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全國教育會議 拜拜

教改豈能忽視文化傳統

  • 2010-08-31
  • 中國時報
  • 【漢寶德】

 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的全國教育會議,日昨落幕。一開始,各界人士即自各個不同的角度批評教改的現狀。由《中國時報》的近日報導可知,或對教育部免試升學的政策的舉棋不定感到不滿,或對政府一直沒有實現十二年國教的承諾而大聲疾呼,或對教改後學生失去品德教育的機會而提出諍言。類似這樣的意見無非指向教育改革的失敗。即努力了這麼多年的改革,沒有達到原定的目標:使孩子們不要為升學而讀書,應該給他們一個愉快的童年,從而發展出健全的品格,保持旺盛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我雖在大學教書,卻是教育專業的外行人。可是我有興趣觀察社會文化現象。這些強力主張教改的大人先生,都是受人景仰的學者,他們也不是教育專業者,卻很熟悉美國式教育優點。他們以美國制度為例來改善台灣教育,在那個歲月,大家都會舉雙手贊成。因他們在美國受教育有成,得到在學術上的崇高地位,都可證明美國制度是優越的。

 可是我自始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國民對教育的要求與文化息息相關。我們的文化自古以來的主張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深切的影響了每一國民對子女教育的價值觀。雖說已經是民國一百年了,可是大家的觀念沒有絲毫改變。坦白說,我個人就是這一價值觀的受益者。我年少時隨全家逃難來台,雖經濟艱困,父親仍堅持我讀書,一直到大學畢業。像我這樣例子,在台灣何只千、萬。這與西方社會,行行都受同樣尊重的觀念,實在相差太遠了。

 在傳統上「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強化了讀書至上的觀念。大學的文憑與博士的頭銜是在社會上事業成就的敲門磚。到今天,沒有博士學位要想擔任政府要職都很困難了。這樣全民共信的價值觀,怎麼不使父母們無論如何都要把孩子送進學校的大門呢?

 教育改革者的另一招是廣設大學,以為增加入學機會可以減少競爭,中、小學的教育就可以不必再以升學考試為目標。可是他們忘了家長們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學,而且希望他們考上重要的大學。誠然,今天的大學已經可以輕鬆考進去了,但要念台大等名校,還是非拚不可。不管你用甚麼方法改變入學的方式,有一個條件是不變的,那就是好的學校要收好的學生。入學方法的改革,如果不是入學考試就是平時課業的成績。但是平時課業中老師怎麼判斷學生成績呢?還不是要考試嗎?

 所以,廢除聯考的結果,就是把一項考試改變為很多項考試。不管你如何改變,即使號稱多元,最後還是要考試。努力上進的學生就幾乎無寧日了。他們連偷偷閒的機會都失掉了。為甚麼在美國可以行得通呢?他們的入學是真正的多元,教師們有選擇自己學生的權力。學校的成績只是一項標準,他們要課外活動的資料,教師們的介紹信,重要的學校通常要通過面試。經過這樣多元的入學標準,可以自學習能力與成績,個人的品格,對事物的觀點等多方面觀察,決定是否接受他的入學申請。

 這樣的方法在台灣行得通嗎?絕不可能。我們的民族性並不相信個人的判斷,對於未經公開又公平的考試成績所錄取的學生,幾乎一定被認為有弊端存在。嚴重起來會成為社會動亂之源。老實說,以我們的習慣,真正推行這樣的制度,人情也一定會扮演相當的角色。這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以上的說明,旨在證實我個人在當時的判斷,即廢止聯考是錯誤的。我寫過一篇短文,指出聯考是多年來在「考試」入學這一大前提下,最佳的制度。要改,可以改考試的內容與科目。今天事實證明,教改的多元入學只是肥了補習班而已!(作者為建築學者)

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策划恐怖袭击"主题家庭作业

"策划原子彈或毒品"等主题的家庭作业呢


"策划恐怖袭击"主题家庭作业震惊澳洲

西澳大利亚卡尔古利市一所中学10年级某班女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项家庭作业:策划一次恐怖袭击,尽可能多制造伤亡。一名女生拒绝完成作业,并把作业题目透露给媒体。以策划恐怖袭击为家庭作业的做法引起了澳大利亚人震惊和愤怒。

15岁的萨拉在澳大利亚一家电台的节目中,介绍了她所在班级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家庭作业:

"你是一名恐怖分子,希望表达自己的政见,表达方式是在澳大利亚一座城市里制造一起毒气袭击。袭击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杀死平民。你所拥有的毒气杀伤力在200米范围内。"

萨拉的母亲也被邀请参加这家电台的节目,她介绍说,女儿得知这项作业的内容后极为震惊,因为她家有个亲戚就是恐怖袭击的受害者:

"我真不敢相信,竟然有老师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我们家有个远房亲戚在巴厘岛的炸弹袭击中丧生。这对萨拉打击很大。"

萨拉的不少同班同学按要求完成了此项家庭作业,为了能为最后的毕业总成绩加分。然而在作业评分之前,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撤回了这项作业。澳大利亚教育部主管奥尼尔(Sharyn O´Neill)解释说,卡尔古利中学的女老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其本人对此深表遗憾。这位女教师留这项作业的本意,是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矛盾这一主题。这位教育部主管同时赞扬15岁的萨拉有勇气向出题不当的家庭作业说"不":

"教师留作业是按照教学大纲里的要求进行的,里面规定了一些题目。卡尔古利中学的这位老师则错误地理解和安排了这项作业。"

恐怖主义在澳大利亚是个极为敏感的话题。过去几年中,接连有澳大利亚公民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2002年在雅加达的豪华酒店以及2005年在巴厘岛上发生的炸弹袭击中,均有澳大利亚公民丧生。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沈金標:東海大學校友關懷母校整體發展論壇



