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張忠謀董事長臺大跨領域論壇專題演講:學而優則創
梅雨連日不止,臺北氣候正處在悶熱潮濕的季節,傍晚時分急促地來了一陣及
時雨,時大時小,博雅教學館風雨同舟,並沒有影響由政治系、經濟系、土木
系、工業工程所等四個系所共同舉辦的「臺大跨領域論壇專題演講」,政治
系、經濟系、土木系、工業工程所等四系所滿座的師生們懷著滿腔的熱情期待
主講人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的到來。
演講準時開始,雖然大家對張董事長並不陌生,李校長還是十分鄭重的介紹張
董事長。一開場張董事長就先從「學而優則仕」這句老話談起,他指出這是兩
千多年以來中國農業社會以及科舉制度下的傳統觀念,時至今日仍深深影響臺
灣社會。張董事長說,隨著科學及時代的進步,每個人除了接受學校的正規教
育外,更必須要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同時順應時勢不斷創新,創造正向效
益,往「學而優則創」邁進。
所謂的「學」並不只是一般的正規教育。張董事長對「學」的定義是另有所指
的。他認為學校教育應該要能達成四大目標:第一、培養虛心的態度;第二、
養成有系統、有計畫、有紀律的終生學習習慣 ;第三、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
第四、在大學時能學得一計之長,用以謀生。
國人一般認為大學畢業就是學習結束,其實是錯誤的認知,事實上大學畢業典
禮在美國被稱為Commencement,也就是開始之意。大學畢業象徵學校教育的結
束,但也代表終生學習的開始,每個人依其人生階段的不同需要,訂定不同的
學習目標與學習計畫,然後有紀律地逐步完成。
張董事長自己的終身學習,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24歲的第一份工
作─半導體工程師開始到34歲擔任德州儀器部門總經理之前。因為在MIT就讀機
械系與機械所,所學與半導體無關,畢業時連電晶體(Transistor)都沒聽過。
但憑藉著優異的基本數理能力以及自我學習,進行有計畫的自修經典教科書
《半導體中的電子和電洞》,每天晚上有紀律地看書2~3小時,遇到問題就請教
資深同事。後來更積極參加學術會議以謀取新知,並進一步爭取機會發表論
文,提升自己的學術地位。回顧那段自己進修學習,虛心請益受教的日子,讓
張董事長覺得對自己日後的事業智識著實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階段是從取得Stanford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到德州儀器擔任部門總經理開
始,由於要負責產品、行銷、人事、會計等工作,還要管理約3000人的部門,
因應這樣職涯的改變,開始鑽研業務行銷與經營管理,一方面藉由積極的拜訪
客戶,從實戰經驗中學習;另一方面則研讀經營管理的書籍,鑽研管理與策
略。
54歲以後到臺灣創辦台積電,人生的轉折也成為第三個學習階段。由於在美國
長住了30年,甚少使用中文,因此來臺後開始重拾中文,每天都要閱讀多份國
內報紙,以充分了解臺灣的政經情勢,而在經營管理之外,也努力閱讀中文書
籍、雜誌甚至是當代文學與古典文學名著,包括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書,都是
放在床頭時常閱讀的書籍。
張董事長對「創」的解釋也十分有創意,他說「創」是創新、創業、創造,更
重要的是要將其轉化為正向效益,無論是經濟的效益,或是政治、社會的各種
效益皆可。
創新不分大小,只要能做出改變極為創新。在韋伯字典中,「innovate」的意
思是「make changes」,不僅要真的動手去做,而且還要「do something in
a new way」,而知識經濟的報酬是留給有能力將創新轉為正向效益的人,如
Bill Gates與Steve Job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能把創新轉成極大的經濟效
益。
其實創新並不一定全都能創造正面效益,能創造正向效益的創新才是真正成功
的創新,例如幾年前的金融風暴也算得是金融界的一種創新,但這是一種負面
的創新。
分別談過了「學」與「創」之後,張董事長繼續說明這兩者之間的關聯,
「學」要有正面之效應才能用之為「創」。他舉「洞察力」金字塔四階段為
例,先有data(資料),再將data整理為information(資訊),然後徹底內化
整理成為個人的knowledge(知識),而insight(洞察力)則是在足夠的知識
基礎上,經過苦思而得。若能合縱連橫不同的洞察力金字塔並加以融會貫通,
就會產生「聯想」的能力,並且造就許多創新的可能。
張董事長同時表示,以價格作為競爭之手段不是一個好的策略,或想要將
production efficient來當做競爭力的主軸,也並不是一個高級的策略。事實
上,好的策略必須要有創新才能可長可久。
最後,張董事長再三強調高學歷並不代表高創業力,而大學畢業才是終身學習
的開始,並以此來勉勵「臺大人」要朝「學而優則創」的方向努力。
演講結束後的「問與答」時間,現場的老師與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張董事
長分別答覆如下:
問:台積電在吸收一流人才上有何創新做法?
