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12年國教已宣告失敗,要何去何從 (選文)

12年國教已宣告失敗

 
 
作者:黃德祥(英國雪菲爾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新北市長朱立倫指出,十二年國教走錯方向、走亂腳步,「今年對不起這些家長及孩子」,所以新北市明年入學方式將要改弦更張。接著台北市長郝龍斌則請行政長緊急召開全國會議,決定12年國教的未來。新任教育部長吳思華則先後表示尊重地方政府決定及樂觀其成。至此,教育部今年開始實施的12年國教方案,可以於此正式宣告失敗。

教育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只要有善教的老師,以及用功學習的學生,加上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妥善的課程設計,教育大致就成功了。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主要職責不在於招生與入學方式,而在於培育優秀的師資,提供良好教學環境,激勵學生有效學習,並建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及規劃符合現代國家發展與國際需求的課程,就功德圓滿了。

只可惜,教育部背離教育的本質,將教育政治化,把12年國教方案當成政治邀功的任務,而非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以及國家社會的進步與繁榮。閉門造車的結果,設計出全世界所獨有,又欠缺學理根據的「會考」、「一免」、「二免」、「超額比序」、「特招」等紛亂的入學制度,造成社會的不安與騷動,對今年的學生與家長更是無比的折磨與不公平。

眼看暑假即將結束,高中職新生就要開學了,對於失敗的12年國教又將如何善了,才對得起學生及家長,以及社會大眾?

首先,請行政院立即宣佈今年開始實施的12年國教方案,明年起停辦,恢復去年以前廣受國中學生、家長、學校與社會大眾所接受的國中基測與分發機制,作為新推出,或修正、檢討後的12年國教的過渡方法。新的12年國教方案則需經過實驗、模擬實作與形成社會共識後實施,至快3年後。

其次,請立即制定今年高中職入學新生的補救方案,准許所有學生參加八月份的續招。二免及續招之後,仍無校可讀的國中畢業生,採取專案輔導方式,媒介至住家附近的高中職就讀,不占招生名額。今年寒假,各高中、高職並開放辦理轉學考試,讓所有學生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對於因選填志願不公,而離家超過一定旅程(如:20公里以上)的學生,給予適當交通或住宿補助。

再者,各招生學區開放學生自由選課,如建中學生可以至大安高工選修職業類科,木柵高工的學生則可以至景美女中選讀高中課程,作到真正的自我探索與適性揚才。如限於師資與教室因素,則於假日及寒暑假加開課程。另外,最應該學學美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作法,選派一流高中與高職教師,進行網路即時與錄影教學,讓全國各高中職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的進行普通與職業課程的學習,為今年受害的學生贖罪!

今年受苦的學生與家長加油!台灣加油!




‪#‎十二年國教爭議‬
針對十二年國教問題,雙北連續兩天各自拋出方案,各界意見分歧。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表示高級中等教育法明訂十二年國教「先免後特」,北市府提的「先特後免」事實上是違反法令。教育部長吳思華也表示明(17日)將邀各縣市首長與教育處長北上開會,討論明年如何施行十二年國教。他認為需針對北市府提出的「一試二用」進一步溝通,並認為新北市的作法「取消特招、縮短分發時間」較符合教育部規劃。

建中校長陳偉泓與北一女校長楊世瑞則贊成北市府「先特後免」的作法,認為特招是提供學生多元入學管道,也可減少學生焦慮。

聯合報》北市「出招」先特後免 教部說NO
http://bit.ly/1oYTc3s
聯合報》雙北提方案 基市嘆:政策變大家談
http://bit.ly/1t9qRrr
聯合報》教長「接招」 周日急邀縣市長會商
http://bit.ly/1v0OJh6
自由時報》續辦特招// 北市:一試兩用 學者:學生災難
http://bit.ly/VugfXA




焦點評論:12年國教要何去何從

請恢復國中基測分發(黃德祥)