2010.8.4

"Thank you for being a committed and loyal alum! If you have not yet done so, I urge you to tap into the power of the network today"

我原想找哈佛大學校友評議會的資料給大家參考,卻只得此句。

二周前沈金標先生與我談過,我認為應該成立一小獨立研究小組,半年後交報告。


沈金標東海大學校友關懷母校整體發展論壇

這個半日刊似乎要改成周刊或月刊
不過今天碰到原一橋出版社的廖先生,以及我的大學同學沈金標先生來訪,所以必須一記。
我送沈兄三本小書,而他回贈一本英文THE BIBLE。
他的體態神與情,都很類似四十年前中一中時,而我的滿頭白髮已很有"怪老子"或藝術家相。所以他照張相留念。
他約我九月十八日回東海座談發言,限三分鐘,講"董事會的財務職責"
哈哈
於是我通知印刷廠,書要十五號出版---最感謝徐歷昌先生幫我找出132處錯誤。
回永和,收到"周聯華講座募款餐會"通知 (五千元,  阿標已提過 ,我心想如果是我2008年書中的師長之講座, 我捐十百倍都可能, 不過,周董的,不必有我。)


-----
漢清:平安!
與君一席談 - 勝讀...........萬(誇張).....半卷書...
附件是校友論壇邀請函,請轉發關心東海的祝(sic)位大德。禮失求諸野.
...東海 legacy在諸位校友身上!
金標


東海大學校友關懷母校整體發展論壇


****

阿標
我決定不參加九月的會,不去利用三分鐘發言話 (我昨天傳給你的檔案/信件中,已說得明白。)
我盡量送今年的新書給朋友。趕不及的話,用2008年的書。

東海校友會-董事會,須要成立一特別小組好好診斷, 再寫建言書。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有借有還


有借有還

Type: Subsidiary
On the web: http://www.kaplan.com
Employees: 13,200

Kaplan will put you to the test. The Washington Post subsidiary is perhaps best known for its test-preparation publications, which help students prepare for college and graduate school entrance exams, including the SAT, GRE, LSAT, and MCAT. Kaplan offers prep courses at some 600 locations in 30 countries. The bigger story for the company, though, is higher education,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half of its revenues. Kaplan University provides online undergraduate,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including law) degrees in the US and abroad, primarily through Kaplan University. Kaplan also off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mpliance training for the financial services, real estate, and IT sectors.

Key numbers for fiscal year ending December, 2008:
Sales: $2,331.6M

Officers:
Chairman and CEO: Andrew S. (Andy) Rosen
CFO: Matthew C. Seelye
CIO: Edward L. Hanapole



-----

The Washington Post Worries About New Rules for Kaplan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said on Monday that its reliable profit center, the Kaplan 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 might come under serious pressure if new federal rules meant to rein in the for-profit college business went into effect.

The Post Company, which has relied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 on its Kaplan divisions to finance the news-gathering operations at The Washington Post, cautioned that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its Kaplan schools could either become ineligible to receive government funding or their student enrollments would be limited.

“These rules, if adopted as presently drafted, could have a materially adverse effect on the future results of the company’s 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 the Post Company said in a written statement.

At issue are proposals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that would more closely track how many students repay the loans they take out to pay for their coursework at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proposed guidelines would, among other things, grant full federal funding only to institutions where 45 percent of former students were repaying the principal on their federal loans; or where graduates had a debt-to-earnings ratio of less than 20 percent of discretionary income or 8 percent of total income.

From those thresholds, the proposed rules suggest a sliding scale for eligibility of federal funds and for determining what if any enrollment restriction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schools.

The proposed guidelines would have a heavy impact on the Kaplan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calculated only a 28 percent repayment rate for Kaplan University. The company noted that 18 percent of its revenue came from Kaplan University in 2009.

The Post Company said it would file a brief in opposition to the proposed federal guidelines despite its support for “efforts to limit student debt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all educational programs.”


大學危機1

click 7次

大學危機1 高等教育退場潮啟動 我的大學不見了!

作者:陳一姍  出處:天下雜誌 444 期 2010/04

「大學生了沒」,不再 是流行語,取而代之的,將是「你的大學還在嗎」?我的大學不見了,會不會變成大學教育不見了?台灣每年比日本多一倍的博士,將何去何從?高等教育退場潮啟 動,將產生什麼問題?


三月十六日見到小從(化名)的時候,他剛剛到台北地方法院,為已經拖了一年的勞資糾紛出庭。已經二十八歲,住在每月三千塊租金的房子,偶 爾得靠典當周轉。他蒼白、瘦弱的身形,就像是個高中生。

台南立德大學日文系畢業四年多,小從最長的一份工,是在監察院打工六個月。從大考中心、公關公司、公車評鑑處、教育部到監察院。「我發現,當工讀生 才找得到工作,」這是小從的經驗法則。

「你知道立德被併了嗎?」當記者問他,他睜大眼睛猛搖頭。靠著低收入戶補助念完大學的小從,畢業後,再也沒有回過學校。

今年一月,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的董事會與立德大學合併,成為台灣私立大學整併退場的首樁案例。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立德未來將改名。立德大學將走入歷 史。

「部長還問我,要不要把附近另一所大學順便也接下來,」嘉藥董事長王昭雄,轉述與教育部長吳清基會面的過程。位於台南工業區,學生數三八六○人的立 德,隔著一條馬路,就是學生人數只剩一七一五人的興國管理學院。

「沒人要」的大學與大學生

曾幾何時,大學與大學生成了燙手山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私立大學連捐給國家,國家都不要。今年起,由立德點火,「我的大學不見了」將成為百萬 大專生,及家庭得面對的新議題。

