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Welcome to the Adulting School,

Their motto: "Come here instead of calling your parents."
From learning to fold a sheet, to changing a tyre, to getting stains out of a shirt, young people say they never learned basic skills at home.
BBC.COM|由 MARIA ROSA BADIA 上傳

Welcome to the school that teaches you how to be a grown up
Their motto: ‘come here instead of calling your parents’.

By Maria Rosa Badia
26 January 2017
Can't figure out how to fold a sheet, save for retirement, change a tyre, or wash out a red wine stain?  Well, there's now a place that can help.
Welcome to the Adulting School, which holds a series of in-person workshops dedicated to “teaching skills for personal and financial success.” It's hoping to fill-in the life-skills gap for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says co-director Rachel Weinstein. Online courses will begin next month. The school, based in Portland, Maine in the US, opened in July 2016. Its motto: “Come here instead of calling your parents."
Weinstein, a psychotherapist turned workshop facilitator, partnered with Katie Brunelle, a former teacher, and Rachel Flehinger, an improvisational comedian, to launch the programme. The trio aim to gather the kind of knowledge that many young people don’t realise they need to know until they are on their own (and, even some uncertain thirtysomethings attend the workshops), Weinstein says.
Topics run the gamut. Simple life hacks such managing to save on a starting salary to figuring out how to better track your time are lessons that need to be learned by those who are new to so-called “adulting”. But the courses also cover more complex topics such as dealing with a family member’s death and navigating tricky relationships. About 200 people have attended Adulting School programmes so far. Happy hour workshops are currently free, while some events cost $30 per student.
In the video above, BBC Capital takes you inside Adulting School.
Text by Alina Dizik/Video by Maria Rosa Badia

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Malia's Tears ;該不該選擇間隔年?任何冒險都可能有意義。「青年就業領航計畫」要做好:將資源給高職生......「間隔年」gap year;嚴長壽: 了解自己

Malia Obama ditches Palm Springs for Sundance pipeline protest

www.usatoday.com/story/life/people/2017/01/28/malia-obama-at.../97182750/

1 day ago - If Malia Obama's first week as a former first daughter is anything to go by, the 18-year-old's re-entry into civilian life appears to be going ...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LARB)
"Malia’s was a hard cry to watch — for me and I am sure for many — because it was a cry that we know intimately: the public-private kind of breakdown that one usually ha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late teens or early 20s (Malia is 18.) The kind of cry you might have on a bus, listening to music, looking out the window and letting your mind wander, only to realize, after the tears have already 


Arielle Zibrak for BLARB: Malia's Tears
BLOG.LAREVIEWOFBOOKS.ORG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紐約時報中文網
在高中和大學的間隙離開課堂一年,去旅行、打工、做義工之後再回歸學校,這樣的間隔年對許多人來說多頗具吸引力。
但這樣的人生選擇,最終是對人生沒有產生太大影響,還是的確幫助你成長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歐巴馬的女兒引領起了新一輪間隔年風潮,父母們卻也許還心存疑慮。聽聽那些曾經選擇間隔年的「過來人」的想法吧:任何冒險都可能有它的意義,經歷這個過程會有收穫。
CN.NYTSTYLE.COM


蘋論:難得有好政策 更要做好
2016年10月15日

為鼓勵年輕人先體驗社會、再進大學,行政院決定明年8月起將實施「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每年提供5000個名額給應屆高中高職畢業生,可先申請進入企業職場,思考自己的興趣與發展方向,3年後仍可選擇升學,在此期間除了保障最低工資,政府另給予每月1萬元補助。
這是正確的決策!但也因為是對的政策,就應該有更周延的配套措施,更細膩的執行方式,以免流於形式,甚至如同2009年推出的大專畢業生職場實習方案,結果竟淪為惡名昭彰的22K方案,政府美意反成扼殺薪資的劊子手。

