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美國大學排行榜所迷惑
喬2012年10月11日
諾切拉
於本月初出爐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年度全美大學排行榜讓我大跌眼鏡,在這份榜單上,哈佛大學(Harvard)和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並列第一。
耶魯大學(Yale)緊隨二者之後。
其後是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這些大學不是不優秀,不過,想想吧!你真的能準確說出,普林斯頓大學有哪一點比哥倫比亞大學“更好”?排名第六的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究竟哪裡比排名第十的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更好?以及排名第28位的塔夫茨大學(Tufts)有哪一點比第33位的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更好?
你當然不能。《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喜歡標榜,它使用了嚴謹的方法,可是,恕我直言,這只是一份由該雜誌的編輯拼湊的名單。整個操作都有點兒愚蠢。甚至可以說,即便它現在還沒帶來什麼害處, 但它一定會在將來造成惡果。
雜誌編輯排行榜,是因為人們喜歡閱讀此類的內容。兩年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停止發行紙質雜誌,編製排行榜——不僅僅是大學排行榜,還包括法學 院、研究生院、甚至是高中排行榜——可能是讓這家企業得以存活的原因。人們非常在意它給出的排行榜,以至於願意支付34.95美元(約合221.75元人 民幣)到該雜誌的網站上探尋細節。
而且,它們還給這些排名賦予一種權威性,雖然這種權威性很難站得住。大學要想利用這些排名很容易。《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非常看重一所學校能籌集多少款項,又花掉了多少:包括花在教師隊伍、小班授課,和學校設施等等方面的。它也很在意學校的錄取過程有多挑剔。
這樣以來,一些大學原本是為和哈佛或耶魯截然不同的學生群體提供服務的,但它們現在也開始追逐高中里的尖子生,美國高考(SAT)的高分學生。這些 學校知道,如果想要得到更靠前的排名,就需要瘋狂地大筆撒錢,雖然這麼做的結果是讓原本已不堪重負的教學任務變得更加繁重。“如果你想出了方法以更少的資 金提供一樣的服務,你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上的排名就會下降,”無黨派調研組織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教育政策負責人凱文·凱里(Kevin Carey)表示。這些排名鼓勵的趨勢有悖於國家的發展。
除此之外,這些排名還加劇了許多高中生對院校排名的焦慮。現在太多的中學生受到來自父母、輔導老師和社會本身的壓力,一心想要進入一個“好”學校。 那些沒能被一所名校錄取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而那些被錄取,但卻沒錢上學的人最後經常會背上沉重的貸款——這負擔可能會一輩子還不清。而《美國新聞與 世界報道》的排名差不多成了定義一個好學校的標準。“《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沒有創造這種社會潮流,”凱里說,“它所做的只是十分準確地加以實證主義的描 述。”
碰巧,在過去幾年裡,凱里也一直在為《華盛頓月刊》(The Washington Monthly)編輯一份不同的大學排名單。(20世紀70年代後期,我曾在《華盛頓月刊》做編輯。)《華盛頓月刊》的大學排名不是學校等級的參照標準, 而是從一些更有用的方面對學校進行評估:例如,社會流動性,或者是“性價比”。今年,在這個名單上排名靠前的全國性大學是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這兩所學校均沒有進入《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排名的前30名。它們之所以上了《華盛頓月刊》的榜單,僅僅是因為考慮到其學生總數 這兩所學校畢業生的數量超過了人們的預期——而且教育費用很合理。
是的,《華盛頓月刊》的排名也只不過是雜誌編輯整理的另一個單子,難免會有缺點。但該雜誌想強調的是,我們應該鼓勵這種高等教育模式。你能不同意 嗎?我毫不懷疑,你可以在德州農工大學獲得良好教育。正如在很多不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大學排名前列的教育機構里,你也肯定能獲得好教育。
不久前,我讀到一位剛從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畢業的學生寫的一篇文章。史岱文森被普遍認為是紐約最著名的公立中學,卻剛剛發生了一起作弊醜聞——很大程度上,正是學生覺得必須要進入一所名大學,才造成了這起醜聞。
文章作者沒有參與作弊,用她自己的話說,她被一所“理想的大學”所錄取,但是她父母無法支付學費。最後,她進了一所州立學校,非常難過。她寫到,每 當有人提起大學時,她總會“含糊地表示不願多講,搪塞過去”。儘管據她稱,她已接受了自己的大學,但是在文章結尾,她發誓要攢很多錢,保證自己的孩子不會 遭受同樣的命運。
多麼悲哀。也許有一天她會明白,去哪所大學讀書遠沒有你在大學裡的努力重要。或許,有一天《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名的讀者也能明白這一點。
耶魯大學(Yale)緊隨二者之後。
這些大學不是不優秀,不過,想想吧!你真的能準確說出,普林斯頓大學有哪一點比哥倫比亞大學“更好”?排名第六的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究竟哪裡比排名第十的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更好?以及排名第28位的塔夫茨大學(Tufts)有哪一點比第33位的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更好?