生存壓力,加上畢業生愈來愈難找到工作的窘境,許多學者憂心,「我的大學不見了」將進一步演變為台灣「大學教育不見了」的嚴重扭曲。

參與許多學校評鑑的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就看到一些後段大學,為了讓學生就業,把大學變成「職業訓練所」,過度強調短期技藝的教學。台大社會系特 聘教授陳東升更擔心,台灣十年成長三倍的博士班畢業生,未來因缺乏固定的教職,變成「流浪教授」。因為教職缺乏保障,大學教授動輒被逼退、取代,根本失去 探索學問的自由度,「大學這樣玩,就玩完了。」

台灣現有博士生三.三七萬人。假設博士平均六年畢業,一年台灣就會畢業五六二五名博士。台灣專任教授總計約五萬,以任教二十五年退休估算,每年釋出 約二千八百個缺。換言之,就算大學不倒,每年將有二千八百位(約五成)博士畢業生找不到教職。(見表一)

累積十多年的多項錯誤高教政策,讓台灣高等教育處於量與質同時扭曲的隱憂。

車子下了麻豆交流道,開了約莫五分鐘,才看到真理大學麻豆校區的路牌。真理招牌旁,掛的是另一家聯招招生不佳的學校。轉進只能容納兩部車錯身的羊腸 小徑,又約莫開了十五分鐘,在寬闊的田中央,出現真理校區。

沒有福利社的大學

時間是中午,偌大的校園空蕩蕩,零落的學生紛紛往校外覓食。校園很靜,唯一的聲音是教堂的大鍵琴。「我們本來有餐廳、福利社,去年莫拉克颱風來了淹 了,就倒了,」受訪的年輕教授坦言。

大前年,真理大學三十四個系所接受評鑑,十二個系通過,十二個系有條件通過,十個系評鑑未通過,前年新任校長吳銘達到任後大幅改善,去年十四個系所 評鑑過關,八個系有條件過關。但九八學年度麻豆校區卻面臨窘境,因少子化及教育部五%門檻限制,招生欠佳,只剩一千九百多位學生。某科系,甚至出現專任教 授七人,大一新生只有一人報到的奇特狀況。

真理大學不是最慘的學校,由於淡水校本部招生非常好,招生數比前學年度成長增加三.五%,目前兩校區總計仍有一萬多學生。新校長很看重麻豆校區發 展,每週都特別南下一趟,派出二十多位資深教授南下開課,加開交通車。也鼓勵校本部學生社團南下開分社。更是教育部評鑑優等的社區大學(曾文社大),誓言 不能讓校區跌破一千五百人。至於餐廳問題,則派出白宮會館(實習旅館)及透過餐旅系專業教授指導學生當作實習於中午賣便當。另外計劃將學生宿舍集中校園 內,並降低住宿費,解決學生過度分散的問題。

私校協進會理事長、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表示,私立學校學生數損益兩平的點約為四千人以上。九八年學生數不到四千人的大專院校,總計有三十五所,佔總 數二一%。(見表二)

資源分散錯置,受影響的不只是賺不到錢的出資者,更大的受害者是學生。一位在台南教法律的老師坦言,擔心學校倒,這類學校的教師流動率很高。以他自 己的科系為例,成立才七年,七位專任教師已換過一輪,最長資歷也才三年。

學生少,彼此刺激不夠,與外界互動少,所以很容易變得沒有危機意識。沒有社團動手實作,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也較缺乏。多數後段班大學學生,家境 不好,許多是家裡第一個念大學的小孩,「念大學現在變成一種懲罰,考好念國立,爸爸罰三萬;考不好念私立,爸爸罰五萬。念到後段班,畢業找不到工作繼續 罰,」他質疑。

資源分散,為求生存,教育品質很難堅持,傳統師生關係正遭到嚴重挑戰。一位台大畢業的法律系教授指出,他原想效法老師,每學期當掉三分之一學生,讓 學生好好讀書,但學校卻出面阻止。原因是教育部對招生總額控管,如果當太多,重修生佔名額。而新生繳全額學費,重修生只繳學分費。

台灣大學的二○一五大限

法律系是畢業生失業率最高的科系之一。為了幫學生考司法官與律師,東吳大學十年前開始幫學生辦模擬考。一間北部私立綜合大學法律系也討論,為了協助 學生考試,要不要像補習班一樣,幫學生蒐集考古題。「我們的畢業生一定考不上律師、司法官,所以我都很鼓勵學生去考高普考。我學期中、末考試就從裡面出 題,」這位助理教授說。

這種扭曲的高教生態,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少子化只會愈來愈扭曲。九十八學年度,大學缺額共計六萬九千人,缺額率一六.二%(見表三)。大學校長間 流傳著「二○一五大限」,那一年學生就會少五萬五千人,約等於三分之一科系要關門。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強調:「大學未來的議題就是轉型與退場。不該分公立 或私立,不是績效或辦學不好的問題,而是供需根本不平衡。」

不論公立或私立,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為了教學品質與國家財政,政府應要求未達經濟規模的學校合併。九八年學校總人數少於四千人的大專院校裡,有十五 所是國立大專。「關鍵是校務會議不通過,」教育部次長林聰明不諱言,大學自治後,最高決策機關是校務會議,教育部無法強制主導。

至於私立大學整併,私校法通過董事會可以自主合併,但教育部無法源強制進行。林聰明表示,之前教育部曾接管六所大專院校,把學校經營上正軌後,許多 董事想把學校拿回來,教育部官員紛紛吃上官司,造成困擾。現在教育部不再接管,而是派輔導小組介入。