應將資源給高職生

台灣的技職教育近年在所謂教改浪潮下幾乎滅頂,曾經在台灣發展歷程扮演人才養成重要角色的五專、高職教育體系,或是紛紛升格為大學,或是成了和一般高中相同,也以考大學為目標,而這或許不是台灣當前許多大學招不到學生面臨退場,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企業徵不到人才與人力困局的唯一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因素,而這個連環套已造成嚴重社會問題,並影響台灣經濟發展,「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則明顯是企圖扭轉此一狀況的重要手段。
然而解決問題最忌亂槍打鳥,如果政府的目的是要重振技職教育,尤其是基礎良好尚未被摧毀殆盡的高職體系,大可將「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的資源,集中運用於鼓勵高職學生畢業後先進入職場,而非無頭緒地考大學,至於適用這個計畫的企業與行業,也必須經過嚴格篩選,一方面讓高職畢業生學以致用,累積有意義的實作經驗,同時也避免企業剝削這群年輕人,並獲得真正需要的人力與人才。
也只有當這個階段形成良性循環,讓年輕人透過此一計畫獲得良好培訓,合理薪資,有升遷管道,也有進修深造機會,才會使年輕人、家長、企業與社會都正視高職的重要與必要,並吸引更多年輕人願意就讀,建立適才適性的多元教育體系。

因此,政府應當讓政策目的更明確,將有限資源集中運用,產生更顯著效果,例如可以研究:適用對象是否先以高職畢業生為限?5000個名額有無增加可能?每人每月補助金額可否高於1萬元?參與此一計畫的企業、行業,如何給予較嚴格限制並接受監督?
政府存在的價值是要做實事,「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就是值得肯定的實事,但政府光靠砸錢不能成事,22K是慘痛經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行政院、教育部、勞動部,務必盯緊、做對、做好。

****

為鼓勵「18歲高中職畢業先就業」,行政院將試辦3年每年遴選5000名高中職應屆畢業生,政府每月給學生1萬雇主5千,不會設排富條款,總經費為72億元。


為落實總統蔡英文鼓勵學生「18歲高中職畢業先就業」,行政院會11日拍板自2017年8月起,將試辦3年每年遴選50......
UPMEDIA.MG
2016.5.2
我第一次聽到 gap year一詞,是在70年代初讀 Drucker先生的著作: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 (1969)提到的,他大力鼓吹不要急著上大學......現在一流學校證是鼓勵它。


歐巴馬長女馬莉婭「間隔年」後上哈佛

歐巴馬夫婦及女兒馬莉婭(左)和薩莎一月在白宮外。馬莉婭選擇就讀哈佛大學,不過入學時間是2017年秋季,此前會度過一個「間隔年」。
馬莉婭此前的擇校動向引發各方猜測,最終她選擇了雙親的母校哈佛大學,成為該校大批總統子女學生中的一員。她將入學時間推遲到明年歐巴馬卸任後,先度過一個「間隔年」。

Some colleges actually encourage admitted students to take a gap year — including Harvard.


----2012.10.7
5月初,亞都麗緻旅館系統集團總裁嚴長壽以「金融風暴下年輕人何去何從」為題,於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主辦的孫運璿管理講座中進行演講。
一破題,就從政府丟出的搶救大專生失業政策談起,要台下超過500位的大學生想清楚 :「真切地了解自己的選擇。」

政府為了要解決大學生失業問題,不管是要大學生繼續留在學校學習,或是在政府補助下去企業學習,坦白說,我不太贊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台灣的大學生留在學校太久了。
我們用太長的時間學習學術上的課程,卻沒有真實和社會接觸的經驗,沒有用更寬、更廣的角度去看自己的未來。

