此時學生們還需要在教室里自習四個小時。其間,老師會對他們進行監督,確保他們不會打瞌睡、聊天或者干學習之外的事 情。直到晚上10:20,學生才會回家。恢復自由的孩子們會去公交站等車回家(很少有學生住在附近)。大多數學生直到後半夜才能睡覺。有一句古話建議,為 了能考進最好的大學,每晚最好只睡四個小時。
在這所高中執教的這些年中,我目睹了學校、家長和整個國家對這些孩子們寄予了怎樣的期望,而這些學生又是如何努力地爭取不負重望,我既驚嘆又悚懼。
有時候,我離開學校晚一些,大概在8點或9點左右。我會朝教室里張望,看看那些努力學習的孩子們。他們有的在埋頭苦讀,有的為了驅趕睡意,站在教室 後面。所有學生似乎都已經下定決心,不辜負自己身上背負的期望。有時候,當我在校園燈光的照耀下走下山路的時候會想,他們的青春年華又該如何呢?
回到美國之後,一位老教授請我在他給大一學生上的哲學課上講講我在亞洲的經歷。我欣然從命,準備了一個演講,同時想到我在韓國的那個學校,和那些默默苦讀的學生們。
站在20多名大一學生的面前,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幾乎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擺放着電子設備——手機、筆記本電腦和iPad。演講開始幾分鐘後,我看見一 個男生在桌子下面擺弄手機,另一個學生在筆記本電腦上打字,又一個則公然玩手機。“請集中注意力,好嗎?”我問。他們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將注意力重新放到 課堂上,但並沒有持續多久。過了幾分鐘,他們又開始擺弄電子設備了。後來的課也沒有太大差別。
隨後,在這位教授的辦公室里,我向他提起了韓國的學生,並詢問他這裡的學生的表現。
“退休之後,我要寫一本關於美國大學教育失敗的書,”他告訴我,“學生沒有求知的慾望,一點不用功。”
我問,“您如何看待那些電子設備?”
“到處都是,”他說,“即便學校禁止,孩子們還是會想出辦法來用。”
這個評價的確很悲觀,然而這位執教長達30年的教授繼續說,差不多有五個學生認真聽了我的課。他們能提出問題,表現出了興趣。他們將來將會不可限量,因為他們“對自己,對你都是嚴肅認真的”,他這樣說道。
演講結束了。我穿過新英格蘭大學安靜的校園,呼吸着秋季涼爽的空氣,想起大洋彼岸現在應該是早上9點鐘的樣子。這個時候,學生們應該正坐在課桌前專心地聽講或者努力做功課。他們是那麼認真,很可能比大多數美國的孩子要認真得多了,不管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