至於大學退場,教育部公權力只能靠評鑑,技職大專連續三次不過,一系縮減五十個名額;大學連續三年學生報到率低於七成,員額縮減一到三成,目前有二 十個科系會「慢慢」縮減。

問林聰明,教育部會不會覺得自己是抱著炸彈在懷中?他不語,強調已開了門招收國際學生,也有法源可以轉辦養老院。

「包括陸生在內,外籍生來台,絕不是用這個來解決大學生不足的困境,」程海東批評。全世界大學教育能輸出只有澳洲與英國,台灣高教沒有英語化,台灣 有什麼能吸引別人來?來了之後,能不能留下來?他建議:「教育政策應該要與經建、移民、兩岸關係政策合併考量,否則又是片面,否則又是與現實脫鉤,又是短 視處理。」

程海東直言,台灣的大學無可迴避,一定要有人關門。日本去年就關了五所。公立學校應要帶頭整併,也應面對私校整併的癥結。台灣的學校都是財團法人, 財產、股權無法買賣,「這些創辦人在意的是自己可以拿回什麼,」他說,是否該有一個合理合法的機制。

已成為主流的大學生失業問題,凸顯了台灣高等教育扭曲的現實。緩慢而牛步的退場機制,會不會讓高等教育慢性自殺,繼續遺害未來的年輕人,台灣已無可 迴避。

三月十日晚上六點,該是下課時分。台大社會系館四二二室,卻正上演一場震撼教育。現任台灣社會學會會長、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陳東升,向台下三十多位 社會所碩、博士生,報告近期學會研究成果:二○一七年,保守估計,台灣光社會系將有一八○位博士生找不到教職。

一百八十人有多少?陳東升說,現行台灣社會系加上中研院相關教授只有四百人,換言之,未來八年,台灣的漂流社會學博士人數將近是有教職人口的半數。

「你覺得我們可以做什麼呢?」兩個小時,他對著滿場被震攝到沉默的學生,鼓勵性地提問。學生回問,老師是否不鼓勵我們念博士班?他語氣保守說:「我 只是讓大家知道,事實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陳東升在《天下》專訪中沉痛呼籲,政府應重視這個現象。否則,許多新生代博士,投入金錢與青春歲月,畢業卻發現社會與他的想像完全不同,這將 是另一種失落的十年。他以下為專訪紀要:

台灣博士班的問題,恐怕比大學生更嚴重。從數字看,台灣博士班這十五年人數成長了三倍,現在在學人數有三萬人。如果以博士班平均得念六年來計算,台 灣每年會有五千位博士畢業生,在未來會進入職場。

以日本來比較,日本總人口數約為台灣五倍,但一年博士畢業生也只有兩千五百人。

大學變少,教授缺更少

博士生很多,好處是台灣水準很高,因此IMD評比裡,台灣人力素質很高。但壞的一面是浪費,台灣的教授一個人指導的學生多,很難充分的指導。以往, 念博士班成本比較低,因為學費低,又有獎助學金。現在博士班學費也不低,很多博士生得花時間打工,怎麼把書念好?

當然,學生都是成年人了,念博士「應該」是深思後的決定,也可能跟國外一樣,念的時候,就清楚未來可能會找不到工作。但捫心自問,台灣各大學廣招博 士生,真的是為了學生嗎?還是根本是為了爭取教育部經費,碩博士生點數比較多,老師為了讓自己開課與評鑑時,有足夠的點數而已。大學教授是否已經變成既得 利益者?講好聽一點是造育英才;講難聽一點,我們以後可能會被罵,是踩在學生身上,在享受資源。

庫存博士要消化二十年

我們研究了台灣社會學系博士的供給與需求,截至二○一七年,台灣將有一八○個博士生找不到教職。如果以每一年釋出職缺十一個來計算,這些庫存博士要 消化二十年,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因為我們沒有把在歐洲念書的人計入。而且未來每一年還會有新的博士畢業生。

但我要強調,社會系的問題不是最嚴重的。全台社會系只有四個有博士班,每年招生一一○人。但教育博士每年有一千人,是社會系九倍;政治學一年有三二 ○人,是社會系三倍;中文系約五百人。政府應該算一算,光人文社會科學將有多少人的工作不穩定?

我再過三年就可以退休了,但這個問題,將影響大學與年輕人好幾代。現在科學園區都在用派遣人力了,未來,如果有這麼多漂流的博士,大學難保不會用派 遣教師。台灣的大學這樣玩,就被玩完了。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董事長王昭雄:兩個學校資源互補才有救

我跟立德大學王董事長是老朋友,他的背景是生意人,原本創辦立德也只是想做金主,沒想到陰錯陽差變成董事長,他不是專門在辦教育的。

去年私校修法,一個董事會可以有兩個學校,嘉南及立德才能合併。嘉藥走技職體系,立德走大學體系,資源可以撥補,加起來就有救。立德的學生結構是倒 金字塔,今年畢業生離開,學費收入會降低,所以今年首要目標就是要站起來,新生要比畢業生人數多。

要做更多硬體投資

教育部同意後,我會再做一些硬體投資,讓學生感覺學校有進步。今年立德要單獨招生,用小學院的方式經營,只要照顧得好,家境不錯但是考得不好的學生 就願意來。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周行一:「五年五百億」 解決不了高教問題

周行一:「五年五百億」 解決不了高教問題

這 次到英國倫敦做完研究後,還是照著老習慣去參觀了一所名校—劍橋大學,儘管這是第二次了,劍橋的一切還是這麼迷人,八百年的傳統,呈現在外的是氣派的古老 建築、充滿歷史故事的一切、大思想家的雕像、撩人的風景。英國有不少好大學,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全球頂尖大學排名中,前廿名英國占了五家,但是英 校的光輝隨大英帝國的沒落消退了不少,全世界公認的頂尖大學多數在美國,前廿名中就有十三所位於美國境內。

