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新聞可以有許多解釋 基本上 評鑑之power 應用無窮 名校通識課 不再是大補貼 |
2008/07/16 |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牙醫概論」、「認識護理」算是通識課嗎?找十幾位學者,每人負責一堂演講的「名人講座」,內容五花八門,也算通識課?教育部昨天公布11所五年五百億大學通識課程的評鑑結果,以台大表現最優,陽明大學則位居末位,有2項指標得D等(差),與4年前相比,並無進步。 教育部曾在4年前首次針對台大、成大、陽明等7所頂尖大學的通識課程評鑑,今年則擴大到五年五百億的11所大學,希望能夠改正許多大學通識課就是「營養學分」、聽聽演講或欣賞音樂就輕鬆得高分的印象。 教育部顧問室專門委員劉文惠表示,第二度評鑑的7所大學中,以台大的表現最好、且進步最多;交大、中央、成大也有進步;清大、中山進步「有限」;陽明則無進步,93年時7項指標只有1項得D等(差),今年則有2個D等,3個C等(尚可)。 劉文惠指出,陽明的「自我評鑑機制」得D等,是因幾乎沒有自評機制,等教育部聘的外部評鑑委員要去評鑑前,才急就章地自評一下;此外,陽明的「課程規畫」也得D等,是因缺乏統籌的規畫機制,如「牙醫概論」、「認識護理」也被評委認為應列入專業課程。 評鑑報告中指出,陽明的「通識教育中心」有14位專任教師,負責全校學生28學分的通識課,但經費卻只有二百餘萬,豈能足夠?且陽明除了通識教育中心,還有通識委員會等3個類似組織,各管各的,無法統整。 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說,該校有3個通識教育中心、委員會,無法整合,也是陽明的「痛」,校務會議已通過要調整組織架構;且陽明新成立人文社會學院,有2個新的研究所,未來也有師資可開更多人文的通識課。 教育部指出,台大4年前的評鑑也不好,但近年卻有很大改善,主管都十分重視通識教育,規畫出文學與藝術、歷史思維等8大領域通識課,且為每位老師都請了教學助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