抬起頭來,尖銳的觀察大環境
英 國有“Gap Year”的傳統,高中畢業要你用一年的時間,不管做志工、到海外學習、working holiday(打工度假)也好,就是不要待在學校;德國也是,國中有一年學生的暑假作業是:自己去找份工作。先了解外面環境,到高中後,還有交換計劃, 可以到鄰近國家當交換學生。
 有很充裕的管道要你走出自己的圈圈、跳到別人的環境,在選擇大學志願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對年輕人來說,讀書不是一直低著頭,而是反過來,在某種情形下要抬起頭,更尖銳的觀察整個環境,當你再回到自己讀書的領域時,可以不浪費時間。

 這樣的情形下,可以分幾種狀況去分析現況:可能有一群學生本身有條件到國外遊學,或是幫自己找到出路,這樣的同學已經規畫好未來。我 們要去創造環境,讓年輕人有被壓迫的感覺、有想要從中掙脫出方向、迸出頭角的動力;另外一部份同學可能真的需要輔導,我們應該先從不同狀況來分析,再提供 資源,而不是讓同學覺得「如果不用政府資源是浪費的」。

不要再用過去模式尋找未來出路
我常在各地看到許多不同國家的年輕人,用非常少的錢、背著包包走遍世界,在決定下一步方向前,先真切了解世界的變化。我認為台灣年輕人已經到了那樣的條件和環境,但我們目前還是把學生保護在學校裡。

事實上,上一代的成長pattern(模式)已不再,如果還用過去模式尋找未來是危險的。不是一味要把學生趕出學校,但我必須用很殘酷的口氣對年輕人說,現在,你必須用更快速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未來,了解每一分、每一秒你所投資的時間和機會,如果你還在想獲得學歷就能獲得工作,機會其實就沒了

道要你走出自己的圈圈、跳到別人的環境,在選擇大學志願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對年輕人來說,讀書不是一直低著頭,而是反過來,在某種情形下要抬起頭,更尖銳的觀察整個環境,當你再回到自己讀書的領域時,可以不浪費時間。

 我現在回頭來看,CEO所需要的條件中,有8成是考試考不出來的,管理者必須有溝通力、有熱忱、有堅定的判斷能力、有寬廣視野,這些 都是你必須親身體驗工作、實際參與才能得到。及早品嘗真實社會,否則失去的不只是機會和考驗,還有耽誤到自己的成長空間。(本文引用自《Cheers雜 誌》105期 嚴長壽:你要掙脫學校和學歷的保護)

同場加映:嚴長壽:找到自己的第一名
如果以主流價值,用考試決定能力高下的標準來看,嚴長壽說,「那他就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他並不是,相反的,他以只有高中學歷的背景,從美國運通的傳達小弟做起,二十八歲就做到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

「我考前一天背會的東西,一看到考卷就忘光了!我強記能力很差,而且緊張得不得了!」坐在亞都麗緻飯店的總裁辦公室裡,嚴長壽談起當年自己念書的窘境,自我嘲笑了一番。

如 果以主流價值,用考試決定能力高下的標準來看,嚴長壽說,「那他就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他並不是,相反的,他以只有高中學歷的背景,從美國運通的傳達小 弟做起,二十八歲就做到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之後,更被延攬為亞都麗緻飯店的總裁,一路帶領台灣觀光業走向世界舞台,希望「用觀光,讓台灣跟世界做朋 友。」他對台灣觀光與飯店業的貢獻,甚至被稱為台灣的「飯店教父」。


今年初剛退休的他,現在更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公益事業,創設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選擇台灣資源最弱勢的台東,開始搭建他的公益平台。
他 帶著來自台灣,甚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教育家、企業家,去感受花東之美。因為感動,藝術家來為原住民上課、企業家慷慨贊助、政府單位配合推動國際包機到花 東、有人從海外自己花錢飛來當義工教英文,當地的學校、老師、學生全都動起來支援活動。嚴長壽說,他選擇台東這個最弱勢的地方,希望做出一個示範,「我想 把他們的生命力帶起來,我鼓勵他們要有骨氣。」