美國大學的歷史都遠短於英國名校,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也是美國最老的大學,到今年只有三七四年的歷史;英國名校都是公立學校,事實上全英國只有一 所私立大學,但是美國名校除了排名廿的密西根大學外,其他都是私立大學。所以移民美洲的英國後裔所創辦的私立學校,已打敗了英國歷史悠久的公立大學。

台灣的高教體系是由排名高的公立大學,加上排名在後的許多私校組成的,但是所有的學校都受到政府嚴格管制,學費無法自主、學生人數受配額限制、學校或新系 所的設立受到政府嚴格審批、學位授與沒有彈性,這是與美國大相逕庭,而且比英國還糟的狀況。美國對私校幾乎沒有監管,對公立大學的管制主要在補助的學生數 及相關預算方面。而英國人已經了解大學世界競爭力消退的原因:以公立學校為主的大學制度受到政府嚴格管制,會形成一個僵硬的高等教育環境,缺乏內部競爭市 場,進步的速度,會低於未受政府補助,在一個激烈競爭環境中求生存的私立學校,所以英國最近幾年已逐漸讓大學有提高學費的彈性,而且不同領域或表現相異的 教師能有不同的待遇。

台灣高教體制僵化,體現在外的是學校排名幾乎永不變動,卅年前的學校及系所排名與現在大致雷同,這都是因為學校間缺乏健康的競爭環境有關。台灣既然已是個 公私大學參半的結構,而且美國就是因為有激烈競爭環境,才能孕育出頂尖私立大學,我們提升大學競爭力的策略其實已呼之欲出了。

台灣最需要的是創造自由競爭的大學環境,讓私立大學傑出,使公校因競爭壓力而力爭上游,產生多采多姿、排名變動的高等教育結構。但是這幾年推動「五年五百 億頂尖大學政策」的結果,反而更僵固了大學競爭環境,僅讓少數公立大學較好,卻犧牲了其他多數的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例如非頂大教授被大量挖角到頂大, 而且頂大設備愈來愈好,造成其他學校就更難力爭上游,所以頂大政策惡化了高教競爭環境,台灣也不可能會有美國的頂尖私立大學了。

政府應當把五年五百億的運用方向改弦易轍,以孕育自由競爭環境為首要目標,改革高教的治理結構,例如完全鬆綁私大、調整私大的治理組織、嚴懲因經營不當而 產生中飽私囊的違法行為、大量提供無息或低利就學貸款、支持公私立研究或教學優異的個人或團隊、鼓勵現金捐贈、讓學校有廣闢財源的管道。當競爭環境自由化 後,就應開始整併及淘汰公立大學,把有限的高教資源分配給數目合理的公立學校。

有頂尖的私立大學,才會有傑出的公立大學,現在改變錯誤的政策猶未晚也!把多點錢分給幾所學校,台灣就會有頂尖的高教環境,可能嗎?(作者為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上海交大指標是鬼打架 大學排名背後的「資料暗戰」


大學排名背後的「資料暗戰」http://k-review.com.tw/content/
------
這則新聞應該從末段看
那些指標是鬼打架
台大怎麼不說他"百大"了呢

上海交大昨天公布二○一○年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名仍由哈佛大學蟬連,台大從去年一百五十名進步到一百廿七名,不但是兩岸三地之首,更首度超越一百四十五名的新加坡大學,成為華人地區之冠。

台大副校長陳泰然指出,五年五百億經費幫助很大,如果拿不到,「名次會往後退」;台大拿到第一階段補助時,設定目標要成為「世界頂尖、華人第一」,今年剛好是第一階段補助最後一年,達到目標,「很高興,但不能鬆懈」,要繼續往前走,希望第二階段拿到更多補助。

今年前廿名學校不變,哈佛仍蟬連世界第一,去年第二的史丹佛大學掉到第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升到第二,英國劍橋大學掉了一名變第五,麻省理工學院則從第五升到第四,日本東京大學亞洲第一、世界第廿名。

今年台大不但維持兩岸三地榜首,名次再進到第一二七名,拉開與韓國首爾大學(排第一四八名)的距離,更首度超過新加坡大學,新加坡大學今年排一四五名,較去年掉了五名。

台灣進入五百大有七校,多數名次都進步,台大進步廿三名最多,台大圖書資訊系教授、高教評鑑中心兼任研究員黃慕萱指出,台大今年大幅進步主要原因是「各學科領域被高度引用教師數」分數大增。

不少大陸和香港大學排名也進步,大陸居首的北京清華進步到一九一名,北大進步廿四名成為一九九名;香港中文大學因一口氣進步五十六名,排名一七九,領先排二○七名的香港大學,排名進步主要是「教師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數量」的分數大增。

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著重在學術表現,二○○三年起評比,評鑑指標包括了校友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數量、教師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數量、各學科領域被高度引用教師數、在Nature和Science等發表論文數量,以及每位教師平均論文出版數等。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如何做中學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以行銷學和策略學等為例

談企管與行銷的自習 (紀念陳勝年先生的2010年演講草稿)

講題: 如何做中學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以行銷學和策略學等為例


1. 演講日期:99/10/15()18:00~21:10

2. 點:東海大學管理學院三樓EMBA

3. 參加對象:以本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及企管系學生等為主

4. 數:約

5. 演講規劃:

l 18:00 ~ 19:00 演講餐敘(地點:本校IBA餐廳)

l 19:10 ~ 20:40 專題演講

l 20:40 ~ 21:10 座談(Q&A)

6. 聯絡人:EMBA助理王凌莉小姐(Elisa)、E-mailelisa@thu.edu.tw

(O)04-2350-71880953-022520 傳真:04-2350-7187



******

2010年8月中 (11日)紐約時報 最熱門的一篇是著名的女評論家

有感於今日美國新生流行利用網路科技選擇"氣味相同的室友"做法之不宜

她的結論是 "College is not only where you hit the books. It also should be where you learn not to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我有一"學習英文"之blog 叫"英文人行道: hit the books"

它解釋日常用語(Informal)hit the books 意思就是K書 (To study, especially with concentrated effort.) .