更多專欄文章



12年國教免試、特招等入學制度,造成社會不安與騷動。資料照片

新北市長朱立倫指出,12年國教走錯方向、走亂腳步,「今年對不起這些家長及孩子」,所以新北市明年入學方式將要改弦更張。接著台北市長郝龍斌則請行政院長緊急召開全國會議,決定12年國教的未來。新任教育部長吳思華則先後表示尊重地方政府決定及樂觀其成。至此,教育部今年開始實施的12年國教方案,可以於此正式宣告失敗。
教育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只要有善教的老師,以及用功學習的學生,加上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妥善的課程設計,教育大致就成功了。
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主要職責不在於招生與入學方式,而在於培育優秀的師資,提供良好教學環境,激勵學生有效學習,並建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及規劃符合現代國家發展與國際需求的課程,就功德圓滿了。 

過渡期應恢復舊制

只可惜,教育部背離教育的本質,將教育政治化,把12年國教方案當成政治邀功的任務,而非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以及國家社會的進步與繁榮。閉門造車的結果,設計出全世界所獨有,又欠缺學理根據的「會考」、「一免」、「二免」、「超額比序」、「特招」等紛亂的入學制度,造成社會的不安與騷動,對今年的學生與家長更是無比的折磨與不公平。
眼看暑假即將結束,高中職新生就要開學了,對於失敗的12年國教又將如何善了,才對得起學生及家長,以及社會大眾?
首先,請行政院立即宣布今年開始實施的12年國教方案,明年開始停辦,恢復去年以前廣受國中學生、家長、學校與社會大眾所接受的國中基測與分發機制,作為新推出,或修正、檢討後的12年國教的過渡方法。新的12年國教方案則需經過實驗、模擬實作與形成社會共識後實施,至快3年後。 

開放學生自由選課

其次,請立即制訂今年高中職入學新生的補救方案,准許所有學生參加8月份的續招。二免及續招之後,仍無校可讀的國中畢業生,採取專案輔導方式,媒介至住家附近的高中職就讀,不佔招生名額。
今年寒假,各高中、高職並開放辦理轉學考試,讓所有學生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對於因選填志願不公,而離家超過一定旅程(如20公里以上)的學生,給予適當交通或住宿補助。
再者,各招生學區開放學生自由選課,如建中學生可以至大安高工選修職業類科,木柵高工的學生則可以至景美女中選讀高中課程,做到真正的自我探索與適性揚才。如限於師資與教室因素,則於假日及寒暑假加開課程。另外,最應該學學美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作法,選派一流高中與高職教師,進行網路即時與錄影教學,讓全國各高中職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的進行普通與職業課程的學習,為今年受害的學生贖罪!
今年受苦的學生與家長加油!台灣加油! 
英國雪菲爾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



特色招生有必要維持(王立昇)




更多專欄文章
今年的國中畢業生過了最漫長的一個暑假,已經8月中了,還有許多孩子未就定位,許多學校找不到學生,造成了「學招落差」的問題。第1屆12年國教升學制度不但過程複雜且爭議不斷,可以用假、亂、茫來形容,無怪乎新北市朱立倫市長痛批,因而引發了特色招生何去何從的爭議。
除了大範圍的技藝或學術,依照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的分析,每個人都有語文、邏輯數學、音樂、空間、身體動覺、內省、人際、自然等8大智能,只是強弱各不同。如果做好適性探索發展,讓孩子都能熱情學習,才能達到「成就每個孩子」的目標。
《高級中等教育法》雖然提出了「特色招生」一詞,卻未闡明其意,因此衍生了許多的問題。有些人心目中的特色考試招生是進入明星學校的代名詞,但事實上,特色招生應是指提供給有特殊智能的學生適當的學習機會。特色招生不只限於學術路線,技藝路線的孩子也要有發揮特色的機會,因此,台北市大安高工規劃了資電科技班的特色招生。 