答:我們與臺灣的一流大學如臺大、清大、交大建立產學合作關係,贊助他們
的研究專案,目的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才」。
問:張董事長自己如何堅持終生學習的熱忱?
答:我出生於1930年代,那是一個「大時代」,當時的青年對國家懷抱建國使
命感,對個人則自我期許要做出一番成就,「I want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I want to accomplish more.」這樣的心情化為我終生學習的動
力。2009年親上前線重任台積電CEO,也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希望台積電更成
功,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事業。
問: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說臺灣的苦日子即將來臨,您有何看法?
答:不只臺灣,全世界的經濟都不會太好,但我對未來的態度是「Things are
not good, but life goes on. 」儘管世事無法盡如人意,但日子仍要好好過
下去。
問:如何看臺灣與大陸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答:目前在全球供應鏈中,臺灣與大陸負責製造,而美國則扮演創新者及終端
行銷者(innovator & marketer)的角色,在可見的未來這樣的分工型態並不
會改變,但因彼此的依賴度日益升高,使臺灣與大陸擁有較多的談判籌碼,利
潤不再集中於美國,雙方的合作關係將漸趨平等。
問:臺灣「綠海」產業策略為何?製造業外移的解決之道為何?
答:無論是「紅海」、「藍海」還是「綠海」,都只不過是一些時髦的語彙。
我心目中的策略是用來打造企業成功的要素,而非國家的產業政策。也許在
1960、1970年代,對一些國家如日本和臺灣來說,由國家來訂定產業政策有其
必要,但在目前的時空背景下已經失去意義。
此外,我國的製造業外移已是一個既成事實,唯一的解決之道是產業升級,而
產業升級與否,取決人才的升級。然而按照目前的國內現狀,教育並未成為帶
動人才升級的利器,這是社會、學校、家長、學生都要一起承擔的責任,因為
人才不足已經限制了我們的創新、產業升級以及國家競爭力,其後果不容小
覷。
後記
披著一頭代表智慧、聰睿的銀髮,張董事長得到「臺大人」的尊敬與歡迎。出
現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講臺上的張董事長和平常出現在媒體螢幕一般,絲毫沒
有一些大企業家的架勢氣派。他說起話來,溫吞有禮、和藹感人,不用擺出威
嚴的神情,卻又有自動引人注目的力量,似乎有用之不盡的終身動力,源源不
斷堅定地流注,給「學而優則創」做了最貼切的現身說明,非常富有親和力與
說服力。
雖然張董事長在54歲才來臺服務,把台積電經營管理得頭頭是道、有聲有色,
非但是國內最佳企業之一,在國際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領先群倫,深深受到國內
外各方人士的讚佩和敬重。這場十分難得的演講對「臺大人」而言,其實是身
教比言教要更能受益得多。
(文:黃家健)
(100學年度第二學期政治系、經濟系、土木系、工業工程所聯合主辦臺大跨領域論壇專題演講)
主持人:李嗣涔校長
時間:101年5月30日晚七時~九時
地點:博雅教學館101教室、102教室
專訪蔣偉寧談12年國教:要成功 必須做對三件事
2012-05 天下雜誌 497期
的確,蔣偉寧就連要不要接下這個他人生中最燙手的工作,他也「只」猶豫兩天,就果斷答應了。
這位和師範體系素無淵源的教育部長,要扛下台灣四十幾年來最重要的教育變革擔子。
「九年國教發生的問題,十二年國教一樣都不會少,甚至更多,」前教育部長黃榮村細數,教育國力是否下降、城鄉差距、公私立高中職資源分配、明星高中,以及與高教銜接等問題,都會讓執行者頭皮發麻。
難怪,台中市長胡志強會比喻,教育部是「人肉烤箱」。因為,要讓大家都不看好的十二年國教順利上路,簡直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
蔣偉寧自認是勇氣「破表」的樂觀派。他說,做為一個工程師,面對教育這個大型工程建設,必須務實地去看各個環節,他一定要「讓impossible的工程變成possible。」
二月六日上任至今,蔣偉寧幾乎跑遍各縣市,三月份連跑四場座談會,第一線面對過去他不熟悉的國高中家長、老師和學生。「要全部跑一遍,才能了解整個picture(樣貌),」蔣偉寧體會。