有趣的是 這種"不要以貌取人"的說法 正是今年市面上可以買到的 荷馬的啟示︰從命運觀到認識論 之主題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Deming 學說中的一主要學問就是認識論
當然他是抽樣統計學的專家
就某程度 從SAMPLING學 觀看人生和行銷學 會有許多慧見的


我在行銷學和策略學演講部分之後
要給大家演練的習題 就是 "我看東海大學經營的行銷學和策略學"

我是"老校友" (1975級 工業工程) 幾月前 我同學沈金標先生同我說
今日東海畢業生比我們當年的 起碼貶值一百多萬元
這是命運 嗎?

今晚我給大家說的生命故事中 啟示是什麼呢













"Learning by doing " (做中學) 一直受到教育界漠視

這場演講紀念陳勝年先生 當年我向他學行銷學 其實只是"引進門" 之後當然要自行修煉

約1999年 一位台大的工商管理系畢業生問我"策略管理"在學什麼
我認為是"大哉問" 因為他們學校餐廳中有人在K這方面的教科書 準備考試
我就跟他說我在工研院電子所這方面的"求學過程"--部分可以參考系統與變異: 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 (2010)的一些摘要 (會議及會後的思考 翻譯等等)


1999年我請教大師 Herb Simon 如何教大學生管理 我當時將它發表在www.deming.com.tw 上
Simon 是倡導自學的人 他在芝加哥大學學士到博士只"修"一門網球 (成績單上).......
他是人工科學大師 他們CMU大學(前身) 在1960年代末就有博士論文 "人工智慧看財務報表"
他認為"人工智慧看策略管理"的時代來臨了

另外一位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是Seymour Papert 他童年時玩齒輪 讓他悟出所有小學數學
參考
Hard Fun b y Seymour Papert


這兩開場故事讓我想 今晚可以談一下: 如何做中學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以行銷學和策略學等為例

這兒還須向各位介紹: 戴明博士 (1900-93)和他的淵博知識系統

他與行銷學是很有緣份的 因為他從30年代就有這方面的論文 更有意思的是他晚年還為美國行銷學會出版的一本文集寫序
這個故事也引進策略學的一章




------


請教司馬賀管理教育(1999/09)

  讀者當知司馬賀(H. A. Simon)為一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在40年代創設的卡內基理工工商學院是世界頂尖的,也出了一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在《管理行為》中有「一所商學院」的設計之個案。

  我在99年2月寫信向他討教管理學如何教?因為根據西方名校傳統,入門課要由資深的教授教,才會有融會貫通的樂趣。我以前在東海大學化學系四年級實驗一年,所得的結論是「管理學無法教,因為智慧無法傳授。」上學期在中原試一學期「近代管理學趨勢」,期終改論文作業才知自己教的不好,學生也因而所學甚淺。我感到很深的挫折;就向司馬賀大師請教,如果是他,會如何啟發後學者。

  他在3月5日('99)給我一封信,其中有關管理學教育的一段翻譯出來給大家參考:

  如何教管理學(Administration)是個難題。目前美國大多數商學院所選出來的MBA(企管碩士)大多至少有兩、三年商業實務經驗,這樣教起來就極不一樣了。要是學生沒有這種經驗背景,我總是試著要求學生把所就學的的大學看成一個組織,以組織學的話來看待大學中的事情,從而能把大學當作實驗室的代替品。這並不改變你的論點(按:其實這是司馬賀在自傳《我生活的種種模式》中的看法):許多管理學上的原理(principles) 很簡單而又明白清楚;難在如何根據所信的原理養成力行的習慣。然而,我們不該從中得出結論說:習慣是不可改的。(按:《管理行為》中有專節討論組織的習慣與創新。)

  我又與他談大中國區的大學教育之「質」(例如世界上真正的科學實証教育,並未在教育中生根立足,所以怪力亂神現象特別嚴重。)和「量」(台灣的高教並不符合人民的期望,而大陸的高教投資,遠低於發展之所需。台灣的所謂「追求卓越」,大筆的散財於高教,小學等基本教育和設備之質與量堪虞

  我是有心辦網路上的自由SIMON大學。他以為大學量已經太多,當前提以及未來數世代)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現代化的傳播科技,把世界上的一流大學(Strong universities)之資源與社區連用、分享。

  我希望能編本《司馬賀談教育》;這以後有機會再談。

  近來讀張漢裕教授所譯的R. H. Tawney《中國的土地與勞力》(1995,協志工業叢書;原書1929年出版),其中有許多話很重要:

  「...國家所需要的是受過教育的人,不是沒受過教育的畢業生,再不可為了大量生產而犧牲內容。應該側重教學生自己思考──這是比較廢力的事...」(中譯本,P. 206 - 207)

  R. H. Tawney真是名家,他對竹爭中國現代化的整體建議是引《浮士德》中的一句詩為喻:『設非自己心靈出,何得精神助你與。』意思是:若非從你自己心中湧出,你不能得到什麼使你心靈更爽健。(p. 209)





談企管與行銷的自習 (紀念陳勝年先生的2010年演講草稿)