普通高中開特色班

美國紐約市為了培育約6%的特殊學生,設立了九所特殊學校,涵蓋數學、科學、歷史、人文、表演藝術等領域,學生都要經過錄取率約二成的考試篩選,可說是集中式的特色教育。美國馬里蘭州的一般高中內設有特殊班,提供經過篩選的特殊學生學習,是分散式的特色教育。芬蘭則有74所科學、美術、音樂、體育、華得福等特色高中。在過去20年內造就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的以色列,3%的資優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培育。提供具有特殊智能的孩子適合的學習環境,是世界各國一致的作法。
因此,無論是從適性揚才或提升國家競爭力的角度來看,特色招生都是必要的,我們或許可採集中式及分散式並存的特色教育。《高級中等教育法》內已有單科型高中的設計,為「採取特定學科領域為核心課程,提供學習性向明顯之學生,繼續發展潛能之學校」,可據以規劃集中式特色高中。普通型高中則可在校內開設特色班,提供不同學習風格的孩子更多的學習機會,營造分散式特色教育的環境。 

校內選才補足缺額

十二年國教強調以學生為本位,就要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要的考量,現行制度使得許多辦學績效良好的學校有缺額卻不能為學生所使用,殊為不當。要辦好特色教育,首先就要做好課程安排、師資準備,再據以規劃選才方式。但如果特色考科與題型與會考沒有太大差異,現階段可採「一試兩用」方式辦理,再輔以先特後免、開放特色招生及免試名額留用的做法,特色班的缺額可由免試入學的學生依校內選才的方式補足,如此或可解決今年「學招落差」的問題。
我們要提供不同的孩子適合的學習環境,教育資源要能充分的利用,更要讓偏鄉弱勢孩子有翻轉的機會。多元學習環境與多元入學管道是適性揚才的重要條件,如果能落實,將是學生、家長、國家之福。 
台大應力所教授、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 
****
【政策想想】 十二年國教的省思與檢視人氣指數 660
東樵Aug 15, 2014

蔣偉寧上台,吳清基緊依身旁說:「十二年國教一定無縫接軌」時,我心想:「這事情要糟了!」果不然,終於搞出如此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來,變成眾多家長、學生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唯一只有補教業者磨拳擦掌、雀躍欣喜,暗爽在心裡。
圖片來源:教育部
學習本該是一輩子相續不斷的事,有人與生俱來就有藝術才華,有人具備語言天份,有人慣於視覺學習,有人習於聽覺認知,有人擅長動手操作,也有人專長邏輯思維,這原是生命的多元和緣生可貴之處。
因此,讓每一個亙古以來獨一無二的生命,相互比較分出高下,只是為了決定誰才可以念哪個學校,我認為這是大人世界所想出來最最荒謬的事,更是開生命一個大玩笑!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要培養學生寬闊的心胸、進取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並且能夠一輩子不減學習熱誠,充滿生機勃勃的自我成長,而不只是搶一時之先與人競爭。
學校不應該是罐頭工廠,老師也不是生產線上的品管員。
學習更不能搞成像外務員拼業績般夙夜匪懈。
應猶如老師傅釀佳醴般,讓時間慢慢將學問融入孩子腦海裡,伴隨生命發酵、成熟,生生世世受用。
等待才是真正的愛。
所以大人世界責無旁貸應要滿足每一位生命的學習。
每一位孩子的最大可能要被挖掘,而不是被重塑。
每一滴生命的色彩都應該被允許揮灑自如,淋漓盡致。
學習本不該是要踩在別人頭上才能往上爬,但現今檯面上的大人世界,全是在惡性競爭方式下成長而熬出頭,故依然只會用排序評比方式來篩選學生,導致台灣眼前亂象不停。
首先談談爭議最大的入學方法
針對學術型學生入學及學習方式,應該抽離出來單獨處理,不該和眾多一般學生混淆不清。
會唸書絕不是原罪!對於只會念書的佼佼者,難道我們就可以棄之如敝屣,不顧其後續發展跟成就嗎!?為何在政策制定上,要「削足適履」排拒「明星學校」呢!?回歸學習的本質,我認為不該以「明星」稱之,叫做「學術型學校或班級」或許更貼切吧!
    