五十五歲的蔣偉寧,學術職涯只待過中央大學一個地方,從基層教授一路做到校長。今年初,他原要接著做第二任,卻意外轉彎入閣。
「投入和用心,是他的專長,」中央大學校長劉振榮和蔣偉寧共事七、八年,形容他是拚勁十足、行動快速、積極任事的領導者。
蔣偉寧在校園裡,永遠充滿活力,吃便當只要五分鐘,講話速度就像連珠砲,連走在校園也是健步如飛。
外界原本預期他無法適應官場,但蔣偉寧三個月來的表現,卻一點也不像政壇菜鳥。
不管是在砲聲隆隆的立法院,或是在面對教師、家長的座談會,蔣偉寧總是心平氣和地回答每個問題,口條反應一流,即使回答不出來,也能謙虛真誠面對,身段柔軟,給人留下好印象。
「他還沒有沾染官僚習氣,」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說,承接前人規劃的政策時,總得概括承受所有缺失,但教育的意識型態光譜,從極左到極右都有,想面面俱到,十個部長都不夠用。吳忠泰觀察,蔣偉寧的「抗壓性極好。」
為了和師生、家長拉近距離,蔣偉寧常常說自己的故事。
例如,他想解開社會的名校情結,就以自己當年讀的,是排名第六、第七的台北市復興高中,最後仍考上台大,說明讀什麼學校,並不影響孩子的未來。
要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
蔣偉寧還率先保證,現讀小學四年級的小兒子,將來會建議他讀中壢市的社區高中,向家長展現他的同理心。
在當部長之前,蔣偉寧對台灣,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就有深刻地反省。
蔣偉寧在校園裡,永遠充滿活力,吃便當只要五分鐘,講話速度就像連珠砲,連走在校園也是健步如飛。
外界原本預期他無法適應官場,但蔣偉寧三個月來的表現,卻一點也不像政壇菜鳥。
不管是在砲聲隆隆的立法院,或是在面對教師、家長的座談會,蔣偉寧總是心平氣和地回答每個問題,口條反應一流,即使回答不出來,也能謙虛真誠面對,身段柔軟,給人留下好印象。
「他還沒有沾染官僚習氣,」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說,承接前人規劃的政策時,總得概括承受所有缺失,但教育的意識型態光譜,從極左到極右都有,想面面俱到,十個部長都不夠用。吳忠泰觀察,蔣偉寧的「抗壓性極好。」
為了和師生、家長拉近距離,蔣偉寧常常說自己的故事。
例如,他想解開社會的名校情結,就以自己當年讀的,是排名第六、第七的台北市復興高中,最後仍考上台大,說明讀什麼學校,並不影響孩子的未來。
要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
蔣偉寧還率先保證,現讀小學四年級的小兒子,將來會建議他讀中壢市的社區高中,向家長展現他的同理心。
在當部長之前,蔣偉寧對台灣,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就有深刻地反省。
他始終難忘在史丹福大學的留學經驗。他和其他台灣學生,因為缺乏團隊合作的習慣,小組報告每次都輸給美國同學。他想藉著這次大改革,徹底翻轉扭曲的教學模式,讓下一代學生能夠真正的愛上學習。
蔣偉寧走入官場這一遭,會落得什麼評價,必定和他能不能順利執行十二年國教有關。
陪蔣偉寧「跳火坑」的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台,是蔣偉寧在中央大學時期的左右手,兩人在中研院士劉兆漢擔任中大校長期間,緊密合作各種計劃,他稱讚蔣偉寧「是少見執行力強的學者。」
中大校長劉振榮也說,蔣偉寧做事,會在訂定制度與原則後,再積極溝通,包括「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劃;中央大學和清華、交通與陽明大學組織「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等,都看得出蔣偉寧的執行力。
不過,校務的執行力,並不必然等於政務的執行力。教育封閉的高牆並不容易打破,「教改遇到的反撲勢力,多半和資源分配有關,」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分析,教育部必須觀察教改的反彈原因何在,才能有智慧地處理因應。
三個月只能說是蜜月期,即使多有磨合,也還沒有真正地磨出火花,現在只是「山雨欲來前的寧靜」。
「制度是全國一致,但是教學現場,卻是因地制宜,」台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指出十二年國教未來將面對的關鍵問題。
蔣偉寧走入官場這一遭,會落得什麼評價,必定和他能不能順利執行十二年國教有關。
陪蔣偉寧「跳火坑」的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台,是蔣偉寧在中央大學時期的左右手,兩人在中研院士劉兆漢擔任中大校長期間,緊密合作各種計劃,他稱讚蔣偉寧「是少見執行力強的學者。」