古人去不返,古道挽不還。---別李周卿三首 元遺山集/卷02



1974 年我修陳勝年先生的行銷學採用的是P. Kotler著的書不過我記不清是Marketing Management還是Principles of Marketing and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1999年 台灣翻譯 Kotler on Marketing 科特勒談行銷)

這或許不太重要 因為對企業管理的大學生
其實他們可能無法了解學校上的課程之意義
所以這只是一種子 重要的是修行靠個人
不過 這課程可以做相當多的學習習上的改善

我跟各位分享我作為學生與老師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Philip Kotler (born 27 May 1931 in Chicago) is the S.C. Johnson & So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t the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惜福

2010/08/01 康健141期林芳郁院長

獨家專訪林芳郁(台北榮總院長): 
我不是來榮總養老的,
那不是我的個性
2010/08/01 康健141期

這訪問稿值得一讀林芳郁院長是轉型領導者

十家marketing說法都不懂得淵博知識系統之說法



這十家說法都不懂得淵博知識系統之說法
我關心的是這產業內容的發展和對利害關係人的意義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College is where you learn not to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OP-ED COLUMNIST

Don’t Send In the Clones


WASHINGTON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Readers' Comments

Readers shared their thoughts on this article.

For a time in college, I shared a dorm suite with three other girls.

We food shopped and ate dinner together but always squabbled over what groceries to buy. It got to the point where the only food we could agree on was corn, so that was what we got.

This upset my mother, who used to call me regularly to ominously demand: “Do you know why the Incas are extinct?”

This was B.G. (Before Google.) So I simply assumed that it either had to do with too much maize in the Inca diet or that Mom was just trying to scare me into healthier behavior — as when she attempted to ward off any tequila-tippling by calling to ask portentously: Do you know why so many tequila drinkers have nervous breakdowns?

Anyway, on one shopping expedition, I had a big fight with a roommate, no doubt over whether to get canned or frozen corn, creamed or whole kernel.

We were at a supermarket in a blighted part of D.C. My roommate got furious, stormed off in her car and left me stranded. I called my brother Kevin to come get me. On the way back to school, he offered this advice: “Never pick a fight with the guy who’s driving.”

I took that to heart, literally and metaphorically. It has spared me plenty of problems since.

The serendipity of ending up with roommates that you like, despite your differences, or can’t stand, despite your similarities, or grow to like, despite your reservations, is an experience that toughens you up and broadens you out for the rest of life.

So I was dubious when I read i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last week that students are relying more on online roommate matching services to avoid getting paired with strangers or peers with different political views, study habits and messiness quotients.

A University of Florida official told The Journal that a quarter of incoming freshmen signed up to a Facebook application called RoomBug to seek out a roommate they thought would be more compatible than a random selection.

Other students are using URoomSurf. It makes matches with questions like these: How often do you shower? How neat are you? How outgoing are you? What’s your study/party balance? Is it O.K. for your roommate to use your belongings?

I guess if I had used URoomSurf, I might have avoided those donnybrooks with one pill of a roommate, who yelled at me for such infractions as allegedly stretching out her sweater and eating a whole can of Campbell’s Chunky Soup when I could have made do with half.

But co-habiting with snarly and moody roomies prepared me for the working world, where people can be outlandishly cantankerous over small stuff.

Just as rooming with Donna taught me humility. She was the sexiest girl on campus, an actress who would later brush off John Travolta in the Bee Gees-scored opening credits of “Saturday Night Fever.” And Susan, who wouldn’t leave the room when it rained and who lost 20 pounds on an all-brownies diet, taught me to tolerate quirks.

I knew the lovely Susan would be my friend for life when I arrived in our freshman-year room shadowed by my mom, who was carrying a butcher knife, a can of Mace and a letter opener.

Mom wanted us to be well armed against rapists — she wrote down instructions about how to insert the letter opener into an attacker’s jugular — and Susan appreciated the gesture.

As in Darwinian evolution, cross-pollination with diverse strains promotes species development.

One young woman I know was appalled at first that the giggly cheerleader and former prom queen sharing her freshman room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ut up ’N Sync posters “unironically.” But in the end, she realized that just because her roommate loved ’N Sync and wore cute outfits did not necessary mean she was shallow. And the prom queen realized that just because you hum when you write papers doesn’t mean you’re mentally ill. The prom queen lightened up the brooding, cynical, emo chick, and even got her to an ’N Sync concert — unironically.

Choosing roommates who are mirror images may fit with our narcissistic and microtargeted society, but it retards creativity and social growth. This reluctance to mix it up also has been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full-throate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ebates on campuses (as opposed to ersatz debates on cable TV), replaced by a quiet P.C. acceptance of differing views or an obnoxious stereotyping of anyone different.

As The Times’s Michiko Kakutani noted, the diminished debate syndrome at schools “suggests a closing off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Besides intensifying partisanship and conspiracy theories — think the birthers — the Internet divides the world more firmly into niches, birds of a feather avidly flocking together.

As you leave behind high school to redefine and even reinvent yourself as adult, you need exposure to an array of different ideas, backgrounds and perspectives — not a cordon of clones.

College is not only where you hit the books. It also should be where you learn not to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Higher Ed Inc: The Rise of the For Profit ...

Higher Ed Inc: The Rise of the For Profit ...