大人們不是應該給這些孩子更好的師資、設備,不同的課程及學習方法,包括升學方式都該有別於一般孩子,這樣對待他們才合理,才是真正為國舉才嗎!?難道真要如網路上流傳的答案-「讓他們繼續把書唸得很好,長大後選總統去,然後…禍國殃民!!!」
具體方式,可以維持現況,各縣市留下少數學校為單位,或分散各校以少數班級為單位。(依特教法資優生辦法給予放大名額,甚至縣市可舉辦此議題之公投讓民意來決定)
基本上,學校行政在招生前,要擬訂具備實質特色的計劃,詳細列出師資、課程內容、設備、學習方式、考招辦法及升大學管道等相關具體事項,經主管官署核可。而且各校優先在第一入學時間點上,單獨命題,同日分別招考學生。讓學術型的學生先參加入學考,待成績公佈後,便進行免試入學,此時考招落榜學生一樣參與分發,如此只需一次便完成入學事宜,不會出現「一免憤憤不平」、「二免七上八下」的懲罰性入學現象。
如此三兩年下來,因為是真正的特色考試且名額有限,自然漸漸不會再出現「自以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窩蜂拼考試的現象。我們可以不贊成家長如此「拼明星學校」的心態,但也要學會尊重他們的教育選擇權,畢竟教育的後果是由家長跟家庭最先承擔。
再回頭看看如今篩選出來的優秀學生(特招生),各校並沒給更適宜的學習設備、課程、方法以及有別於一般生的師資跟升大學管道,絲毫看不出其特色何在!?依然和一般學生站在同一立足點競爭,只是為了滿足大人的虛榮心,這是最可悲的作法。
至於一般程度學生,採用無條件按自願序超額抽籤免試分發入學,入學後依程度混齡分組上課,經定期評量後重新調整組別,如此方可降低學習壓力及惡性競爭。
當初教育部吳清基信誓旦旦,絕不會拿來作為入學依據的「會考」,以及各縣市五花八門,各顯神通的入學比序方式,就是現今所有亂源之主因。
當各校的學習方式改變,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來授課,採用依學生程度混齡分組學習,將每一位學生都帶上來,而不是「集天下精英於一堂,視一般學生如牛馬-放牛吃草」般,不多久各校水準必然不分軒輊,何來好壞之別乎!?
學習才是教育的目的和重心,入學只不過是個過程和手段,但是幾十年來的「明星」思維,已經習慣倒果為因,尤其都會型家長,往往陷入名校迷思,而忘記「孩子為什麼要上學!?」
入學方法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應該要周詳考量的地方
1. 職業學校對於要繼承家業(農漁牧百工等)之學生,應制定優先入學之辦法。
2. 另外學區劃分更應有別,考慮偏遠鄉鎮地區高中職校數量較少時,應讓當地 社區國中畢業生,優先無條件免試入學,倘有多餘名額再開放遠地學生入學。
3. 相對於都會區,高中職學校數量多且交通便捷時,則不應以戶籍、社區劃分學區,而以學生無條件填選自願序超額抽籤來入學,否則勢必增長寄籍及房價飆高之象,製造社會階級之形成及對立。
學生該學些甚麼,要如何學習,應該以「十二年一貫」來發展課程。
談到學習才是重心時,有關師資、設備、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法必不可免。只是這一波整個社會氛圍,幾乎只集中在微末枝節的入學方式,鮮少提到程度落差較前變大的學生,往後共聚一校又該如何學習的問題,然我卻認為這才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敗攸關之所在。
周詳、完備的課程發展,其能力要能夠轉化成課程目標,而課程目標更應具備客觀性和邏輯性,且符合生命之認知發展。並同時從教育總體目標-人文素養、學習理論、教育哲學、社會需求、國家發展等觀點來思考、訂定之。
除了能力要融入課綱之外,包括學習內容、目標、概念範疇等必要條件,以及最重要的學生該如何學習之方法都應具體寫入。不能再如九年一貫般任憑各學科掛帥,領域專家、大老搶食大餅,吃相難看,根本未能關照教師與學生所能承擔。害得基層教師每次寫教材教案等教學計畫或報告時,還要一直玩連連看的遊戲,只因為所標榜的十大能力,並沒有如實融入各領域課程的學習目標裡面。
至於入學方式只是手段,有效、適性學習才是教育的目的。除了之前提到,學習現場依學生學科能力混齡分組上課,經定期評量後重新調整組別之外,不同學程階段的學習模式也應有別。國中小以情境教學、體驗學習為學習主軸。隨著學生認知發展的漸漸成長,高中職課程要以培養成熟公民為前提,而升大學或入職場課程更應有別。
以下幾點,務必須慎重考量其前瞻性和必要性,而劍及履及的落實於教育現場。
1. 高中職課程開放選修
  高中職課程應滿足不同潛能與特質學生之學習。
  當大學入學已不再依「類組」選才時,課程不應再以「分組」思考,應滿足學生學習意願及多元發展。
(1) 高一學生學習基本科目。增加高二、高三選修課程,讓學生做好進入職場或大學前的準備,並且與個人生涯規劃連線。
(2) 高中職課程應開放更多的選修課程,包括進階學科、職業課程、生涯探索等,以滿足各種學生之學習需求。
(3) 為因應大學研究之基礎,各高中職或大學應提供學科之進階課程做為選修。一般非相關性向學生,得修習基本課程即可。
2. 建立國際連線學習管道及認證,接受開放國外立案歷史悠久學習機構及測驗(資格)認證,如藝術、語文、生活技能等領域之能力認證及教師資格認證,與國內學制合作(結合),增加學生學習管道。
3. 職業學校應建立民間(技)藝師認證及師徒相承學習體制,落實並加強技職生之技藝學習與民間技藝精湛之師傅教學合作,採正式拜師之學徒制。讓學生真正習得一技之長,畢業後馬上能進入職場就業。
4. 學術型學校之師資除具備應有之專業素養之外
(1) 在一定時間內應提升為碩士,十年後應以博士任教。
(2) 課程、教材、設備、學習方法、升學管道等皆應有別於一般學校。
5. 建立高中高職分流合流之機制
    建構高中職分合流機制,讓學習者隨時可以轉換學習軌道。
教育議題本就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如果我們以為只要擺平入學方式單一議題,以後便天下太平,那就是太過於鄉愿且昧於事實了,為了讓幾十年僵化生鏽的教育體系起死回生,絕不是目前教育部端出來的這一套能夠處理,因為對於已經病入膏肓的台灣教育,早就不是單單吃幾帖丹膏丸散或送大醫院打打點滴便可以治癒,那已經是到了要換心換肝的地步了。
台灣教育最嚴重的問題在於 - 
沒有根
我們的學生都不知
自已是誰!?
從哪裡來!?
要去哪裡!?
以上
才是台灣教育最嚴重的問題!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簡記一次關於經營東海的談話 (2014.8.12)



