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瑞典男女平等從幼兒園抓起
報道 2012年11月20日
Casper Hedber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Nicolaigarden,所有孩子都可以玩洋娃娃,男孩和女孩都被稱為「朋友」,也都被賦予了哭的權利。
斯德哥爾摩——在斯德哥爾摩老城鎮道邊的一個赭色外觀的幼兒園裡,老師不再使用人稱代詞
“他”或“她”,而將115名蹣跚學步的小孩們簡單地稱呼為“朋友”。專門指代男性或女性的用語成為了禁忌,通常被代詞“hen”取代,這是一個由人們生
造的無性別差異的詞語,雖然它並不為多數瑞典人接受,但在一些同性戀和女權主義人群中,這一詞卻十分受歡迎。
小圖書館裡擺放着抱枕,孩子們會坐在那裡聽老師講故事。故事中很少有《灰姑娘》或《白雪公主》這樣的經典童話,因為裡面充斥着對男性和女性的定式思維。孩子們聽到的故事中,有很多與單親父母、收養的孩子或同性情侶有關。
老師們不會要求女孩們去辦家家做飯遊戲,而木製或樂高積木也不是男孩們的專屬玩具。當男孩們弄疼自己的時候,學校要求老師要像安慰女孩那樣安慰男孩子。每個人都可以去玩娃娃,其中大多數都具有正常結構,但有一些卻是很怪異。
瑞典的平等主義可能和它的肉丸子或宜家(Ikea)家居那樣享有盛名。這家由納稅人資助的幼兒園叫Nicolaigarden,是以一位聖徒的名字 命名的,他的小禮拜室曾設在這座有300年歷史的建築里。瑞典為淡化性別界限——同時從更深層次來說,讓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機會——做出了許多努力,這家 幼兒園強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畫廊僱員馬琳·英格里森(Malin Engleson)在去接她15個月大的女兒漢娜(Hanna)時說,學校教孩子們“不僅女孩可以哭,男孩也可以。”
她說,“這是我們選擇這所學校的原因。從孩子早期抓起尤為重要。”
這一模式大獲成功,兩年前,學校的三名教師又新開了一家幼兒園,現在有近40名孩子。這所學校名為Egalia,意為平等,其校舍是莎迪馬地區建於20世紀60年代的一個住宅項目。
這一被教師爭相追捧的做法源於瑞典立法者的努力。1998年,瑞典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學校,包括託兒所,確保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機會。
在法律的激勵下,Nicolaigarden的老師們邁出了不同尋常的一步,他們相互錄製每個老師的行為,包括與孩子玩耍、吃飯、相處的情景。這些孩子上至6歲小孩,下至嬰兒。
該中心和其他三家幼兒園園長羅塔·瑞嘉林(Lotta Rajalin)表示,“我們可以發現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對待男孩和女孩方面。”她每天騎單車奔波於這幾家幼兒園之間。她說,“如果一個男孩子因為弄疼 自己而哭起來,會有人去安慰他,但安慰的時間會比較短。而女孩被抱和被哄的時間要長得多。男孩得到的答覆通常是,‘不要緊,沒什麼大不了的。’”
她說,這些紀錄片還顯示,員工和女孩說話的時間似乎要比和男孩的長,這可能也解釋了女孩在後來擁有更好的語言能力的原因。瑞嘉林說,如果男孩調皮,老師們都可以接受;如果女孩在郊遊時要去爬樹會被老師制止。
在進行大量的討論之後,幼兒園制定了一個包含七項要點的計劃來糾正這些行為。53歲的瑞嘉林說,“我們避免使用像男孩或女孩這類詞,並不是因為它不 好,而是因為他們代表着定式思維。我們只用名字——皮特,薩利——或‘加油,小朋友!’”我們在之前全是女性的教員隊伍中增加了男性教員。除了 Egalia之外,Nicolaigarden還從一個為同性戀和雙性戀人設立的機構那裡獲得了認證,該機構的員工對這些問題十分敏感。
不久,批評接踵而至。瑞嘉林說,“信、郵件和博客很多。但它們的內容並不是爭論;基本上都是憤怒。”
譚雅·伯格維斯特(Tanja Bergkvist)便是一個堅定的批判者。她是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數學家,時常在博客上攻擊瑞典的這種“性別瘋狂”。在她為《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所撰寫的一篇文章里,她質問孩子們是否“在3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被父母洗腦”。她還諷刺道,在郊遊中,“如果一個女孩去摘花,而男孩 去撿石頭,他們該怎麼辦?”