Q:你覺得台灣要面向未來,現在教育上最需要改變什麼?
A:如果我們可以讓每個人從不同的領域裡,找到他自己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若能找到讓他更自在學習的領域,他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自信;當然,基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台灣現在的教育,不但是在盲目的培養大學生,甚至也盲目的培養碩士生、博士生。許多人除了會讀書,什麼都不懂。不會做人、不懂如何與人溝通,沒有熱情跟 責任感。結果真正有能力、有熱情的反而是那些處於社會最底層、最沒有權力與資源的人。很多有天分的人可能都被埋沒,可是我們卻還加倍的培養未來的博士,台 灣哪裡有這麼多空間給這些碩博士工作。


我不斷在強調的是,你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尋找自己的優勢,讓自己有能力去觀察世界的變化,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Q:如果你不跟著主流價值走、不跟大家走一樣的路,你是怎麼去克服尋找過程中的恐懼感?
A:我以前是很沒有自信的人,我前一天背會的東西,隔天一看到考卷就忘得一乾二淨。我記憶力很差,而且很容易緊張。可是我在其他方面,連校長、老師都會覺得我很特別。
我是樂隊隊長,民謠社社長,我對這些職務都很投入、負責。當時的教官跟訓導主任吵完架後就不幹了,可是我們再過兩個月就要比賽,我就帶著樂隊練習,練到基隆比賽冠軍,然後參加全省比賽得到第二名。
我當了三年兵,後來去美國運通從傳達做起,一路做下來,真正讓我找到自信的,就是在美國運通工作。美國人比較客觀,你有本事,就給你機會。如果我在公家機關做事,發展空間可能就比較有限。但我相信就算做不同的行業,我也有可能成功,因為我的熱誠,連我自己都受不了。
我發現我只要一上手工作,我的力量就會爆發出來。所以我鼓勵年輕人,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當你看到一件事情可以因為你而不同,你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

Q:你的新書名為《你可以不一樣》,你期待看到哪些不一樣的年輕人,現在年輕人太相似嗎?

A:要啟發孩子自信的方法就是,老師不要永遠以為他是在教。老師如果可以放下身段,覺得他也是同時跟著學生一起學習,老師就會不一樣,就會用不同的方式啟發孩子。
現在我們的孩子都變得太一樣了,都跟別人一樣,卻不知道自己是什麼。

Q:從一個資深父親的經驗來看,你覺得做父親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A:每個孩子都有他發展的潛力,也有他發展的極限,你就是要輔助他找到那條線,讓他全力發揮;可是當他到達極限、面臨痛苦壓力的時候,你也要能夠讓他自在、安適於他自己的條件,讓他知道不管他做什麼,都可以做一個有用、對社會有正面幫助的人。(立即閱讀>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我為何斷絕孩子的退路)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丁石孫(1927年9月5日-):我是个失败的北大校长!

丁石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丁石孫(1927年9月5日),原名丁永安,江蘇鎮江人,生於上海。中國數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代數學。曾任北京大學校長,民盟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黨員。

「1988年,丁石孙曾拒绝毛新宇入读北大,成为教育史上的美谈。据学生王佳回忆,那时的北大,就是他们心目中大学的样子。在一次接受央视的采访时,丁石孙却说:“我是个失败的校长……”」
在北大百年校庆上,季羡林说,北大历史上有两位校长值得记住,一位是蔡元培,另一位是丁石孙!丁石孙是1983年至
MP.WEIXIN.QQ.COM
.......