大學的評鑑系統很多。楊教授給我們另一種選擇。
Chao-Tung _Yang

http://www.webometrics.info/en/Asia/Taiwan
東海大學 Tunghai University
Top 697 in the World
Top 15 in Taiwan
Top 3 in Taiwan (私立大學)

Taiwan | Ranking Web of Universities
WEBOMETRICS.INFO





我一看是淡江大學的,就留言:

Hanching Chung 我昨天跟羅院長說,東海根本不管多年前元智、淡江等取得"國家品質獎"之立意、過程以及持續改善。


我回憶一下昨天的談話的另外主題:

1. 建築系慶祝漢寶德先生80大壽宴會。我們的同學康定怡夫婦在紐約的情況,他們2個月前有聚會。

2. 校園的安寧問題,尤其是早上懷恩中學家長接送學生的路線,影響東海路的住戶:噪音與隱私----這是C. Alexander 和他的老師在1960年代著書立說的主旨。

3. 我提到東海大學應該將老師的 "學術career " 和 "行政career "分得更清楚點。  這也牽涉到"教授治校"的途徑和參與程度。

4. 如何讓老師花點心思在行銷自己的學系等: 學校整體資訊系統的規劃與落實:目前的網頁內容很貧乏、科技落伍、關心利害關係人不足----譬如說,每系應該有對准新生、學生、校友的服務 (我說過,現在東海慘到要去一流中學介紹自己,他們都用理由婉謝) 。5月前討論過必須遵守教育部規定,公開資訊 (網路上),不料沒人理會。

5. 東海校方和董事會,必須討論出學校(含董事會)的憲法 (含立校目的)、策略--戰術--目標--績效衡量和賞罰、財務分配原則......。

6. 忘記寫我近來認識的社會所研究生陳續升等人眼中的: 一些受忽視的校內"大師"......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漫畫熱潮與教育