Richard S Ruch - 2003 - 208 頁
books.google.com - 關於此書 - 更多書籍結果 »


沒有索引

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道丛书(第一辑)

作者: (美)理查德·鲁克 著,于培文
ISBN: 9787301082294, 730108229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9-1
鸣谢
第一章 一位营利性大学院长的自白
 第一节 玩家
 第二节 机构成长和学术声誉
 第三节 教育质量问题
 第四节 营利和非营利的区别
 第五节 跳槽到营利性大学
第二章 玩家们
 第一节 对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基本质疑
 第二节 营利性大学的学生情况
 第三节 教育管理公司
 第四节 阿格西教育集团
 第五节 德夫里技术学院
 第六节 斯特拉耶大学
 第七节 阿波罗集团公司
第三章 美国营利性教育发展史
 第一节 美国营利性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营利性大学的源头
 第三节 服务上流社会的教育
 第四节 传统高校的局限性
 第五节 农业教育的典范
 第六节 为处于边缘地位的人们提供教育服务
 第七节 美国殖民时期到信息时代的教育
 第八节 高等教育新产业
 第九节 营利性机构的发展壮大
 第十节 教育行业的简单性
 第十一节 相信市场
 第十二节 营利性策略的本质
第四章 营利性高等教育的财政状况
 第一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的营利途径
 第二节 面向顾客服务
 第三节 就业率
 第四节 开设需求较高的课程
 第五节 快速适应市场
 第六节 校历
 第七节 学费收费标准和教育成本
 第八节 规模经济和操作效率
 第九节 利润:到底什么是利润?
 第十节 利润和超额收入
 第十一节 营利动机和消费动机
 第十二节 利润和社会利益
 第十三节 利润动机的弊端——贪婪和推销
 第十四节 收入来源
 第十五节 学校开支
 第十六节 营利性大学的财务业绩
第五章 营利性大学的学术文化
 第一节 从学生身上谋取利润
 第二节 文化钢丝绳:平衡商业和学术
 第三节 院长的枢纽作用
 第四节 高层中的学术声音
 第五节 作为课程传授人的教师
 第六节 没有终身制的教学工作
 第七节 学术自由的意义
 第八节 营利性大学的学术自由
 第九节 学生的学术自由
 第十节 营利性大学的学生生活
第六章 营利性大学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各种模糊界限
 第二节 毕业生的赚钱能力作为价值观测量手段
 第三节 质量和诚信的监护人
 第四节 低效率引起的奢侈现象
 第五节 对知识中心的界定
 第六节 营利性大学的经验
 第七节 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
注释
英汉译名对照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A free-thinking Belarusian university can only operate outside of Belarus

Map of Belarus
Location:Eastern Europe, east of Poland


A free-thinking Belarusian university can only operate outside of Belarus

President Alexander Lukashenko of Belarus shut down the European Humanities University in 2004 - he felt it was too independent. But the university reopened in Lithuania and is now a magnet for students from Belarus.

"The EHU is a university in exile," Maxim, a student proudly told a group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from Belarus during a tour of the European Humanities University (EHU) facilities on open house day.

The EHU is located in a building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Lithuanian capital, Vilnius, where it moved by invitation of the Lithuanian government after being forcibly and abruptly closed down by the Belarusian authorities in Minsk six years ag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several EU nations and the United States also provide support to the exile university.

students at the EHU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Popular: the Comedy Club at the EHU

Maxim told the visiting students how importan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ere at his university. It has its own newspaper, several sports clubs and a team of election observers scheduled to travel to Bosnia-Herzegovina for this year's parliamentary polls - the students organize everything themselves.

"Any questions?"

"Please ask questions - that's important!" Maxim told the tour group.

But in general, he knows from experience that Belarus high school graduates are not used to asking questions yet, at least not questions that might not be officially desirable.

art students during lecture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Art students at a lecture

Vilnius is just a two-hour train ride from Minsk, the capital of Belarus, the two countries share a border, but they are nevertheless worlds apart. Lithuania joined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04, while neighboring Belarus has been ruled by its authoritarian president, Alexander Lukashenko, for the past 16 years.

Two Belarusian professors founded the European Humanities University in Minsk in 1992, shortly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We wanted to end decades of separation from the rest of Europe, and finally establish studies free of ideology," said Anatoli Mikhailov, the university's principal. The newly founded university quickly formed international ties; within Belarus, it soon became known for its disputatious students.

Too independent

Protests following Alexander Lukashenko's first re-election in 2001 showed that almost the entire EHU's student body opposed the president. The university came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and in 2004 the country's education ministry withdrew the EHU's teaching permit.

Mikhailov, the university's principal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Mikhailov: we wanted a university free of ideology

Formal reasons were cited, but Mikhailov said the move was clearly political.

"Lukashenko always personally appointed the state universities' heads," he said. "Everything was under state control - except for us. We were like an island."

The authorities, Mikhailov said, must have regarded the university as a threat to all of the country's students.

Lithuanian asylum

Formally, EHU is a Lithuanian university, but 97 percent of its roughly 2,000 students come from Belarus. They commute back and forth or get a degree via correspondence courses.

Tatsiana Chulitskaya, who teaches politics at the EHU, said some students chose the university for pragmatic reasons, since it is the only Belarusian university to offer a European degree.

She said the B.A. was not recognized in Belarus, but it allowed students to continue their studies in Europe and in the US.

EHU, students at exhibition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Open house at the EHU

Katerina, 20, studies art at the EHU. She was not very interested in politics, and was shocked that the professors routinely encouraged the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That was something we were not used to," she said.

But now, she added, she was learning how to gather information and to form her own opinion based on that information. That created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her friends in Belarus, she said.

"They don't see any alternatives, they've all got the same black-and-white point of view, and they are content as long as there's no war," she said

Next, Katerina wants to get a master's degree, either at the EHU or another European university. In the long run she does want to return to Belarus - taking with her a newly acquired ability to challenge and question the status quo.

Author: Ute Zauft (db)
Editor: Michael Law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