當校長就是要讓大家自由發展


在學生們的印象裡,丁校長總是穿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或灰色衣服,騎一輛舊自行車,穿行在校園裡。有人想找他說話,直接把他的自行車攔下來就是。

他的電話號碼是公開的。有學生覺得食堂太難吃,直接打電話到他家裡臭罵他一頓,讓他自己去食堂嚐嚐。他並不惱,真的開始食堂改革。之前,北大各院系學生吃飯的食堂是固定的,他引進競爭機制,飯票在各食堂通用。食堂有了競爭壓力,質量立刻提高。

他強調從嚴治校,但希望能給學生營造寬鬆的成長環境。“個人需要自由發展,老師也需要自由發展。我覺得校長並沒有高人一等的地位,你唯一的辦法是創造條件讓大家能夠自由發展。”他後來如此回憶當時的治校理念。

他告訴王義遒,自己年輕時參加學生運動,沒有一門課是從頭學到尾的,大多靠自學。他覺得大學最重要的就是教給學生基本的學科知識和學習方法,打下基礎,培養素質。

1986年起任北大教務長的王義遒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教務處曾做調查,發現北大理科各系文革前的畢業生當時仍在從事本專業工作的並不多。他們由此意識到,大學不應過分強調專業教育,而要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不想把時間都用於專業知識的學習,學校應尊重其選擇;如果想轉系,學校也會同意。

丁石孫讓王義遒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意見,他自己也常常直接跟學生對話。有一段時間,他幾乎每週固定和一些學生見面交流。這些學生思維活躍,關心國內國際大事,雙方常就學校改革平等交換意見。

1986年入讀國際政治系的學生王佳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那時的北大就是他們心目中大學的樣子。人人都是理想主義者,覺得自己對國家、民族和社會承擔著使命和責任,心懷熱情和希望。

新生被學長們告知,要讀《圍城》《麥田的守望者》和《第二十二條軍規》,這是北大“準讀本”。“三角地”貼滿了講座海報。每到晚上、週末,各個教學樓裡會有各式各樣的講座,從朦朧詩到存在主義,從弗洛伊德到現代派。

未名湖畔,五四文學社常常在那裡討論詩歌。學生宿舍和食堂的牆上,貼著原創或分享的作品,誰都可以“跟帖”,支持或批駁。北島、多多、顧城三位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來電教報告廳座談,學生們毫不客氣地發表看法,其氣勢讓三位詩人似乎都有些怯場。

1987年,崔健在北大開演唱會,唱了《苦行僧》《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在此前後,黃建新的《黑炮事件》、陳凱歌的《黃土地》《大閱兵》和張藝謀的《紅高粱》在北大上映,北大成為這些導演檢驗新片、尋找知音的一個基地。

有一陣子,男生29樓每天晚飯時有個“笑林廣播電台”的自治播音,三個播音員,分別叫氨基酸、維生素和半導體。每天播音大約半個小時,莊諧雜出。他們動不動就給隔壁31樓的女生獻歌,於是幾座樓間一陣歡呼。

1988年,北大90週年校慶,中文系教授謝冕著文《永遠的校園》,收入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精神的魅力》。

“科學與民主是未經確認卻是事實上的北大校訓。二者作為剛柔結合的象徵,構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把這座校園作為一種文化和精神的現象加以考察,便可發現科學民主作為北大精神支柱無所不在的影響。正是它,生髮了北大恒久長存的對於人類自由境界和社會民主的渴望與追求。”謝冕寫道。

但在數年的校長生涯中,丁石孫也常感到力不從心,推動改革十分不易。

1988年,他給時任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寫過兩封信,說已經乾了4年,身體很不好,希望能同意自己辭職。“我覺得一個人做不成的事情多得很,做不成就算了,我已經盡了力了。”他後來解釋。

但辭職請求沒有被接受。1989年春節後,教育部領導找他談話,希望他繼續主持北大工作,他同意了。他告訴王義遒,希望對方跟他一起醞釀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

但8月下旬,教育部領導再次找丁石孫談話,批准了他的辭職請求。

在告別講話中,他說:“我當了五年校長,由於能力有限,工作沒做好;我是歷史樂觀主義者,相信後來的校長會比我做得好,會把北大辦得更好。”

2013年,丁石孫訪談錄出版,取名《有話可說》,但晚年的丁石孫似乎更喜歡傾聽,常常處於沉默狀態 。


猶抱初心何曾變


離任第二天,丁石孫回到數學系,找到時任數學系系主任的李忠。“他說,我來找你報到,請系里安排我的工作。”

