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如何做中學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以行銷學和策略學等為例

談企管與行銷的自習 (紀念陳勝年先生的2010年演講草稿)

講題: 如何做中學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以行銷學和策略學等為例


1. 演講日期:99/10/15()18:00~21:10

2. 點:東海大學管理學院三樓EMBA

3. 參加對象:以本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及企管系學生等為主

4. 數:約

5. 演講規劃:

l 18:00 ~ 19:00 演講餐敘(地點:本校IBA餐廳)

l 19:10 ~ 20:40 專題演講

l 20:40 ~ 21:10 座談(Q&A)

6. 聯絡人:EMBA助理王凌莉小姐(Elisa)、E-mailelisa@thu.edu.tw

(O)04-2350-71880953-022520 傳真:04-2350-7187



******

2010年8月中 (11日)紐約時報 最熱門的一篇是著名的女評論家

有感於今日美國新生流行利用網路科技選擇"氣味相同的室友"做法之不宜

她的結論是 "College is not only where you hit the books. It also should be where you learn not to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我有一"學習英文"之blog 叫"英文人行道: hit the books"

它解釋日常用語(Informal)hit the books 意思就是K書 (To study, especially with concentrated effort.) .


有趣的是 這種"不要以貌取人"的說法 正是今年市面上可以買到的 荷馬的啟示︰從命運觀到認識論 之主題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Deming 學說中的一主要學問就是認識論
當然他是抽樣統計學的專家
就某程度 從SAMPLING學 觀看人生和行銷學 會有許多慧見的


我在行銷學和策略學演講部分之後
要給大家演練的習題 就是 "我看東海大學經營的行銷學和策略學"

我是"老校友" (1975級 工業工程) 幾月前 我同學沈金標先生同我說
今日東海畢業生比我們當年的 起碼貶值一百多萬元
這是命運 嗎?

今晚我給大家說的生命故事中 啟示是什麼呢













"Learning by doing " (做中學) 一直受到教育界漠視

這場演講紀念陳勝年先生 當年我向他學行銷學 其實只是"引進門" 之後當然要自行修煉

約1999年 一位台大的工商管理系畢業生問我"策略管理"在學什麼
我認為是"大哉問" 因為他們學校餐廳中有人在K這方面的教科書 準備考試
我就跟他說我在工研院電子所這方面的"求學過程"--部分可以參考系統與變異: 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 (2010)的一些摘要 (會議及會後的思考 翻譯等等)


1999年我請教大師 Herb Simon 如何教大學生管理 我當時將它發表在www.deming.com.tw 上
Simon 是倡導自學的人 他在芝加哥大學學士到博士只"修"一門網球 (成績單上).......
他是人工科學大師 他們CMU大學(前身) 在1960年代末就有博士論文 "人工智慧看財務報表"
他認為"人工智慧看策略管理"的時代來臨了

另外一位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是Seymour Papert 他童年時玩齒輪 讓他悟出所有小學數學
參考
Hard Fun b y Seymour Papert


這兩開場故事讓我想 今晚可以談一下: 如何做中學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以行銷學和策略學等為例

這兒還須向各位介紹: 戴明博士 (1900-93)和他的淵博知識系統

他與行銷學是很有緣份的 因為他從30年代就有這方面的論文 更有意思的是他晚年還為美國行銷學會出版的一本文集寫序
這個故事也引進策略學的一章




------


請教司馬賀管理教育(1999/09)

  讀者當知司馬賀(H. A. Simon)為一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在40年代創設的卡內基理工工商學院是世界頂尖的,也出了一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在《管理行為》中有「一所商學院」的設計之個案。

  我在99年2月寫信向他討教管理學如何教?因為根據西方名校傳統,入門課要由資深的教授教,才會有融會貫通的樂趣。我以前在東海大學化學系四年級實驗一年,所得的結論是「管理學無法教,因為智慧無法傳授。」上學期在中原試一學期「近代管理學趨勢」,期終改論文作業才知自己教的不好,學生也因而所學甚淺。我感到很深的挫折;就向司馬賀大師請教,如果是他,會如何啟發後學者。

  他在3月5日('99)給我一封信,其中有關管理學教育的一段翻譯出來給大家參考:

  如何教管理學(Administration)是個難題。目前美國大多數商學院所選出來的MBA(企管碩士)大多至少有兩、三年商業實務經驗,這樣教起來就極不一樣了。要是學生沒有這種經驗背景,我總是試著要求學生把所就學的的大學看成一個組織,以組織學的話來看待大學中的事情,從而能把大學當作實驗室的代替品。這並不改變你的論點(按:其實這是司馬賀在自傳《我生活的種種模式》中的看法):許多管理學上的原理(principles) 很簡單而又明白清楚;難在如何根據所信的原理養成力行的習慣。然而,我們不該從中得出結論說:習慣是不可改的。(按:《管理行為》中有專節討論組織的習慣與創新。)

  我又與他談大中國區的大學教育之「質」(例如世界上真正的科學實証教育,並未在教育中生根立足,所以怪力亂神現象特別嚴重。)和「量」(台灣的高教並不符合人民的期望,而大陸的高教投資,遠低於發展之所需。台灣的所謂「追求卓越」,大筆的散財於高教,小學等基本教育和設備之質與量堪虞

  我是有心辦網路上的自由SIMON大學。他以為大學量已經太多,當前提以及未來數世代)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現代化的傳播科技,把世界上的一流大學(Strong universities)之資源與社區連用、分享。

  我希望能編本《司馬賀談教育》;這以後有機會再談。

  近來讀張漢裕教授所譯的R. H. Tawney《中國的土地與勞力》(1995,協志工業叢書;原書1929年出版),其中有許多話很重要:

  「...國家所需要的是受過教育的人,不是沒受過教育的畢業生,再不可為了大量生產而犧牲內容。應該側重教學生自己思考──這是比較廢力的事...」(中譯本,P. 206 - 207)

  R. H. Tawney真是名家,他對竹爭中國現代化的整體建議是引《浮士德》中的一句詩為喻:『設非自己心靈出,何得精神助你與。』意思是:若非從你自己心中湧出,你不能得到什麼使你心靈更爽健。(p. 209)





談企管與行銷的自習 (紀念陳勝年先生的2010年演講草稿)


古人去不返,古道挽不還。---別李周卿三首 元遺山集/卷02



1974 年我修陳勝年先生的行銷學採用的是P. Kotler著的書不過我記不清是Marketing Management還是Principles of Marketing and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1999年 台灣翻譯 Kotler on Marketing 科特勒談行銷)

這或許不太重要 因為對企業管理的大學生
其實他們可能無法了解學校上的課程之意義
所以這只是一種子 重要的是修行靠個人
不過 這課程可以做相當多的學習習上的改善

我跟各位分享我作為學生與老師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Philip Kotler (born 27 May 1931 in Chicago) is the S.C. Johnson & So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t the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惜福

2010/08/01 康健141期林芳郁院長

獨家專訪林芳郁(台北榮總院長): 
我不是來榮總養老的,
那不是我的個性
2010/08/01 康健141期

這訪問稿值得一讀林芳郁院長是轉型領導者

十家marketing說法都不懂得淵博知識系統之說法



這十家說法都不懂得淵博知識系統之說法
我關心的是這產業內容的發展和對利害關係人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