Hanching Chung 分享了 1 條連結
近10點半起,臺大校園有3-4公里的排隊,向小巨蛋。11點半,隊伍還有2-3公里,實在太妙啦,對我這種老伯級的人,一定有奇蹟。我忍很久,不好意思對這些年輕的善男信女問,等到蒲揆道,問維持交通秩序的小朋友,有什麼盛會?他說同人誌活動,我問這是什麼,有Cosplay嗎---因為有人有帶行李----他說,也有啦,(反正跟你說不清)......嘿嘿:http://en.wikipedia.org/wiki/Dōjinshi



漫畫博覽會,簡稱漫博,是台灣地區關於動畫漫畫的出版業者的一年一度的展售會,由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領銜主辦,需付費購買入場的門票。每年都會舉辦簽名會,邀請知名的漫畫家小說作者、插畫家聲優

2014年第15屆2014年8月7日~8月12日(共6天)

蘋論:大人不懂的漫畫熱潮

 
 
更多專欄文章
年輕人沉迷動漫,但大人卻無感,進而產生代溝。劉耿豪攝
前天星期日,台北有一個場合擠進了13萬5000名年輕人。是學運嗎?不是,是第15屆漫畫博覽會。如果從開幕那天算起,漫博會進場人次已達46萬3000人。

動漫含後現代主義

這麼龐大的年輕人口在觀賞漫畫(卡通、動漫、遊戲),大人世界竟全然無感,沒興趣了解他們子女的嗜好以及可能受到的影響。這是繼電腦網路以來,大人第二個陌生的領域;而網路與漫畫已經主宰了青少年的時間、注意力和生活方式,包括思惟、語言、行為、對社會價值的態度等。連大型演唱會都脫不開動漫的影子。例如阿妹MV中的舔屍、酒瓶砸頭、新娘被打到噴牙;信樂團前主唱蘇見信(信)的MV中有大S被人獸咬傷最後變成人獸的驚悚血腥暴力場面;更有其他名歌星的性愛及全裸畫面。政府和社會倫理團體手足無措,禁了這裡那裡又出包,左支右絀,台灣年輕人已經是他們不認識的人類。
根據國際動畫組織對卡通的定義,是指「以漫畫繪製畫稿,再由攝影機逐格拍攝而成的動畫影片」。對動漫或動畫的定義是指「除真實動作或方法外,使用各種技術創作活動影像,亦即以人工方式創造的動態影像。」所有漫畫的種類都含有藝術上後現代主義的元素,像是斷裂、打破、擊碎、拼貼、達達主義等手段,以反形式的開放表達遊戲、快感、參與、反創造或解構、散焦、變異、不確定性以及政治上的無政府主義。吸吮這種次文化乳汁長大的年輕人,與講究正常、傳統的父母那一代的代溝更加擴大,於是成年人因不懂漫畫更不了解子女,遂懷疑漫畫帶壞了孩子,要對漫畫進行管制與監視就順理成章了。 