丁石孫空閒了許多,他常常和夫人騎著自行車,到香山、植物園玩兒。有時候,也會一個人在校園裡默默地散步。

1990年,他左眼眼底出血,左眼視力基本喪失。

1993年,在民盟中央主席費孝通的提議下,丁石孫調入民盟中央,由兼職副主席成為專職副主席。

調任前,丁石孫有些猶豫,他原本想在北大數學係安安心心地教書。李忠勸他:“你對我們普通知識分子很了解,你到那個地方,可以代表我們發言。”
調任後,丁石孫仍然定期到北大給數學系一年級新生上基礎課。

1996年,他出任民盟中央主席。1998年3月,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98年,時逢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丁石孫到校出席紀念活動。介紹貴賓時,當他的名字被念出,全場響起了極為熱烈的掌聲。季羨林發表講話時說,北大歷史上有兩位校長值得記住,一位是蔡元培,另一位是丁石孫。

校慶期間,丁石孫被校友們包圍了。學生們爭相和他合影,紛紛請他到自己班裡坐坐,為大家講上一課。常常才出一個班,就被另一個班“架”走了。

但敏感的老友們也發現,學生運動出身、一輩子的命運與政治緊密相關的丁石孫,不再談論政治。他們明白他的種種想法,只與他聊聊北大和往事。

丁石孫的腿腳逐漸不靈便,2001年,他和夫人到姚曼華夫婦的新家做客。他的腿已不能行走,靠兩個警衛架著進門。看他身體這樣差,老友們覺得,可能是在北大當校長期間累壞的。

2013年,丁石孫訪談錄出版,取名《有話可說》。但在丁永寧眼裡,晚年的哥哥似乎更喜歡傾聽,常常處於沉默狀態。

她想起少年時期,哥哥推薦自己看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書是傅雷翻譯的,傅雷在扉頁後面,引用了孟子的一段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她覺得,每個字都可以貼切地用在哥哥身上。

不再承擔丁石孫秘書工作的劉聖宇,依然常常探望這位老領導。每每走進起居室,眼前的丁石孫就像一座山,沉默而堅定。

在接受央視的採訪時,丁石孫說:“我是個失敗的校長,因為我心目中理想的、好的學校,不是這樣的,沒有達到。”

記者說,後來常常有人追憶那時的北大。丁石孫笑笑:“我運氣比較好,因為1988年確實是北大達到很高水平的一年。”他覺得,那種精神的魅力,是“不太容易消失的”。

記者追問:“你的信心會因此失去嗎?”丁石孫抬起手,放在領帶上:“那就不是我能做的,我從歷史上已經過去了。”

2016年1月底,北京大學86級學生派了幾個代表,看望正在住院的丁石孫。

畢業於國際政治系的王佳已有多年沒見過丁石孫。眼前這個瘦小的老者,與她記憶中風度翩翩的丁校長大不一樣。

他們帶了一束花、一張卡片和一首詩。卡片上說:“感謝您給了我們北大歷史上最好的幾年。”丁石孫看不見,他們就讀給他聽:

遙記當年初相見,我正少年君英年。
五湖四海風雲會,一世之緣結燕園。
風度翩翩諄諄語,當日風華如昨天。
可嘆流年如水轉,一去經年改容顏。
千山萬水追尋遍,為覓夢境過千帆。
雖經九轉而未悔,猶抱初心何曾變。
長揖一拜謝師恩,弟子沾巾不復言。
心香一瓣為君祈,福壽安康復翩翩。

89歲的丁石孫已口不能言,卻聽得清學生說的每句話。幾個女同學俯下身去,拉住他的手。

他睜著眼睛,輕輕地點了點頭。

本文首發於2016年3月7日總第746期《中國新聞周刊》,應採訪者要求,王佳為化名)

選自:中國新聞周刊雜誌(china-news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