在Nicolaigarden工作了一年半的 36歲的卡爾-喬森·諾曼(Carl-Johan Norrman)說,這種批判“源於這樣一種錯誤的想法:我們希望把小男孩變成小女孩。這種流言蜚語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除了嘲弄聲之外,有人將這些舉措看作是北歐特有的理念,而且值得稱道。29歲的卡米拉·弗洛丁(Camilla Flodin)說,“我覺得這種方式很瑞典化,很好。”卡米拉是倫敦人,在斯德哥爾摩居住了兩年半。她說,如果她男朋友妹妹的女兒收到了非常女性化的禮 物,做母親的會不高興。
36歲的麻醉師皮特·魯德伯格(Peter Rudberg)有一個3歲的兒子,名叫哈爾瑪(Hjalmar),在上幼兒園。皮特將性別中立的做法稱之為“恩典”。然而,他跟很多瑞典人一樣認為這個 國家已經不存在這一問題。他說,“在現在的瑞典,性別平等已經不是什麼問題。”然而他並不贊成那些極端的做法,例如“禁止男孩玩男孩的遊戲。”
在斯德哥爾摩巨大的磚砌市政廳,較為保守的聯合政府完全支持性別政策。主管學校的副市長羅塔·艾德爾摩(Lotta Edholm)說,“重要的一點在於,孩子們,無論性別,都擁有同等的機遇。問題在於自由度。”
她說,另一方面,父母在孩子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總是要比託兒所扮演的大得多。艾德爾摩說,“孩子們每天只在幼兒園待幾個小時。在大部分時間,孩子們都和家長在一起,因此家長灌輸什麼價值,孩子們往往就會吸收什麼價值。”
隨着聖誕節的臨近,瑞典人正在為12月13日的聖露西亞節做準備。在這個節日中,孩子們站成排跟隨在聖露西亞的後面,而聖露西亞通常由一個少女扮演。她會穿着白色的長袍,頂着一圈點燃的蠟燭。
現在男孩可以扮演露西亞嗎?
艾德爾摩說,最近在斯德哥爾摩郊外的一個城鎮中,一個年輕男孩確實曾申請扮演這一角色,但是被拒絕了。她說,目前在瑞典,顯然女性更容易進入男性的世界,而男性則不容易進入女性的世界。
她說,“有意思的是,女孩扮演聖誕老人並不會成為問題。但是男孩扮演露西亞則會招來非議。”
小圖書館裡擺放着抱枕,孩子們會坐在那裡聽老師講故事。故事中很少有《灰姑娘》或《白雪公主》這樣的經典童話,因為裡面充斥着對男性和女性的定式思維。孩子們聽到的故事中,有很多與單親父母、收養的孩子或同性情侶有關。
The New York Times
瑞典的平等主義可能和它的肉丸子或宜家(Ikea)家居那樣享有盛名。這家由納稅人資助的幼兒園叫Nicolaigarden,是以一位聖徒的名字 命名的,他的小禮拜室曾設在這座有300年歷史的建築里。瑞典為淡化性別界限——同時從更深層次來說,讓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機會——做出了許多努力,這家 幼兒園強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畫廊僱員馬琳·英格里森(Malin Engleson)在去接她15個月大的女兒漢娜(Hanna)時說,學校教孩子們“不僅女孩可以哭,男孩也可以。”
她說,“這是我們選擇這所學校的原因。從孩子早期抓起尤為重要。”
這一模式大獲成功,兩年前,學校的三名教師又新開了一家幼兒園,現在有近40名孩子。這所學校名為Egalia,意為平等,其校舍是莎迪馬地區建於20世紀60年代的一個住宅項目。
這一被教師爭相追捧的做法源於瑞典立法者的努力。1998年,瑞典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學校,包括託兒所,確保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機會。
在法律的激勵下,Nicolaigarden的老師們邁出了不同尋常的一步,他們相互錄製每個老師的行為,包括與孩子玩耍、吃飯、相處的情景。這些孩子上至6歲小孩,下至嬰兒。