你當然不能。《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喜歡標榜,它使用了嚴謹的方法,可是,恕我直言,這只是一份由該雜誌的編輯拼湊的名單。整個操作都有點兒愚蠢。甚至可以說,即便它現在還沒帶來什麼害處, 但它一定會在將來造成惡果。
雜誌編輯排行榜,是因為人們喜歡閱讀此類的內容。兩年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停止發行紙質雜誌,編製排行榜——不僅僅是大學排行榜,還包括法學 院、研究生院、甚至是高中排行榜——可能是讓這家企業得以存活的原因。人們非常在意它給出的排行榜,以至於願意支付34.95美元(約合221.75元人 民幣)到該雜誌的網站上探尋細節。
而且,它們還給這些排名賦予一種權威性,雖然這種權威性很難站得住。大學要想利用這些排名很容易。《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非常看重一所學校能籌集多少款項,又花掉了多少:包括花在教師隊伍、小班授課,和學校設施等等方面的。它也很在意學校的錄取過程有多挑剔。
這樣以來,一些大學原本是為和哈佛或耶魯截然不同的學生群體提供服務的,但它們現在也開始追逐高中里的尖子生,美國高考(SAT)的高分學生。這些 學校知道,如果想要得到更靠前的排名,就需要瘋狂地大筆撒錢,雖然這麼做的結果是讓原本已不堪重負的教學任務變得更加繁重。“如果你想出了方法以更少的資 金提供一樣的服務,你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上的排名就會下降,”無黨派調研組織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教育政策負責人凱文·凱里(Kevin Carey)表示。這些排名鼓勵的趨勢有悖於國家的發展。
除此之外,這些排名還加劇了許多高中生對院校排名的焦慮。現在太多的中學生受到來自父母、輔導老師和社會本身的壓力,一心想要進入一個“好”學校。 那些沒能被一所名校錄取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而那些被錄取,但卻沒錢上學的人最後經常會背上沉重的貸款——這負擔可能會一輩子還不清。而《美國新聞與 世界報道》的排名差不多成了定義一個好學校的標準。“《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沒有創造這種社會潮流,”凱里說,“它所做的只是十分準確地加以實證主義的描 述。”
碰巧,在過去幾年裡,凱里也一直在為《華盛頓月刊》(The Washington Monthly)編輯一份不同的大學排名單。(20世紀70年代後期,我曾在《華盛頓月刊》做編輯。)《華盛頓月刊》的大學排名不是學校等級的參照標準, 而是從一些更有用的方面對學校進行評估:例如,社會流動性,或者是“性價比”。今年,在這個名單上排名靠前的全國性大學是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這兩所學校均沒有進入《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排名的前30名。它們之所以上了《華盛頓月刊》的榜單,僅僅是因為考慮到其學生總數 這兩所學校畢業生的數量超過了人們的預期——而且教育費用很合理。
是的,《華盛頓月刊》的排名也只不過是雜誌編輯整理的另一個單子,難免會有缺點。但該雜誌想強調的是,我們應該鼓勵這種高等教育模式。你能不同意 嗎?我毫不懷疑,你可以在德州農工大學獲得良好教育。正如在很多不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大學排名前列的教育機構里,你也肯定能獲得好教育。
不久前,我讀到一位剛從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畢業的學生寫的一篇文章。史岱文森被普遍認為是紐約最著名的公立中學,卻剛剛發生了一起作弊醜聞——很大程度上,正是學生覺得必須要進入一所名大學,才造成了這起醜聞。
文章作者沒有參與作弊,用她自己的話說,她被一所“理想的大學”所錄取,但是她父母無法支付學費。最後,她進了一所州立學校,非常難過。她寫到,每 當有人提起大學時,她總會“含糊地表示不願多講,搪塞過去”。儘管據她稱,她已接受了自己的大學,但是在文章結尾,她發誓要攢很多錢,保證自己的孩子不會 遭受同樣的命運。
多麼悲哀。也許有一天她會明白,去哪所大學讀書遠沒有你在大學裡的努力重要。或許,有一天《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名的讀者也能明白這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