中大校長劉振榮也說,蔣偉寧做事,會在訂定制度與原則後,再積極溝通,包括「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劃;中央大學和清華、交通與陽明大學組織「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等,都看得出蔣偉寧的執行力。
不過,校務的執行力,並不必然等於政務的執行力。教育封閉的高牆並不容易打破,「教改遇到的反撲勢力,多半和資源分配有關,」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分析,教育部必須觀察教改的反彈原因何在,才能有智慧地處理因應。
三個月只能說是蜜月期,即使多有磨合,也還沒有真正地磨出火花,現在只是「山雨欲來前的寧靜」。
「制度是全國一致,但是教學現場,卻是因地制宜,」台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指出十二年國教未來將面對的關鍵問題。
「地方對中央施政缺乏信任,」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楊益風直言,中央小看基層反彈聲浪,「全國性組織的意見和各縣市不見得一致,施政應該深入基層進行溝通。」
快步向前的蔣偉寧,如何不讓教改在執行面扭曲變形,將是他未來這一兩年最大的考驗。
以下是蔣偉寧接受《天下》專訪摘要:
問:十二年國教是四十幾年來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改革要成功,要做對哪些事情?
答: 十二年國教有兩大願景,第一是提升中小學品質,讓國中不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目前小學教育很活,小學生還能快樂、主動認真地學習。但到了國高中有很大改 變,補習很嚴重,從週一補到週日,成績不好去補、成績好也去補,學生其實蠻疲乏的,進了大學以後,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沒有考試反而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念 書。
就好像跑八百公尺,即使前面六百公尺跑得比人家快,但最後兩百公尺疲乏了,就被人家追過去。
第二個願景是,成就每個小孩。不再用學科的尺來度量學生,而是要多元看待,激發每個人的專長能力。
必須做的三件事
十二年國教要成功,必須做對三件事情。
第一,國中教學現場一定要改變。教育部已經有四百個宣導團到國中,跟老師談未來改變,我希望看到很多教學典範,讓學生有興趣學習,真正獲得能力,不只是會解答考卷上的問題。這是革命性的作為,教學若不能徹底改變,十二年國教就容易失敗。
快步向前的蔣偉寧,如何不讓教改在執行面扭曲變形,將是他未來這一兩年最大的考驗。
以下是蔣偉寧接受《天下》專訪摘要:
問:十二年國教是四十幾年來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改革要成功,要做對哪些事情?
答: 十二年國教有兩大願景,第一是提升中小學品質,讓國中不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目前小學教育很活,小學生還能快樂、主動認真地學習。但到了國高中有很大改 變,補習很嚴重,從週一補到週日,成績不好去補、成績好也去補,學生其實蠻疲乏的,進了大學以後,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沒有考試反而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念 書。
就好像跑八百公尺,即使前面六百公尺跑得比人家快,但最後兩百公尺疲乏了,就被人家追過去。
第二個願景是,成就每個小孩。不再用學科的尺來度量學生,而是要多元看待,激發每個人的專長能力。
必須做的三件事
十二年國教要成功,必須做對三件事情。
第一,國中教學現場一定要改變。教育部已經有四百個宣導團到國中,跟老師談未來改變,我希望看到很多教學典範,讓學生有興趣學習,真正獲得能力,不只是會解答考卷上的問題。這是革命性的作為,教學若不能徹底改變,十二年國教就容易失敗。
第二,高中職均質化、優質化。這兩件事情若能促成,十二年國教問題就不大。
最後,是改變家長的心態。
我們都希望每個小孩有成就,但若只用學科來看小孩的成就,小孩不會快樂。家長的觀念要改變,因為不會所有的小孩學科表現都好。
問:每次教改都希望家長改變心態,但成效有限,家長還是拚命送小孩去補習、擠進明星學校。如果家長觀念沒變,十二年國教是不是注定失敗?