該中心和其他三家幼兒園園長羅塔·瑞嘉林(Lotta Rajalin)表示,“我們可以發現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對待男孩和女孩方面。”她每天騎單車奔波於這幾家幼兒園之間。她說,“如果一個男孩子因為弄疼 自己而哭起來,會有人去安慰他,但安慰的時間會比較短。而女孩被抱和被哄的時間要長得多。男孩得到的答覆通常是,‘不要緊,沒什麼大不了的。’”
她說,這些紀錄片還顯示,員工和女孩說話的時間似乎要比和男孩的長,這可能也解釋了女孩在後來擁有更好的語言能力的原因。瑞嘉林說,如果男孩調皮,老師們都可以接受;如果女孩在郊遊時要去爬樹會被老師制止。
在進行大量的討論之後,幼兒園制定了一個包含七項要點的計劃來糾正這些行為。53歲的瑞嘉林說,“我們避免使用像男孩或女孩這類詞,並不是因為它不 好,而是因為他們代表着定式思維。我們只用名字——皮特,薩利——或‘加油,小朋友!’”我們在之前全是女性的教員隊伍中增加了男性教員。除了 Egalia之外,Nicolaigarden還從一個為同性戀和雙性戀人設立的機構那裡獲得了認證,該機構的員工對這些問題十分敏感。
不久,批評接踵而至。瑞嘉林說,“信、郵件和博客很多。但它們的內容並不是爭論;基本上都是憤怒。”
譚雅·伯格維斯特(Tanja Bergkvist)便是一個堅定的批判者。她是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數學家,時常在博客上攻擊瑞典的這種“性別瘋狂”。在她為《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所撰寫的一篇文章里,她質問孩子們是否“在3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被父母洗腦”。她還諷刺道,在郊遊中,“如果一個女孩去摘花,而男孩 去撿石頭,他們該怎麼辦?”
在Nicolaigarden工作了一年半的 36歲的卡爾-喬森·諾曼(Carl-Johan Norrman)說,這種批判“源於這樣一種錯誤的想法:我們希望把小男孩變成小女孩。這種流言蜚語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除了嘲弄聲之外,有人將這些舉措看作是北歐特有的理念,而且值得稱道。29歲的卡米拉·弗洛丁(Camilla Flodin)說,“我覺得這種方式很瑞典化,很好。”卡米拉是倫敦人,在斯德哥爾摩居住了兩年半。她說,如果她男朋友妹妹的女兒收到了非常女性化的禮 物,做母親的會不高興。
36歲的麻醉師皮特·魯德伯格(Peter Rudberg)有一個3歲的兒子,名叫哈爾瑪(Hjalmar),在上幼兒園。皮特將性別中立的做法稱之為“恩典”。然而,他跟很多瑞典人一樣認為這個 國家已經不存在這一問題。他說,“在現在的瑞典,性別平等已經不是什麼問題。”然而他並不贊成那些極端的做法,例如“禁止男孩玩男孩的遊戲。”
在斯德哥爾摩巨大的磚砌市政廳,較為保守的聯合政府完全支持性別政策。主管學校的副市長羅塔·艾德爾摩(Lotta Edholm)說,“重要的一點在於,孩子們,無論性別,都擁有同等的機遇。問題在於自由度。”
她說,另一方面,父母在孩子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總是要比託兒所扮演的大得多。艾德爾摩說,“孩子們每天只在幼兒園待幾個小時。在大部分時間,孩子們都和家長在一起,因此家長灌輸什麼價值,孩子們往往就會吸收什麼價值。”
隨着聖誕節的臨近,瑞典人正在為12月13日的聖露西亞節做準備。在這個節日中,孩子們站成排跟隨在聖露西亞的後面,而聖露西亞通常由一個少女扮演。她會穿着白色的長袍,頂着一圈點燃的蠟燭。
現在男孩可以扮演露西亞嗎?
艾德爾摩說,最近在斯德哥爾摩郊外的一個城鎮中,一個年輕男孩確實曾申請扮演這一角色,但是被拒絕了。她說,目前在瑞典,顯然女性更容易進入男性的世界,而男性則不容易進入女性的世界。
她說,“有意思的是,女孩扮演聖誕老人並不會成為問題。但是男孩扮演露西亞則會招來非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