漫畫與犯罪非等號

根據調查發現,美國的犯罪率是日本的10倍;而日本的漫畫銷售量是美國的10倍,說明各國衛道人士公認日本漫畫充斥暴力色情會影響下一代是無稽之談。為了安撫家長及衛道人士的心,將漫畫分級不失為解決之道。總之,沒有證據顯示漫畫與犯罪率有正相關;而漫畫裡也含有正義、勇敢、勵志、人性關懷以及愛的正面表現。成人世界也應該看看漫畫,以了解孩子們的思惟邏輯。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ruggle to Turn MBAs Into U.S. Job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ruggle to Turn MBAs Into U.S. Job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ruggle to Turn MBAs Into U.S. Jobs
Photograph by Mario Tama/Getty Images
(Corrects description of the student visa option described in eleventh paragraph. )
Students from abroad who study at U.S. business schools often struggle when it’s time to land a job. Increasingly, B-schools set aside resources to help this group overcome a pair of career obstacles: the difficulty of getting legal permission to work in the U.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can make navigating the American job market difficult.
In 2012, around 13 percent of the 472,000 students enrolled in U.S. business schools were from other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hools have a lot of reasons to love foreign students. For one thing, they’re likely to pay the full cost of nonresident tuition, since they’re generally not eligible for federal aid. They also make a student body more diverse by some measures, a statistic business schools consistently struggle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a terrific resource: They are independent and bring a lot to our program,” says Karen Dowd, assistant dean of career management at Simon Business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But these short-term immigrants, largely from China, India, and South Korea,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 research and training organization, might offer top U.S. B-schools a bigger benefit than they take away. Of the students who come to the U.S. for business school, 87 percent hope to use their MBAs to get jobs in the country they studied in, according to the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s Council. Many will be disappointed. International MBAs most commonly go after an H-1B visa, which are limited to 65,000 per year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lus an additional 20,000 for those with U.S. advanced degrees. This year, roughly half of all H-1B visa applications were rejected, according to 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a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Before the battle for these scarce visas begin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irst need to pass muster with an employer. Doing that means learning the vagaries of the U.S. job market, where individualism trumps collectivism and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work just as hard at rustling up interviews as they do in class.
Students who are used to a more formal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can seem robotic to American employers, says Judy Shen-Filerman, a consultant who works with universities to help thei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ucceed in the U.S.
“They feel uncomfortable [sharing] personal stories and have a missing link with their confidence,” said Cheri Paulson, director of the Graduate Center for Career Development at Babson College’s Oli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Encouraging students from outside the U.S. to work the recruiting circuit presents its own challenges. In some Asian countries, “one’s future potential is inextricably tied to academic success,” says Shen-Filerman. If they assume their grades will speak for them, they might not be prepared to impress employers.
Many have to get comfortable about bragging about their accomplishments, something that doesn’t come naturally for students from South Korea, Saudi Arabia, and certa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where it is considered uncouth to praise yourself, says Shen-Filerman. She drills individualism into students, reminding them: “I’m visible, I’m credible, and I can make a difference.”
These issues haven’t gone unnoticed by schools, which rely on strong job-placement statistics to attract students. Many have implemented programs or hired staff that help bridge the cultural gap. The Simon Business School at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which has one of the highest rat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mong the U.S. MBA programs Bloomberg Businessweek ranks, at 63 percent, has a cultural liaison on staff who teaches students about personal br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ultural counseling starts early at many schools. The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MIT, the Merage School of Business at UC Irvine, the Goizueta Business School at Emory University, and others offer a special international-student orientation week to give non-U.S. students a head start bridging this gap.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 Foster School of Business, where 41 percent of MBA students are international, has a special two-day career development training for 15 to 20 Chinese students in Shanghai a few weeks before classes start.
Yet schools and consultants still recommend a backup plan for even the most culturally adapted transplants, such as seeking ou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OPT), a privilege attached to the F-1, or student visa, allow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work in the U.S. for one year, then transfer to an office abroad if they aren’t able to stay in the country.
Boston University’s School of Management suggests foreign-born students run a dual job search, in the U.S. and their home countries, to make sure they are employed after graduation, says J.P. Matychak, the school’s assistant dean for career services. The odds, he says, are stacked against them.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ace an uphill battle when getting jobs in the U.S., from lack of visas to employers unwilling to take a risk.”
Sparks is a reporter for Bloomberg Businessweek in New York.

取得文憑只是第一關,美商學院外籍生就業之路困難重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4 年 08 月 11 日 分類 人力資源looking-for-a-job
在美國大學商學院求學的外籍學生,儘管有名校商學院學士畢業的學歷,或 MBA  的光環加持,非本地人的身分依舊讓他們少了些優勢,導致畢業後求職困難重重。除了取得美國合法工作證有一定的難度外,求職中面臨的文化差異,對外籍生來說也是一大問題,於是,近年來美國商學院開始運用資源,幫助這些學生克服職涯阻礙。
根據美國教育部統計,2012 年美國商學院的 47 萬 2 千名新生中,約有 13% 是外籍生。美國大學之所以喜歡錄取外國學生的原因很多,像是:就讀該大學商學院的非本州居民必須付 1 年的「非本州居民學費」,但不符合補助標準的外籍生則是就讀大學 4 年間,都必須支付全額學費。此外,這些外籍生大多來自中國、印度與南韓,他們的加入也讓商學院學生結構更加多元。
研究生管理入學委員會(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s Council)調查指出,到美國就讀商學院的國際學生中,87% 希望能以 MBA 學位在當地找到工作,但能找到理想工作的只有少數幸運者。