答: 的確很困難,但我們可以做的,是至少先讓高中職均質化,不要差太多。當然,優質比均質重要,均質是要讓大家知道,每個學校的師資、設備,軟硬體並沒有太大 的差異。現在會造成各校差異,是在於學生,好學生到哪裡都是好學生,學生可以讓這個學校變好,家長不能再有迷思「非要進到那一個學校去」。
我們做了很多分析,以PR值來看,學科成績相近的學生,有的念明星高中,有的選擇社區高中。他們進大學後,留在社區高中的,並沒有比較差,甚至還比較好。
責 任壓力在哪裡?不在家長,而在我們,我們有責任讓高中職都變好。高中職沒有變好,過幾年大家就知道這是喊假的。我現在找大學幫忙,大學有很多學習資源,可 以開放給高中職使用,比如實驗室、圖書資源、學生輔導等,讓高中生學習更多元。透過大學的協助,把比較弱的高中拉上來。慢慢地,家長就會有信心。
學費合理化
最後,是改變家長的心態。
我們都希望每個小孩有成就,但若只用學科來看小孩的成就,小孩不會快樂。家長的觀念要改變,因為不會所有的小孩學科表現都好。
問:每次教改都希望家長改變心態,但成效有限,家長還是拚命送小孩去補習、擠進明星學校。如果家長觀念沒變,十二年國教是不是注定失敗?
答: 的確很困難,但我們可以做的,是至少先讓高中職均質化,不要差太多。當然,優質比均質重要,均質是要讓大家知道,每個學校的師資、設備,軟硬體並沒有太大 的差異。現在會造成各校差異,是在於學生,好學生到哪裡都是好學生,學生可以讓這個學校變好,家長不能再有迷思「非要進到那一個學校去」。
我們做了很多分析,以PR值來看,學科成績相近的學生,有的念明星高中,有的選擇社區高中。他們進大學後,留在社區高中的,並沒有比較差,甚至還比較好。
責 任壓力在哪裡?不在家長,而在我們,我們有責任讓高中職都變好。高中職沒有變好,過幾年大家就知道這是喊假的。我現在找大學幫忙,大學有很多學習資源,可 以開放給高中職使用,比如實驗室、圖書資源、學生輔導等,讓高中生學習更多元。透過大學的協助,把比較弱的高中拉上來。慢慢地,家長就會有信心。
學費合理化
問:有人質疑,教改最大的受害者,是社會上的弱勢家庭,十二年國教將更加深貧富差距、城鄉落差,你有什麼方法解決?
答:M型化社會是存在的,未來資源會重新分配,包括大學學費怎麼收,都要全面檢討。
現 在就讀國立大學的小孩,社經背景平均比較好,卻繳比較少的學費,但是私立大學的小孩,社經背景平均比較低,卻要繳比較多的學雜費。演變成弱勢的小孩要繳比 較多的學費,享受到的資源卻相對較少,這個現象存在很久,教育部有一個小組,正在研究適當的學費政策,來回應這個問題。
就資源分配的角度來看,十二年國教普遍免學費,至少讓弱勢的家庭不必再擔心。
十二年國教的目標,至少三項要做到:普及、菁英、扶弱。扶弱這部份,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教育部的八項施政主軸裡,這也是其中的一項目標,一年三百億元的預算投入扶弱,包含原住民、中低收入、低收入戶等。
問:許多明星高中反彈,認為十二年國教會消滅菁英教育,造成齊頭式平等,還要上街遊行抗議。台灣真的不需要菁英教育?
答:如果社會是一個金字塔,我們必須把整個金字塔往上提升,不是把這個金字塔拉平。而且,這個金字塔不會只有一個塔頂,而是像梯形,或多元塔頂,我們不是把塔頂菁英拉下來。
不能只顧自己好
答:M型化社會是存在的,未來資源會重新分配,包括大學學費怎麼收,都要全面檢討。
現 在就讀國立大學的小孩,社經背景平均比較好,卻繳比較少的學費,但是私立大學的小孩,社經背景平均比較低,卻要繳比較多的學雜費。演變成弱勢的小孩要繳比 較多的學費,享受到的資源卻相對較少,這個現象存在很久,教育部有一個小組,正在研究適當的學費政策,來回應這個問題。
就資源分配的角度來看,十二年國教普遍免學費,至少讓弱勢的家庭不必再擔心。
十二年國教的目標,至少三項要做到:普及、菁英、扶弱。扶弱這部份,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教育部的八項施政主軸裡,這也是其中的一項目標,一年三百億元的預算投入扶弱,包含原住民、中低收入、低收入戶等。
問:許多明星高中反彈,認為十二年國教會消滅菁英教育,造成齊頭式平等,還要上街遊行抗議。台灣真的不需要菁英教育?
答:如果社會是一個金字塔,我們必須把整個金字塔往上提升,不是把這個金字塔拉平。而且,這個金字塔不會只有一個塔頂,而是像梯形,或多元塔頂,我們不是把塔頂菁英拉下來。
不能只顧自己好
明星學校擔心的是,過去用考試取才,可以篩選到學科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是明星學校不能只顧自己好,應該有更大的社會責任。
過去是眾星拱月,因為月亮很少,但未來應該是群星爭輝的時代,每個學校都有優秀的學生。
問:你要怎麼衡量十二年國教的成果,怎麼樣才算成功?
答:除了會考成績、國際指標、奧林匹亞競賽表現外,更要看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
最關鍵的是,教學現場一定要改變,老師不能讓學生只有考試能力,而是要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進了大學後是不是還有學習動力。
十二年國教若成功,在大學端就能看到改變。教育是連動的,國教成功可以解決普遍認為「大學生不好用」的情況。
問:你覺得自己的歷史任務是什麼?
答:為台灣培育人才。台灣什麼都沒有,只有把人才培育好才有競爭力,現在我們在吃人才老本,未來如何奠定人才基礎、資源分配與制度建立,是我的歷史任務。
我已經邀請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劉兆漢,一同研擬「人才培育白皮書」,徹底調查到底台灣人才培育有哪些問題?要怎麼解決?讓未來十年、二十年人才培育有方向。
現在的隱憂是,台灣留在國際上的人才非常少,未來我們要尋求海外協助時,將會出現人才斷層。
去年我去加州柏克萊、史丹福等八所大學,發現台灣院士級教授非常多,表示有一大批的人才,但六、七十歲的人才會凋零。目前台灣留學生畢業後留下來教書的人 很少,四、五十歲的教授還有幾個,但是更年輕的,三十五到四十歲、正值學術黃金期的教授卻很少,顯示海外人才庫空了。這也是我們要盡快解決的困難。
過去是眾星拱月,因為月亮很少,但未來應該是群星爭輝的時代,每個學校都有優秀的學生。
問:你要怎麼衡量十二年國教的成果,怎麼樣才算成功?
答:除了會考成績、國際指標、奧林匹亞競賽表現外,更要看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
最關鍵的是,教學現場一定要改變,老師不能讓學生只有考試能力,而是要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進了大學後是不是還有學習動力。
十二年國教若成功,在大學端就能看到改變。教育是連動的,國教成功可以解決普遍認為「大學生不好用」的情況。
問:你覺得自己的歷史任務是什麼?
答:為台灣培育人才。台灣什麼都沒有,只有把人才培育好才有競爭力,現在我們在吃人才老本,未來如何奠定人才基礎、資源分配與制度建立,是我的歷史任務。
我已經邀請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劉兆漢,一同研擬「人才培育白皮書」,徹底調查到底台灣人才培育有哪些問題?要怎麼解決?讓未來十年、二十年人才培育有方向。
現在的隱憂是,台灣留在國際上的人才非常少,未來我們要尋求海外協助時,將會出現人才斷層。
去年我去加州柏克萊、史丹福等八所大學,發現台灣院士級教授非常多,表示有一大批的人才,但六、七十歲的人才會凋零。目前台灣留學生畢業後留下來教書的人 很少,四、五十歲的教授還有幾個,但是更年輕的,三十五到四十歲、正值學術黃金期的教授卻很少,顯示海外人才庫空了。這也是我們要盡快解決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