國際學生求職阻礙──缺乏「個人色彩」

國際學生畢業後若想留在美國就業,在申請工作簽證前,必須先通過雇主那關。意味著外籍生得在美國求職市場先經過一番苦戰,而在這戰場中,相較於團隊表現,雇主更重視個人色彩,但這往往是外籍生最缺乏的特質。
許多美國學生擅於自我推薦,且不吝於對他人誇讚自己,但對來自南韓、沙烏地阿拉伯或某些拉美國家的學生來說,謙虛才是在社會長久生存的上策,稱讚自己反而是種無禮的表現,也因此,外籍生求職時,常會讓雇主覺得在他們眼中似乎看不到自信,偏偏這對重視個人表現的美國企業來說相當重要,錄取機率相對也就降低許多。
國際學生文化顧問 Judy Shen-Filerman 為替外籍生建立「個人主義」色彩,常要他們提醒自己:「我是可靠的,我的實力會被看見,而且我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Whats-on-Americans-minds-Increasingly-me-UD1RA9SQ-x-large

 (圖片來源:Islamic Renaissance

學科成績高,不代表在美求職之路順遂

外籍生除了個人色彩不夠濃厚外,Shen-Filerman 也提到,在某些亞洲國家的觀念裡,認為「一個人未來的潛力,與他的學歷密切相關」,但從美國企業的角度來看,其實不盡然如此。
高學科成績不代表你的實力,若只在乎成績單上的漂亮數字,而忽略精進自己學科外的能力,對企業來說不過是個書呆子罷了,不太可能在面試戰場上成功贏得雇主目光。

工作簽證難申請,想好備案以免兩頭空

假如外籍生幸運的在求職場上,擊敗各家好手,拿到理想工作的門票,接下來就必須面對另一個關卡了──申請 H-1B 工作簽證,但這種簽證一年只簽核 6 萬 5 千人,另外開放 2 萬個名額給擁有美國碩博士學位的學生,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今年申請 H-1B 工作簽證的學生中,約有一半的人被打回票。
為了改善國際學生的文化差異問題,減少求職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許多學校開始採取措施,聘請國際學生文化顧問,並針對非美裔學生特別規劃新生訓練周,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the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MIT)、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商學院(the Merage School of Business at UC Irvine)、艾默里大學戈伊蘇埃塔商學院(the Goizueta Business School at Emory University)、羅徹斯特大學的西蒙商學院(The Simon Business School at University of Rochester)等。
Layer_63

 ▲圖為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圖片來源:MITSloan

許多顧問甚至建議學生,既然待在美國當地的就業之門狹窄,不妨尋找跨國公司的工作機會,如此一來,外籍生可選擇申請能留在美國工作一年的美國學生實習簽證(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先拿到暫時的入場券,再看看能不能在一年時間內,成功申請到 H-1B 工作簽證。假如最後依然無法拿到美國工作簽證,至少還能申請轉調公司在其他國家的分部。
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Boston University’s School of Management)則建議外籍生,可同時在美國及自己的國家找工作,確保畢業後就能直接就業,畢竟國際學生在美國求職,通常得面臨一番苦戰,幸運的克服文化差異,贏得雇主青睞固然令人欣喜,但若簽證遲遲無法到手,一切也只是徒勞無功,不如在兩地求職場上同時起跑,才不會落得兩頭空。
然而,許多人之所以選擇去美國商學院求學,無非是認為在自己國家無法找到理想工作,想去美國尋求新機會,取得文憑後,直接在當地就業。對他們而言,波士頓大學請他們回自己國家求職的建議,讓人不禁想起了晉惠帝曾說的:「何不食肉糜?」
(首圖來源:search job abroad